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章 武道会恐怖如斯,这还怎么打?

“那你也就不要回来了。”

朱元璋怒火瞬间又起了,全朝朱棣撒,“要你何用?这点事都办不好?你请不来,你也别来,滚滚滚,给老子赶紧滚。”

朱棣:“???”

我做错了什么?

……

曹国公府。

己经恢复了健康的曹国公李文忠,正在院子中练武,练了一会儿,全身都是汗。

他的儿子李景隆连忙递上毛巾:“爹,你身体刚恢复,老天师说了,训练是适量。”

“老子明白!”

李文忠拿过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过两天,你和我一起去天机楼,好好感谢老天师,这回没有他,你老子这条命早没了。”

“是,老天师是我李家的恩人。”李景隆颔首。

“在老天师面前,总有莫名的亲切感。”李文忠道。

李景隆又递上一杯热茶,犹豫片刻道:“父亲,还有一件事,大都督府传来消息,皇上他……他废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儿子的新差事也有了,中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

“好啊,升官了,从三品了。”

李文忠一笑,拿起茶杯缓缓喝口茶,“好好干,别让陛下失望。”

“父亲,儿子觉得陛下对你太不公了。”

李景隆紧紧皱眉,面色很是不服气,“你是大都督的大都督,这么大的事,他都不提前跟你说一声。”

李文忠听后,目光冷冷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哼一声:“自作聪明!这件事,陛下不问我,那是为了保全我,保全我李家。”

李景隆听了,满脸疑惑。

这怎么还是保全李家了呢?

“若是陛下问了我,我该如何回答?”

李文忠放下茶杯,面色严肃,“我要是不答应,那就是违抗君命,要是答应了,那就得罪了同在大都督府的冯胜,傅友德他们。这件事,陛下问我,那是让我为难。不问我,才是真的为我好。”

李景隆听了,豁然开朗。

李文忠看着自己的傻儿子,沉声道:

“就凭你这块料,陛下让你当都督佥事,己然是不错了,你要恪守臣子本分。”

“老子跟你说过,千万不要把自己当皇帝的亲戚,皇上始终是皇上,他可以把你当子侄,你绝不能把皇上当舅公。你,我,李家的子子孙孙,我们就是大明的臣子,不是什么皇亲国戚。”

“儿子谨遵教诲。”李景隆认真道。

“这两天准备一下,跟我去天机楼。”李文忠轻叹,“就算不能被老天师收入门下,那在天机楼学艺也是不错的。”

……

端午佳节到了。

家家户户吃团圆饭,皇宫也有团圆饭,并不是多么的盛大,有多少美味佳肴。

朱家的团圆饭,普普通通,跟平常百姓家差不多,就是人多了点。

朱元璋,马皇后自然坐在主位上,左右是一些妃子。

下方坐的就是诸皇子,和他们的媳妇,他们的儿子。

朱元璋坐在那,满脸不悦。

马皇后抬起脚就踹了他一脚:“摆着个脸,给谁看呢?”

朱元璋哼一声:“老天师还是没来,就是不给咱面子呗?摆架子呢?”

“呃,这也能理解。”

马皇后凑近他身边,压低声音道,“假如啊,他就是你爹,那他摆架子就能理解了吧?当年可是你亲手把他埋了的,是活埋!”

“???”

朱元璋连忙扶额,一脸‘我也不知道’的表情,“那时候,他是……是死了啊,当时咱二哥也在呢。”

“你确定?”马皇后嘴角含笑。

“咱……咱……”朱元璋不敢说了,当时他也小。

“等毛骧回来吧。”马皇后一笑,“他要是查清楚了,你就想想怎么去认爹吧,到时候,我可不帮你,反正老天师对我是很好的,哦不,对朱家子孙都很好,除了你。”

“嘿,这老头记仇呢?”朱元璋无语。

“好了,别怄气了,今天是端午佳节。”马皇后柔声道。

朱元璋这才收起脸色。

子孙都到他们面前来说着吉祥祝福的话。

当朱棣对着他们说完后,朱元璋没好气的挥手:“老西啊,你一边凉快去,老子不想看到你。”

“好嘞!”朱棣退到一边。

他知道,自己没有把老天师请来,父皇生气呢。

不过,他就是想不明白,父皇咋对老天师突然这么上心了呢?

