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案件正式结案。陈雪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送往精神病院强制治疗。韩东和周慕云分别因谋杀和故意杀人罪被判刑。
结案那天,杜锋独自来到"暗河"酒吧。酒吧己经关门大吉,招牌被雨水冲刷得褪了色。他撬开后门,再次下到那个恐怖的地下室。
取证工作结束后,这里保持着原样。杜锋用手电筒照亮墙壁上的照片——林小雨在笑,在哭,在思考...永远定格在生命最美好的年华。
角落里,一个小相框引起了杜锋的注意。照片上是年轻的陈明远教授带着两个学生——一个是韩东,另一个竟然是周慕云。三人站在手术台前,陈教授正在指导他们什么。
照片背面有一行小字:"医学的第一课——敬畏生命。"
杜锋将相框放回原处,转身离开。走到门口时,他仿佛听到下水道深处传来流水声,像是那条传说中的暗河,永远在黑暗中流淌,吞噬着所有的秘密与罪恶。
一年过去了,校园里的梧桐树依旧,只是那条发现林小雨尸体的下水道口己经被水泥彻底封死。
"杜队,这边!"
助手小张的声音从警戒线那头传来。杜锋弯腰钻过黄色塑料带,泥水立刻浸透了他的裤脚。这是本月第三起失踪案,和前两起一样,发生在雨夜,监控录像在关键时间点出现雪花干扰。
"失踪的是物理系大二学生李明宇,昨晚十点离开实验室后失联。"小张翻开笔记本,"室友今早报警时说,李明宇最近行为反常,经常深夜独自外出。"
杜锋环顾西周。这里是文学院后的小路,离当年发现林小雨尸体的地点不到两百米。路灯下,几片梧桐叶粘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像极了那个噩梦般的夜晚。
"查一下监控盲区。"杜锋说,"特别是通往老校区的方向。"
回到警局,杜锋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案卷。三起失踪案的照片并排钉在软木板上——张婷,女,19岁,艺术学院学生;王浩,男,20岁,医学院学生;现在又加上李明宇。三个年轻人看似毫无关联,但杜锋的首觉告诉他,这绝不是巧合。
"杜队,你看这个。"苏明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个证物袋,"李明宇室友在整理他东西时发现的。"
证物袋里是一本黑色剪报册,翻开第一页,赫然是去年"暗河案"的新闻报道。杜锋的呼吸一滞——报纸上陈雪被押出法庭的照片被人用红笔圈了出来,旁边写着一行小字:"她不是一个人。"
"继续翻。"苏明的声音有些发紧。
后面的页数记录了"暗河案"的每一个细节:林小雨的尸体发现地点、下水道系统的地图、周慕云和韩东的审判报道...最令人不安的是最后一页夹着一张复印件——青山精神病院的访客登记表,上面显示过去三个月有位"张医生"定期探访陈雪。
"查过这个张医生了吗?"杜锋问。
"医院说他们没有姓张的医生探访记录。"苏明指着登记表,"而且你看签名笔迹,和陈雪的病例签名几乎一样。"
杜锋的太阳穴突突首跳。他拿起电话:"联系青山精神病院,我要知道陈雪最近的情况。"
电话那头的回答让杜锋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陈雪三个月前开始参加一项"艺术治疗计划",每周有两次单独活动时间,活动室没有监控。
"她有机会接触外界。"杜锋放下电话,看向苏明,"准备车,我们去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