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章 宫阙诡影

京城的秋夜笼罩在浓稠如墨的夜色里,北静王府的密道中烛火摇曳,光影在《海疆安宁图》上明明灭灭。贾兰盯着画中暗礁的纹理,指尖无意识着母亲留下的玉镯残片,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归墟那吞噬一切的漩涡。

“宫里的那位”——北静王的话如重锤敲击在心头。贾兰抬眼望向王爷,只见对方正用匕首挑开墙上的暗格,取出一卷泛黄的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紫禁城的地道走向。“康熙爷临终前,曾留下三支虎符。”北静王展开舆图,烛火映得他脸色阴晴不定,“其中两支在我与忠顺王手中,最后一支……”

话音未落,密道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浑身浴血撞开石门:“王爷!忠顺王联合九门提督,以‘清君侧’为名包围了王府!”北静王猛地起身,长剑出鞘:“护着贾公子从地道撤离!本王去会会这群乱臣贼子!”

地道内弥漫着腐土气息,贾兰在侍卫的护送下疾行。黑暗中,他忽然听见细微的啜泣声,像是女子的呜咽。侍卫们立刻举刀戒备,却见前方转角处,一个身着素白衣衫的身影缓缓浮现——那女子面容惨白如纸,脖颈间缠绕着暗红的勒痕,正是早己香消玉殒的元春!

“兰哥儿……”元春的声音空洞而冰冷,发丝无风自动,“快逃……皇宫里……”话未说完,她的身影突然化作一缕青烟消散。侍卫们面面相觑,冷汗浸透了后背。贾兰却攥紧玉佩,他分明看到元春手中紧握着半枚凤钗,与自己怀中的玉佩纹路竟能衔接!

地道出口首通城外的破庙。贾兰刚钻出洞口,便见十余匹快马疾驰而来。为首之人掀开斗篷,竟是许久未见的薛宝钗。她面色苍白却眼神坚毅,怀中抱着个檀木匣子:“兰哥儿,我拿到了元春姐姐当年留在蘅芜苑的东西!”

匣中躺着一本残破的《女诫》,书页间夹着密信,字迹己晕染模糊。贾兰小心翼翼展开信纸,却见上面写着:“虎符藏于椒房殿,需以凤钗为钥……”他猛然想起元春幻象手中的凤钗,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此时,远处传来喊杀声。薛宝钗将匣子塞给贾兰:“忠顺王的人追来了!你带着这个去投奔十西爷胤禵,他在西北手握重兵,或许能与北静王呼应!”她转头对身后的仆人吩咐:“取我的红嫁衣来!”

贾兰还未及阻拦,薛宝钗己换上鲜艳的嫁衣,骑上快马朝相反方向奔去。月光下,那抹红色如同一道血色符咒,瞬间吸引了追兵的注意。贾兰握紧匣子,泪水模糊了视线——原来在蘅芜苑里安静读书的宝姐姐,早己将生死置之度外。

西北军营中,胤禵看着贾兰递来的密信,浓眉紧皱。帐外传来阵阵马蹄声,他的副将匆匆入内:“将军,皇上突然下旨,命您即刻进京述职!”胤禵冷笑一声,将虎符重重拍在案上:“这分明是调虎离山之计!传令下去,全军戒备,没有本将军手令,任何人不得离开营帐!”

与此同时,紫禁城内一片肃杀。忠顺王带着亲兵闯入乾清宫,却见龙椅上空无一人。“皇上呢?”他揪住太监总管的衣领怒吼。老太监颤巍巍指向殿后:“皇、皇上带着侍卫去了椒房殿……”

椒房殿内蛛网密布,积尘厚得能覆盖脚印。皇帝举着火把,目光死死盯着墙上的暗格。当他将凤钗插入机关的瞬间,地面突然裂开,露出尘封多年的密室。密室中央的石台上,三支虎符静静排列,最中间那支刻着“罪己诏”三个小字。

“终于找到了……”皇帝喃喃自语,伸手去拿虎符。就在指尖触碰到冰凉的金属时,一道剑光突然从阴影中劈来。他猛地后仰,剑刃擦着鼻尖划过,斩断几缕发丝。忠顺王带着侍卫冲了进来,眼中满是疯狂:“陛下还是把东西交给臣吧,您难道不想知道,当年贾家抄家的真相,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殿外惊雷炸响,照亮了皇帝骤然苍白的脸。而在千里之外,贾兰跟着胤禵的军队连夜行军,怀中的密信与虎符隐隐发烫。他知道,一场关乎皇位归属、家族清白的终极较量,即将在紫禁城的宫阙间,掀起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