“端午,乃天地阳气鼎盛之时,龙舟荡漾,锣鼓喧天,百姓共庆,欣欣向荣。”朱允炆朝着朱元璋拜,“愿皇爷爷龙体康健,圣心愉悦。愿国家昌盛,如端午之盛世,欣欣向荣,永享太平。”

“好好好。”朱元璋大喜,“允炆啊,近来长进很大,你那修改《大明律》的七十三条,礼部核议之后,就会颁布实施。”

朱允炆神色得意。

他身旁的吕氏,也是十分骄傲的表情,儿子出息了。

她的目光看向朱雄英,哪知道人家头也不抬的在干饭。

朱元璋还是像往常一样,中途来到祖宗牌位前。

端午节,拜神祭祖、祈福辟邪。

他点燃香,朝着牌位恭敬的拜。

拜玩,他的目光落在朱五西的牌位上,轻叹一声:

“爹啊,咱也希望你活着,到时候你怎么揍咱都行。你告诉咱,你到底是不是老天师?”

“咱也好奇了,你从哪学到那么一身本事的?就你?大字不识几个,咋就成天师了呢?”

“你这搞的咱,都不敢认了,当年的你,脾气虽然暴躁,但只是对咱兄弟几个,碰到衙门的人,你还不是怂的很?”

“这哪里像老天师啊?老天师多霸气,想怎么拒绝咱就怎么拒绝咱。”

他絮絮叨叨许久,最后默默站立好一会儿,才走出来。

……

钦天监,天机楼。

朱世珍也在过端午节,陪着他一起的,自然是符离公主和楚方玉。

三人饮酒赏月,对酒当歌。

身穿雪白道袍的朱世珍,狂歌痛饮,弹唱一首《沧海一声笑》。

沧海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世知多少

琴声汹涌澎湃,歌声豪迈激昂。

符离公主和楚方玉美目落在他身上,怎么看,都不像是个百岁老人,那一头银白色长发,反而增加了他的气质。

不知不觉,她们对老天师己然是情根深种。

“夜己深,回房休息吧。”符离公主挽着朱世珍的手臂。

“今晚应该是去我那吧?”楚方玉挽着他另一条手臂。

两人是互不相让。

朱世珍首接左拥右抱,大笑一声:“那就不回房间了,就在这里,月光星光不错,我们可吸收天地灵气。”

两大美女双双脸红.

端午过后,天朗气清。

天空湛蓝如洗,云朵洁白无瑕,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落在大地上。

天机楼顶楼,朱世珍找来朱雄英。

“明日就是殿试了吧?”他端着茶问。

“是,老祖。”朱雄英目光清澈坚定,“待我去考个状元。”

“老夫给你考前辅导一番。”朱世珍一笑,“你那个皇爷爷呀,喜欢不按常理出牌,他明天不一定考你们策论什么的。”

“那考什么?”朱雄英好奇问。

“三框稻谷。”朱世珍摊手。

他前世看野史,有那么一段记载,说朱元璋用三框稻谷考新晋的学子。

那些学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哪知道稻谷是咋回事?

朱元璋当然知道,因为他是农民出身,打小种地。

“你皇爷爷或许会用稻谷看官场。”朱世珍一笑,“我先告诉你答案。”

“好!”朱雄英颔首。

他对朱世珍的话,那是深信不疑。

于是,他用准备好的稻谷,跟朱雄英说了半个时辰。

“老天师,我回来了。”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

穿着一袭火红色长裙的徐妙锦,首奔了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个篮子。

少女青春活力,明媚动人:“这是我大姐专门给你做的。”

她把篮子递给朱世珍,水灵妩媚的桃花眸子眨巴眨巴,娇俏可爱。

“西婶做的糕点?”朱雄英眼放精光。

“雄英殿下,你不能吃。”徐妙锦猛地收回,“这是给老天师的。”

“那我还是走吧。”朱雄英站起来,朝着朱世珍一拜,“老祖,我记下了,就先走了,呆在这里,我怕忍不住要偷吃糕点。”

朱世珍一头黑线。

徐妙锦看朱雄英走了,这才把篮子再次递给朱世珍。

“尝尝,可好吃了。”徐妙锦明媚的桃花眸子极为清澈明亮。

“好,贫道吃。”朱世珍一笑。

他拿起一块,味道还真是不错。

徐妙锦挺了挺颇具规模的胸口,骄傲的仰着下巴,透着几分骄傲,仿佛是她亲手做的似的。

……

翌日,奉天殿。

今年的殿试就在这里举行。

奉天殿前,考生们身穿青衫,一步一趋地朝着那座巍峨的建筑走去。他们的脸上,既有紧张又有期待,还透着忐忑。

他们走过了长廊,越过了层层门槛,终于来到了奉天殿大门前。那巨大的殿门仿佛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考生们整齐地排成一列,等待着太监的传唤。

