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3章 野菜糊饼:破落宅院里的求生滋味与人间烟火

春寒料峭,荣国府的朱漆大门落满灰尘,门前的石狮子缺了半只耳朵,无人修补。往日车水马龙的甬道上,如今只有枯叶在风中打着旋儿。贾府被抄家后,树倒猢狲散,留下的主子奴才蜷缩在几间破旧厢房里,靠典当度日。

这日清晨,王熙凤咳着血爬起身,镜子里的人颧骨高耸,眼窝深陷,哪里还有半点"凤辣子"的风采。她扶着墙走到院子里,听见厨房方向传来争吵声。原来是几个婆子为了半块发霉的馒头争执不下,"这是老太太屋里剩的,该归我!""胡说!明明是我先瞧见的!"

张才叔拄着拐杖分开众人,他的头发全白了,背也佝偻得厉害。"都别争了。"他举起手中的竹篮,里面是刚从墙角挖来的荠菜、灰灰菜,"今儿就吃野菜糊饼,管够。"几个婆子见状,讪讪地散开了。

制作野菜糊饼再没有往日的讲究。张才叔让小五把野菜洗净切碎,又拿出仅剩的半碗玉米面。面粉里掺着不少砂石,他也只能大略筛一筛。"师傅,连盐都没了。"小五哽咽着说。张才叔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一小撮从香灰里筛出来的盐巴——那是从前熏香用的海盐,如今也成了宝贝。

铁锅烧得通红,张才叔往锅里滴了几滴野菜榨的油,把和好的面糊摊成薄饼。面糊里还混着些榆树皮磨的粉,这是他昨天带着小五去城外扒的。饼在锅里滋滋作响,飘出一股带着苦涩的清香。他想起当年在贾府做蟹粉狮子头,光是蟹黄就要用掉几十只大闸蟹,如今却连一口正经粮食都难寻。

野菜糊饼出锅时,贾府剩下的人都围了过来。贾母坐在破旧的藤椅上,颤巍巍接过一块饼。饼皮又硬又糙,咬下去满嘴都是野菜的涩味,可她却吃得格外认真:"当年刘姥姥进府,给咱们带的野菜,我还嫌土气......"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如今倒成了救命粮。"

宝玉拿着糊饼,想起大观园里的繁华光景。那时吃的藕粉桂花糖糕,入口即化;玫瑰酥皮层层叠叠,甜香西溢。再看看手中这又黑又硬的饼,不禁落下泪来。一旁的薛宝钗默默递过手帕,她的绫罗绸缎早己典当,身上的粗布衣裳洗得发白。

正吃着,忽听得院外传来马蹄声。几个衙役闯了进来,为首的冷笑道:"听说贾府还有余财,搜!"众人慌乱起身,却被衙役推搡在地。一个衙役瞥见张才叔手中的糊饼,一把抢过扔在地上:"就吃这个?装什么穷!"

张才叔看着被踩碎的糊饼,突然爆发:"你们还要怎样!贾府己经败了,连野菜都快没得吃了!"衙役们面面相觑,看着眼前这群衣衫褴褛的人,突然觉得无趣,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这场风波过后,众人再也没有胃口。王熙凤把自己那份糊饼掰碎,分给了府里的孩子们。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这些孩子或许还有活下去的希望。夕阳西下,余晖照在荣国府的断壁残垣上,野菜糊饼的气息混着尘土,在破败的院子里飘散。

夜里,张才叔坐在灶台前,望着冷透的铁锅发呆。小五抱着个陶罐进来,里面是讨来的半碗泔水:"师傅,明天......"张才叔摆摆手,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几粒干瘪的野麦种:"天亮后,咱们去后院荒地,把这个种下。"

月光透过破窗洒进来,照着角落里的野菜糊饼残渣。曾经钟鸣鼎食的贾府,如今靠着野菜充饥;那些精美的菜肴、奢华的宴席,都成了过眼云烟。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在荒地上种下希望的种子,就像这苦涩的野菜糊饼,总能在绝境中尝出一丝活下去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