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3章 白菜炖粉条:寒冬腊月里的炽热与人间烟火

数九寒天,北风如刀,刘姥姥的庄子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房檐下的冰棱垂挂如剑。地窖里,一棵棵紧实的大白菜裹着霜花,泛着新鲜的绿意;墙角的竹筐中,一捆捆红薯粉条整齐摆放,等待着在寒冬里化作暖胃的佳肴。宝玉顶着凛冽的寒风,将白菜和粉条搬进厨房,棉鞋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冰晶。

张才叔戴着厚厚的棉手套,将白菜剥去外层菜叶,把白菜帮子切成大块,菜叶撕成小片。"小五,把粉条用温水泡上,再切些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他一边吩咐,一边往铁锅里倒入少许底油。小五应了一声,手脚麻利地准备食材,案板上很快堆起整齐的肉片和泡软的粉条。张才叔将五花肉放入锅中煸炒,随着滋滋声响,金黄的油脂渐渐渗出,肉香弥漫整个厨房。

"炒五花肉要炒出油脂,炖出来的汤才够香。"张才叔一边翻炒一边讲解,"先放白菜帮子,炒出微微焦边再下菜叶。"白菜帮子入锅后,他用铲子不断翻动,待其变得透亮,才加入白菜叶继续翻炒。"菜叶容易出水,要快炒。"说话间,他倒入足量的清水,放入泡软的粉条,撒上葱段、姜片、八角和干辣椒。"炖这道菜,火候要足,让粉条吸饱汤汁,白菜炖得软烂。"

灶膛里的柴火熊熊燃烧,铁锅上方热气蒸腾。随着时间推移,白菜的清甜、粉条的软糯、五花肉的醇厚与香料的气息相互交融。张才叔不时揭开锅盖搅拌,防止粉条粘锅,待汤汁浓稠,他撒上一把翠绿的香菜和蒜末,滴入几滴香油提味。热气升腾间,一锅色泽、香气西溢的白菜炖粉条便大功告成,白菜吸饱了肉汁,粉条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

白菜炖粉条端上桌时,庄子里的老人们正围坐在烧得通红的火炉旁。刘姥姥望着碗里热气腾腾的菜肴,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笑容:"这白菜炖粉条,是咱庄里过冬的'当家菜'!"她舀起一勺,吸溜着软糯的粉条,咬一口软烂入味的白菜,"比吃什么山珍海味都舒坦,吃完浑身都暖和!"老人们纷纷端起碗,汤水下肚,寒意瞬间消散,欢声笑语在屋内回荡。

正吃着,庄子外传来一阵微弱的呼救声。宝玉和宝钗推门望去,只见一位冻得瑟瑟发抖的旅人倒在雪地里,身上落满积雪,身旁还散落着几封书信。两人急忙将旅人抬进屋里,张才叔立刻盛来一碗白菜炖粉条,又熬了姜汤。在众人的悉心照料下,女人渐渐苏醒。他捧着碗,泪水夺眶而出:"谢谢你们,我是个信使,在送信途中遭遇暴风雪,若不是你们,我怕是要命丧荒野......"

得知旅人肩负着传递重要信件的使命,宝玉和宝钗决定帮助他。他们不仅为旅人提供了御寒的衣物和食物,还安排熟悉路况的村民护送他继续前行。旅人感激涕零,执意要留下一封书信作为谢礼,信中详细描述了在庄子里受到的温暖救助。

这件事过后,宝玉和宝钗在庄子里设立了"风雪驿站",专门为过往旅人提供庇护。白菜炖粉条成了驿站的招牌菜,每当有旅人到来,总能第一时间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炖菜。渐渐地,驿站的名声越传越远,许多旅人慕名而来,只为感受这份寒冬里的温暖。

寒冬的夜晚,大雪纷飞。宝玉和宝钗站在驿站门口,看着屋内旅人围坐在火炉旁,吃着白菜炖粉条,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屋内的灯火透过窗户,在雪地里投下温暖的光晕。宝钗靠在宝玉肩头,轻声说:"你看,一碗白菜炖粉条,竟能给人这么多力量。"宝玉揽住她的手,望向远方:"往后,咱们就守着这份炽热,让每一个在寒冬中奔波的人都能找到温暖的港湾。"

张才叔站在厨房门口,看着伙计们忙碌地准备饭菜,欣慰地笑了。他知道,白菜炖粉条不仅是一道暖胃的美食,更是寒冬里的希望之光,是人与人之间善意传递的见证。这道承载着温暖与力量的菜肴,将继续在岁月中抚慰人心,书写着永不落幕的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