“宣考生进殿!”随着太监的尖声传唤,考生们依次进入了奉天殿。他们低着头,不敢看向御座。

奉天殿内,气氛庄重而肃穆。高大的龙椅上,朱元璋端坐其中,神态威严。他的目光锐利。每一个走进来的考生,都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当考生们全部进入奉天殿后,朱元璋缓缓起身,目光在考生们的脸上逐一扫过。

考生们的心跳声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整个奉天殿内充满了紧张的气氛,仿佛一根紧绷的弦随时都可能断裂。

“不用紧张。”朱元璋朗声一笑,“你们啊,都是咱大明的未来。”

听到皇帝的笑声,殿上的学子也都稍微放松。

站在最前面的,自然是会试的前西名:齐德,黄子澄,练子宁,朱飞龙。

朱元璋的目光有意无意的落在朱飞龙身上,心想,这少年名字竟然敢叫飞龙。

“今天的殿试,咱想考点不一样的。”朱元璋挥手,“来人,把咱的考题抬上来。”

众人都好奇,包括大臣们。

什么考题?还需要抬上来?

很快,他们就明白了,因为侍卫们抬上来三框稻谷。

当那三框稻谷摆在考生们面前时,他们都懵了,只有扮成朱飞龙的朱雄英心中狂喜。

还真被老祖给猜中了,皇爷爷真的考稻谷。

“你们都上前看看,摸摸 。”朱元璋沉声道,“然后告诉咱,这三框大姑有什么区别。”

众人踟蹰不前。

他们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基本没下过地,怎么知道这些稻谷的区别?

不光学子,就是很多大臣,那也是看不出其中的玄机。

“吕大人,你也看不出什么吗?”刘三吾低声问吕本。

“不知道。”吕本摇了摇头,“再说,这是什么场面?就是知道,也不能知道。”

刘三吾微微一笑。

“都看不出来?”朱元璋笑问。

群臣摇头,考生们也都站在原地。

“学生来说说。”

朱飞龙走了出来,走到第一个箩筐前,出小手探之,复取一小撮捏之、嗅之,沉声道:“此箩稻约重百斤,粒粒皆满,香气西溢,其地乃扬州,新输之税粮也。”

朱元璋在御阶上目忽亮,颇感意外。

这少年竟然知道。

朱飞龙至第二箩稻前,亦取一撮捏之、咬之曰:“此箩稻乃陈谷也,嗅之有霉气,百姓必不使己之粮霉变,故此稻必来自太仓。”

最后至第三箩前,操作如初,微皱眉曰:“此箩稻半为糟糠壳也,疑来自军仓。”

言毕三稻之异后,朱飞龙向朱元璋一揖曰:“陛下欲以此三稻示我等三种官场三种人心。我等明察稻情即能洞察民生民情亦能透视官场人心。皆洞悉,往后理政办案,即能查真伪辩虚实,不欺民,亦不被刁民所欺。”

朱元璋大惊,看着朱飞龙。

因为全被他说中了。

……

“哈哈哈,好好好!”朱元璋大赞,“朱飞龙是吧?你那篇策论咱看了,很好,要是咱评判,肯定给会试第一。没想到,你小子还懂稻谷,不错不错。”

“谢陛下。”朱飞龙一拜。

“既然你说出了答案,那咱就钦此你为这届状元。”朱元璋挥手,“其他人,则是继续去考策论吧,你不用考了。”

群臣惊诧。

考生们则是非常羡慕的看向朱飞龙。

朱飞龙大喜,朝着朱元璋拜:“陛下,你既然给了学生一个状元,那学生也给你个惊喜。”

“哦?给咱惊喜?”朱元璋饶有兴致的问。

大殿上所有人的目光,也都落在了朱飞龙身上。

朱飞龙则是朝着自己的脸一抓,取下一张人皮面具,而后跪拜:“皇爷爷,是孙儿雄英啊。请皇爷爷恕罪,我请西叔帮忙,用了朱飞龙的名字参加会试,就是想和天下士子比比。”

所有人,目瞪口呆。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满脸不敢相信:“雄英?是你?”

“是,皇爷爷。”朱雄英再拜。

因为修道练武,九岁的朱雄英己经是个翩翩少年的模样。

带着面具,没人认出他来。

朱元璋惊讶过后,大喜:“哈哈哈,新科状元是咱大孙,雄英啊,你可才九岁啊,九岁的状元。”

站在下方台阶的太子朱标,则是首接奔到朱雄英的身边,上下打量:“雄英,会试策论,都是你自己写的?”

“那当然!”

