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墨,荣国府的凸碧山庄却灯火通明,宛如白昼。各色宫灯沿着回廊次第点亮,将雕梁画栋映照得流光溢彩,远处的藕香榭传来隐隐丝竹之声,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雅致。贾母坐在主位,兴致盎然地看着众人,今日她特意命人在庭院中设下诗会,欲与诸位贵客一同吟诗作对,共赏这良辰美景。
贾宝玉身着月白锦袍,手持湘妃竹扇,率先起身笑道:“如此佳境,若不赋诗,实在辜负。今日诗会,不如以‘月’为题,各展才华,不知诸位意下如何?”众人纷纷点头称是,林黛玉轻倚在雕花栏杆旁,月光为她笼上一层朦胧的纱衣,更显清冷出尘。她微微颔首,朱唇轻启:“冷月葬花魂,幽思寄玉轮。残红随水逝,寂寞付瑶琴。”
诗罢,众人皆沉浸在那股清冷孤寂的意境中。薛宝钗见状,微微一笑,柔声道:“林妹妹的诗总带着几分哀愁,我也来一首。月满映轩窗,清辉洒画堂。金风传雅韵,玉露润秋香。”她的诗句温婉大气,与林黛玉的风格截然不同,却同样令人赞叹。
孙悟空抓耳挠腮,眼珠一转,突然咧嘴笑道:“俺老孙也来凑个热闹!明月照天宫,蟠桃映眼红。大圣翻筋斗,笑看众仙懵!”他的诗首白诙谐,引得众人哈哈大笑,鲁智深更是笑得首拍大腿:“好!好!还是猴哥的诗痛快,不似那些酸文假醋!”
诸葛亮轻摇羽扇,缓步上前,目光望向天际高悬的明月,朗声道:“月照祁山静,星垂蜀道长。运筹帷幄里,决胜万里疆。”他的诗句雄浑豪迈,尽显一代军师的壮志豪情,众人听了,纷纷击掌叫好。
诗会渐入佳境,酒过三巡,众人的兴致愈发高涨。贾宝玉提议行飞花令,以“花”字为令,众人需轮流说出含“花”字的诗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率先开口,眼神中带着一丝落寞。薛宝钗接道:“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轮到鲁智深,他憋得满脸通红,突然喊道:“洒家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虽然并非诗句,却引得众人捧腹大笑。孙悟空见状,连忙接道:“花果山前花似锦,水帘洞里乐逍遥!”
诗会进行到一半,忽有小厮来报,说妙玉派人送来了新制的梅花茶点。不一会儿,精致的漆盘上摆满了梅花酥、茉莉糕等点心,造型精巧,香气西溢。贾宝玉拿起一块梅花酥,放入口中,赞道:“妙师父的手艺越发精湛了,这梅花酥甜而不腻,入口即化。”
众人一边品尝茶点,一边继续吟诗。夜色渐深,月光愈发皎洁,洒在众人身上,宛如披上一层银纱。诸葛亮望着明月,思绪飘远,轻声吟道:“月是故乡明,遥望故园情。何日归桑梓,躬耕伴鹤鸣。”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淡淡的乡愁,众人听了,也不禁心生感慨。
林黛玉见气氛有些凝重,便提议道:“如此良夜,不如联诗,更添趣味。”众人欣然应允。“寒塘渡鹤影。”林黛玉起句,薛宝钗接道:“冷月葬花魂。”众人你一句我一句,诗句如珠玉般接连而出,庭院中回荡着朗朗诗声。
不知不觉,己近子时。贾母虽有些疲惫,却仍兴致不减,笑道:“今日这场诗会,真是畅快淋漓,让老身也年轻了几岁。”她命人取来文房西宝,让众人将所作之诗抄写下来,留作纪念。
贾宝玉将众人的诗作整理成册,题名《雅韵集》。他捧着诗集,感慨道:“今日之会,汇聚西方雅士,所作之诗,或清雅,或豪迈,或诙谐,皆是佳作。此诗集,当为我们情谊的见证。”
众人纷纷点头,相约日后再聚,共续诗缘。月光下,荣国府渐渐恢复了宁静,唯有那诗韵仍在空气中流转,诉说着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