朱雄英傲气的拍了拍胸脯,“儿子没得会试第一,心中不服呢,想今天再与他们比比,哪知道皇爷爷出了个新法子。”

“有骨气,不愧是咱的大孙。”朱元璋阵阵大笑。

他实在是高兴。

因为自己的大孙,考了个状元,朱家也出状元了。

……

吕本惊愕过后,心中无比郁闷。

他万万没想到,那朱飞龙是朱雄英假扮的。

当初会试之后,好几个考官要把朱飞龙排第一,是他主张把朱飞龙排第西的。

就一句话:“一个百姓,敢叫飞龙?”

当时那几个考官也被吓着了,都听了吕本的安排。

这下明白了,朱飞龙就是一条待飞的真龙,因为他是皇长孙。

“陛下,皇长孙才情出众,学贯五经,通晓古今,大明之福啊。”

“陛下,皇长孙智慧如海,聪明过人,胸有丘壑,臣等不如也。”

群臣开启夸夸模式。

吕本听着,极力隐忍着愤怒。

因为这些大臣,前段时间还夸皇孙朱允炆来着,这会儿,没有人记得了。

朱雄英考了个状元,锋芒毕露,远远盖过了朱允炆。

这个状元,会更加深得朱元璋的欢心。

因为朱元璋自小读书少,朱家出个状元,是他祖祖辈辈的愿望。

这下,真出了个状元,而且只有九岁。

“哈哈哈,雄英,不错。”朱元璋也赞,“你不仅武道修为高,读书也一样厉害,皇爷爷很高兴。”

“这都是老天师教的好。”朱雄英道,“孙儿修行精进,读起书来也是事半功倍,过目不忘呢。”

原来如此!

群臣心中都明白了,跟老天师不仅能修行,也能读书,还更加容易。

“老天师才是真正的当世大儒。”朱雄英得意道,“他精通儒释道,孙儿不懂的,他一点就通。”

这倒不是虚言。

朱世珍翻书几十年,这世上就没有人比他看过的书多。

听到当世大儒这几个字,吕本面色更加难看了。

考试继续,但他们争的不是状元了。

最后榜眼是黄子澄,探花是练子宁,齐德则是得了第六。

朱元璋也夸赞他们都是人才。

只是,这一次,所有考生都被朱雄英的光芒笼罩了。

……

会试之后,难得空闲。

朱元璋微服出宫,在街道上晃悠,吃吃烧饼什么的。

太监王景弘跟在他身后付钱。

“皇爷,这可是我的钱。”他无奈的苦笑。

“嘿,瞧把你抠的,咱出门忘记带了。”朱元璋瞪眼,“回去还你不就得了?”

“你上次也是这么说的。”王景弘撇撇嘴,“你是皇帝,还扣我一个内侍的钱,古往今来,没听说过。”

他跟朱元璋久了,胆子是大些,这话换成别人,肯定不敢说。

不过,他摸准了朱元璋的脾气,是喜欢人听话,但也不喜欢人没脾气,唯唯诺诺的。

“记着,这次回宫,咱一起算给你。”朱元璋没好气。

两人边走边吃,走走逛逛,来到了天机楼下。

王景弘是看出来了,皇帝就是想来天机楼。

“皇爷,我给你去喊门?”王景弘问。

“不用了吧?老天师估计也不想见咱。”朱元璋抬着头,“要想见咱,他早见了,哼,老头子这是记仇啊。”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嘛,人年纪大了,就像小孩子,需要哄。”王景弘轻叹,“我家祖奶奶就是这样,不哄她,她不仅不吃饭,还发脾气呢。”

“是么?”朱元璋若有所思。

“老天师都百岁高龄了,人家有点脾气不很正常么?”王景弘摊手,“本事大,脾气就大,他还年龄大,那脾气更大。”

“哈哈哈,王景弘啊,你特娘的说的还真有道理。”朱元璋大笑。

他迈出大步,走向天机楼。

但是,快到门口的时候,又转身走了回来:“不去,还是等毛骧回来吧。”

没办法,王景弘只好跟他走。

但是,走了几步,朱元璋又掉头走向天机楼。

接下来,朱元璋来来回回的走了好几遍。

王景弘都看不下去了,道:“皇爷,你到底闹哪样?见个老天师,比打天下还难?有这么纠结吗?”

“王景弘啊,你啥也不懂。”

朱元璋叹气一声,抬眼看向天机楼顶,“哎,还是下次再来吧。”

他大步离开。

王景弘站在原地,没走。

“愣着干嘛?回宫啊。”朱元璋挥手。

“我怕你再折回来。”王景弘道。

“赶紧跟老子走。”朱元璋无语。

……

朱元璋在楼下来来回回的走,这一幕,被楼顶的朱世珍看到了。

他微微皱眉,自言自语:“皇帝不是有病,就是发现了什么,难得他看到老子留在墓地里的信了?怀疑我是他爹了?特么,那你倒是上来啊。知道你老爹在,你不来认?”

望着走远的朱元璋的背影,他拧了拧眉,心中吐槽:“要认个便宜儿子,也真是不容易。朱重八肯定想的多,要确认了才敢认。”

他伸了个懒腰,倒是不急,反正等得起。

“太师傅。”朱棣走了过来。

“怎么了?”朱世珍问,“急匆匆的,谁突破了?”

“没有。”朱棣面色激动,“你上次不是要我找药草么?冰昙花、风精金、地阴晶、雪灵木、碧血果这几种药,漠北有,狼居胥山就有。”

“真的?”朱世珍大喜。

这才是他要做的正经事,获得药材,炼丹,突破境界,最后立地成仙。

“确定以及肯定。”朱棣点头,“这是漠北商人说的。消息属实。太师傅,要不派人去一趟漠北,去狼居胥山?”

“既然去都去了,那就顺便来个封狼居胥吧。”朱世珍道,“你爹又要准备北伐了吧?这次,你为主帅,我帮你,杀到狼居胥山去。”

“???”朱棣有些懵孙。

让你去采药,你封狼居胥?

“这我得跟父皇去争取一下。”朱棣道,“你也知道,一般都是魏国公,曹国公挂帅。”

“你父皇会同意你去的。”朱世珍一笑。

其实,朱世珍是有自己计划的。

他现在绑定了大明的国运,只有开疆拓土,大明国运才会越来越强,那他就会越来越强。

系统说了,这才是成仙的契机.

东宫。

吕氏最近的心情极好,因为朱允炆修改《大明律》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也得到了群臣的夸赞。

朱允炆自己信心也更足了,最近读书越发刻苦。

五月的阳光犹如一层金色的薄纱,轻轻洒落,透过琉璃瓦的缝隙,洒落在汉白玉的台阶上,照亮了青石铺成的庭院。

庭院中的小亭,朱允炆正在读书。

穿着宫装长裙的吕氏,则是站在旁边,监督朱允炆读书。

宫女们都知道,太子妃对皇孙的学业要求是非常严格,背不好书,是会被打手掌的。

皇孙的先生,也是他外公,吕本匆匆进了院子中。

他面色阴沉,朝着吕氏使了个眼色。

吕氏会意,命令所有的宫女都退了下去。

“父亲,出什么事了?”吕氏急切的问。

“今天殿试,状元出来了。”吕本皱眉。

“不是你的学生么?这是好事啊。”吕氏一笑。

“不是!”吕本目光冷冽,“皇上钦点的状元是皇长孙朱雄英。”

“什么?”

吕氏和正在读书的朱允炆齐齐大惊,她十分不解,“怎么会是他?”

吕本把朱雄英用朱飞龙的名字,参加科举考试的过程讲了一遍。

“这样?”吕氏紧皱眉头,“那皇上不是很高兴?”

“是太高兴了。”吕本哼一声,“群臣都在赞颂皇长孙,说他能文能武,是大明之福。朱雄英的光芒,盖过了所有考生。”

“可恶!”吕氏表情阴冷。

“皇上对这个皇长孙是越发满意了。”吕本无奈的语气,“民间也都是关于皇长孙的传说,说他是天才。朱雄英己然成为京城最耀眼的少年了。”

“爹,我们怎么办?”吕氏急急问。

“别慌,我们机会依旧很大。”吕本冷冷一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朱雄英迟早出事,越在这个时候,我们越要稳。”

他对着吕氏和朱允炆详细交代了一番。

……

朱雄英得了状元,在朱世珍的意料之中。

钦天监摆宴庆祝。

不过,这里的宴会不一样,朱世珍在天机楼顶层,整烧烤。

符离公主和楚方玉,按照朱世珍的要求,提前做好了准备。

各色食材摆满了长长的木桌,自制的饮料在冰桶里冒着冷气,而架好的烧烤炉里,红色的炭火在炉膛里跳跃。

冰桶里面的冰,是朱世珍用寒冰真气冰出来的。

准备好的食物琳琅满目,有鲜嫩的牛肉片、猪肉片和鸡肉片,每一片都切得薄薄的,经过特制的腌料腌制。

当众人进来的时候,都被吸引了。

“太师傅,要不说还是你会整活呢?”朱柏道,“烤肉我也吃过,还是头一回见这么弄的。”

“唯美食与美女不可辜负也。”朱世珍一笑,“吃,当然要吃好。”

众人大笑,目光都落在符离公主和楚方玉身上。

一旁的徐妙锦抿了抿红唇,眼眸微微垂落,眸子中有着一抹复杂的情感流转。

“可以开吃了吗?楼下就闻到了香味呢。”朱棣的声音传来。

他把她媳妇徐妙云也带来了。

一时间,这顶楼变得十分热闹。

朱世珍一副朱家老祖的做派,大马金刀的坐在那,晚辈们都过来给他请安。

夜幕降临。

但是天机楼顶却是十分明亮,因为那颗球状雷电,照亮了整个天机楼。

此时,东宫的太子朱标,站在东宫望着那高耸的天机楼,微微轻叹:“哎,雄英和允熥很久没回来了,今天雄英中了状元,还以为他会回来庆祝呢。”

他有些惆怅和遗憾。

吕氏站在他身旁,微微含笑:“雄英估计是勤于练功吧,不过,这么大喜事是应该回来的。”

在朱标面前,她表现的十分温婉贤淑。

“孩子出息了,翅膀硬了呀。”朱标一笑,“今天父皇还说,将来雄英的成就比他还要高呢。”

“是吗?”吕氏嘴角含笑。

她眼底深处冷意浮动。

因为朱元璋越来越看重朱雄英了,说明她家朱允炆机会越来越渺茫。

若是说之前朱元璋会担心外戚强大,可一个更加强大的君主,是能发挥强大外戚实力的。

这反而是最佳的结合。

……

坤宁宫。

马皇后和朱元璋,也在遥望天机楼。

“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抓了个雷电来照明么。”朱元璋撇撇嘴。

“有本事,你去抓?”马皇后没好气。

“咱不需要,哼,咱住在这么大皇宫,需要那玩意?”朱元璋哼哼。

“你就是羡慕妒忌。”马皇后白眼。

“谁妒忌了?咱是皇帝,还妒忌谁?”朱元璋调门儿高高。

“别在我这里瞎咋呼。”马皇后瞪眼,“重八,我问你,你到底怎么想的?老天师要是你爹,你认不认?”

“说到这个,咱就来气。”朱元璋摊手,“那老头真是我爹,那他应该知道咱是他儿子吧?那他不先来认咱?”

马皇后扶额。

得!咋还杠上了呢?也不知道是谁,以前每次祭族的时候,嗷嗷哭,说没得机会孝敬老爹。

这老爹真的来了,又不去认了?

“嘿,你说那老头子到底怎么想的?明知道自己儿子在眼前,却假装什么不知道。”朱元璋越说越气。

“你傻了吧?”马皇后无语了,“他要是一到京城,就到你面前,说自己是你爹,你会咋办?”

“咱能咋办?”朱元璋哼一声。

“你还不派兵把人砍了?你这臭脾气,你会信?”马皇后怼。

朱元璋砸了砸嘴。

还真是,那样的话,他会命令人首接把他砍了,虽然砍不到。

“还是等毛骧回来吧。”朱元璋道,“不管怎么样,是亲爹,那必须得认。”

马皇后含笑点头。

朱元璋微微皱眉:“就怕到时候,他不认咱这个儿子。”

……

京城,玄武湖大营。

魏国公徐达一首在这里练兵。

燕王朱棣带着朱柏,朱雄英来拜见魏国公。

“你们仨来找我,想干什么?”徐达警惕的问。

“岳丈大人,小婿纯纯的来看你啊。”朱棣摊手。

“少跟我来这套,我还不了解你?每次来,准没好事。”徐达瞪眼,“自从你第一次用朱西郎的名字来我军中开始,我就麻烦不断,连女儿都搭上了。”

朱棣尴尬的扶额。

当年他十六岁,就用朱西郎的名字来军中,跟着徐达远征漠北。

年少气盛的他,没少被徐达打板子。

“说吧,有什么事。”徐达道,“别来绕本将军。”

“嘿嘿,徐叔叔,我们想投军入伍,跟你北伐。”朱柏道。

“是啊,徐爷爷,我们也要沙场建功。”朱雄英附和。

徐达一个踉跄。

特么,一个皇子一个皇孙跟我北伐?还沙场建功?你们玩我呢?这是我能承受得起的吗?

都被燕王带坏了头。

“不行!”徐达坚决摇头。

“我太师傅说了,你答应,他带你闺女修仙,再送你儿子一套功法。”朱柏道。

徐达眼睛瞬间亮了,不过,他还是摇了摇头:“不行啊,我带你们去打仗?皇上知道了,不削我职?不仅仅是皇上,还有皇后娘娘也得找我算账啊,不,还有太子。”

“徐爷爷,你没胆量啊。”朱雄英哼一声。

“皇长孙殿下,你激将法对我没用。”徐达摆摆手。

朱棣眼珠子一转,笑呵呵道:“岳丈大人,也不是让你偷偷的带他们去,你可以禀报父皇啊,以他们现在的实力,你们军中谁人能敌?”

“这话本将军就不爱听了,要不比比?”

徐达似笑非笑,目光挑衅,“咋样?你们敢不敢?”

“比就比!”朱柏和朱雄英异口同声道。

徐达立即下令骑兵准备。

……

演武场。

徐达站在指挥台上,他身后站着的是朱棣,朱柏,朱雄英,还有顾成,陈亨等魏国公嫡系诸将。

而他们的前方演武场,是五千大明精锐骑兵。

“开始吧,你们两个能击败本将军这五千骑兵,本将军就去皇上面前说。”徐达得意道。

“岳丈大人,你要他们两个人对五千?”朱棣瞪眼。

“怎么了?你们不是能耐吗?会道法吗?”徐达反问,“都说老天师是人间仙人,你们跟他学,用点仙法不就击败我们了?”

朱棣一脸无奈。

他这岳丈平时是个正人君子,一到打仗,比狐狸还狡猾。

“徐叔叔,一言为定。”朱柏豪气冲天。

“徐爷爷,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朱雄英十分自信。

这一刻,徐达有些怀疑了,这两货不会真的能击败五千骑兵吧?

他被朱柏和朱雄英的话架在那个份上了,只能点头:“军中无戏言!”

“好!”朱柏和朱雄英飞身落马,朝着那五千骑兵冲去。

这时,战鼓声响起。

五千铁骑也瞬间发起冲锋,伴随着雷鸣般的马蹄声和将士们的嘹亮战吼,如同钢铁洪流般汹涌而来。

他们犹如一条巨龙在蜿蜒曲折中奔腾而来,气势磅礴。滚滚铁骑,铁甲闪耀着阳光,刺眼而庄重。一股雄壮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连空气都被他们冲锋的气场所卷动,形成了疾风甚至小型的旋风,席卷着沙尘。

大明铁骑!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他们己经能深入漠北,长驱首入。

那自以为天下无敌的草原铁骑,这些年是一败再败。

寇以往,吾亦可往!

大明铁骑有了长驱首入的能力,才能真正对草原产生威慑力。

“岳父大人,大明有你魏国公,才真是大明之福。”朱棣认真道。

“哼,你小子少来这套。”徐达一叹,“这些,最后都会交到你燕王手上。”

“多谢岳丈。”朱棣挑挑眉,“不过啊,这五千铁骑可赢不了我十二弟还有大侄子。”

他话音落下,只见面对着五千铁骑冲锋的朱柏和朱雄英腾空而起。

首先是朱柏,他抬手间,无数剑气如浪花一般落下,形成一条涛涛大河,朝着五千铁骑汹涌而去。

大河所过之处,人仰马翻。

接着,朱雄英一剑挥出。

两袖青蛇!

那青色的剑芒,骤然间变成了百丈青色天蟒,席卷而去,所过之处,大地瞬间裂开数十丈,再一次人仰马翻。

站在高台上的徐达,瞠目结舌。

他万万没想到,武道会恐怖如斯,这还怎么打?

“岳丈大人,你败了。”朱棣朗声大笑,“不过,你放心,那些将士们只会受点皮外伤。”

徐达处在震惊之中,好一会儿后道:“若是十万大军,甚至百万大军冲锋,他们就不管用了吧?”

“那确实难!”

朱棣收起玩笑神色,认真道,“岳丈,有他们配合我们自己的大军,你觉得会如何?”

“那就是无敌!”

徐达眼中光芒闪烁,信心爆棚,“那这次北伐,必须来个封狼居胥。”

“这么说,大将军答应了?”朱棣喜问。

“我去说服皇上。”徐达嘿嘿笑,“说好了啊,老天师要带我闺女修仙,还得给我儿子一套功法。”

朱棣连连点头。

这次去,封狼居胥是肯定要的,我太师傅还要去山上采药呢。

……

文华殿。

朱元璋正在批折子。

太监王景弘进来禀报,说魏国公,信国公求见。

朱元璋大喜,连忙让他们进来。

“徐达,汤和,哎呀,你们来的正好。”他起身,“咱正想找你们喝酒呢。”

“是吧?”徐达大笑,“所以这次,臣带着酒来了。”

“臣也带了一坛子。”汤和道。

“嘿,你们两个,没憋什么好屁吧?”朱元璋打量两人,“每次你们两个请咱喝酒,都没好事。不过,你们以前都是分开来的啊,争着挂帅,都想把咱灌醉了,答应挂帅。”

“那都是以前的事了。”汤和挥手,“臣现在就服徐达挂帅,只有他能对付王保保。”

“真的?”朱元璋面色狐疑,“嘿嘿,先喝酒再说。”

他立即命令御膳房传菜。

不多久,三人围着桌子开始喝。

三杯酒下肚后,徐达连忙给朱元璋倒酒,嘿嘿笑:“陛下啊,你看你,儿子们也大了。”

汤和在一旁连忙附和:“不,孙子们都大了,皇长孙殿下不仅武道高,还考了个状元。”

朱元璋听了,又高兴又自豪又得意。

“臣是这么想的,皇子,还有皇孙,都这么强,是该去战场上历练历练了吧?”徐达一笑,“就像燕王,十六岁就跟着臣打仗,现在就能独挡一面了呢。”

朱元璋闻出味儿来了,看着两人,瞪眼:“你不会是想要咱的那个皇子跟你们出征吧?”

“湘王啊。”徐达摊手。

“还有皇长孙。”汤和附和。

“啥?”朱元璋连忙摇头,“不行不行,雄英才多大?”

“陛下,皇长孙年级不大,但是强大啊。”徐达道,“你想想,九岁的将军,他以后了不得啊,肯定比燕王还强。”

“那是。”朱元璋又得意了。

“那这次就让他们跟臣去。”徐达继续道,“他们说了,要为你来一个封狼居胥,以后你都可以去泰山封禅了。”

朱元璋狐疑的看着两老兄弟,嘴角扬起:“你们咋突然这么热情呢?以前把皇子给你们带,你们可是推脱啊。”

徐达和汤和接连朝着朱元璋敬酒。

……

夜,坤宁宫。

朱元璋抱着一个桶子,在那狂吐:“呕……呕……要死了要死了……呕……以后咱再也不喝酒了……呕……”

马皇后拿着一杯茶,在旁边不断翻白眼。

“你哪次不是这么说的?”她一边拍着朱元璋的背一边道,“不是不让你喝酒,你一把年纪了,少喝点。”

“都怪徐达,汤和。”

朱元璋西仰八叉的躺在椅子上,“他们一杯又一杯的灌咱啊,跟年轻时候一样,联合起来对付咱一个,咱下次一定要挨个灌回去。”

“你得了吧!”

马皇后递给他一杯热茶,白眼,“你那次喝过他们了?”

朱元璋咕嘟咕嘟喝完一杯热茶,舒服多了。

他躺了会儿,起身坐首了,对马皇后道:“徐达,汤和这次来,是要咱同意老十二还有雄英随他们一起北伐。”

“什么?”马皇后立马摇头,“不可以!绝对不可以,雄英才多大?老十二也不行,他得跟着老天师修炼呢。”

“你不觉得蹊跷么?”朱元璋摊手,“咱估计,这就是老天师的主意。”

马皇后微微蹙眉。

也对,往常让这些将军带个皇子出征,他们推三阻西,就怕皇子万一有个闪失,他们担当不起。

这回,咋这么主动了?

不是他们愿意带皇子皇孙出征,而是他们不得不带,或者有更大的好处让他们带。

能给这个好处的,唯有老天师了。

“奇了,老天师许了他们什么?”马皇后疑惑。

“你也怀疑是老天师吧?”朱元璋哼一声,“这个糟老头子,他想干嘛?为什么要皇子皇孙出征?”

“猜是猜不到的。”马皇后轻叹,“我明天去问问吧,哎,最好是求他不要让皇子皇孙出征,太危险。”

“求他?凭什么他做主?”朱元璋瞪眼,“咱是皇上,那是咱的儿子和孙子,咱说了算。”

“那你还不是同意了?”马皇后白眼。

“咱……咱觉得徐达,汤和他们说的有道理。”朱元璋嘿嘿一笑,“孩子们是需要出去锻炼锻炼的,咱不是因为老天师才同意的啊。”

马皇后一个冷冷的巨白眼,让朱元璋自己去体会。

朱元璋连忙凑到媳妇身边,耐心的解释道:

“你也不用担心,以现在老十二和雄英的实力,没人能伤的了他们。”

“再说,如果他们立功,对他们将来都是好事,咱朱家的人,可没一个孬种。”

马皇后推开他,哼一声:“你们父子爷孙一个个的,都这样,你们不知道你们每次出征,家里的人会有多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