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章 惊涛争诏

咸腥的海风裹挟着暴雨劈头盖脸砸下,贾兰怀抱着母亲渐冷的躯体,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礁石滩上踉跄前行。怀中的密诏被李纨的鲜血浸透,在雨幕中泛着暗红的光,仿佛在诉说着贾家几代人背负的冤屈。远处成山角的灯塔在电闪雷鸣中忽明忽暗,如同一颗摇摇欲坠的孤星。

“公子留步!”沙哑的呼喊声从身后传来。贾兰浑身紧绷,转身时却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艄公,蓑衣斗笠下露出半截刻着双鱼纹的船桨——正是柳湘莲所说的接头信物。老艄公佝偻着背,浑浊的眼中满是悲戚:“快随我上船,忠顺王府的追兵马上就到!”

木船在惊涛骇浪中剧烈颠簸,贾兰将母亲的遗体安置在船舱角落,用斗篷轻轻盖住。老艄公奋力摇橹,船尾的双鱼灯笼在风雨中明灭不定。“我等这一天,等了二十年啊。”老艄公突然开口,声音被雷声劈碎,“当年我家老爷子,就是因为知道了密诏的秘密,被忠顺王府满门抄斩……”

话音未落,三道火箭划破雨幕,擦着船舷坠入海中。远处,数十艘挂着“忠”字旗的战船破浪而来,船头的红衣大炮己经架起。贾兰握紧腰间短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老艄公猛地扯下斗笠,露出额角狰狞的疤痕:“公子,从船底暗格取出这个!”

暗格里躺着一具竹筒,筒内藏着半卷残破的《航海图》,边角处赫然印着北静王府的徽记。贾兰展开图纸,发现一条用朱砂标注的航线——通往一座名为“归墟”的神秘岛屿,据说那里是东海漩涡的中心,也是传说中万船葬身之地。

“这是北静王留给你的生路。”老艄公将船舵猛地转向,木船如离弦之箭扎进风暴中心。身后传来震耳欲聋的炮响,一块弹片擦着贾兰耳畔飞过,削落几缕发丝。他突然想起幻境中仙子的警告,颤抖着将密诏塞进竹筒,又脱下母亲的玉镯系在绳结上。

“把东西扔进海里!”老艄公突然大喊,“忠顺王要的是诏书,咱们得给北静王留条后路!”贾兰心如刀绞,却深知这是唯一的办法。他看着竹筒坠入翻涌的浪涛,玉镯在闪电中划出最后一道白光,随即被黑暗吞噬。

战船的撞角越来越近,贾兰抄起船桨准备殊死一搏。就在这时,海面突然掀起数十丈高的巨浪,漩涡如巨兽张开的巨口,将最前方的三艘战船瞬间吞没。老艄公望着海天相接处,眼中泛起奇异的光:“归墟现世了……”

混乱中,一艘素白帆船冲破雨幕疾驰而来。船头立着个熟悉的身影——北静王身披玄色大氅,手中长剑在雨中寒光凛凛。“保护贾公子!”他一声令下,船上的黑衣侍卫纷纷张弓搭箭,与忠顺王府的追兵展开混战。

贾兰被拽上帆船时,正看见老艄公的木船被漩涡卷住。老人站在船头,对着他露出释然的笑容,随后举起船桨,重重砸向逼近的敌船。爆炸声中,老艄公的身影与破碎的双鱼灯笼一同沉入海底。

“密诏……”贾兰抓住北静王的衣袖,“己经沉入归墟。”北静王凝视着翻涌的海面,许久才开口:“沉得好。忠顺王找不到诏书,便不敢贸然动手。”他解开披风披在贾兰身上,“先随本王回王府,如今京城局势……”

话音未落,一枚信号弹在天空炸开。北静王脸色骤变:“不好!这是王府遇袭的信号!”帆船立刻调转方向,朝着京城疾驰而去。贾兰站在船头,望着越来越远的归墟,暗暗发誓:“娘,柳大哥,老艄公,我一定会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与此同时,京城忠顺王府内,侍卫长捧着湿透的竹筒跪地:“王爷,在归墟附近海域找到这个。”竹筒内只剩半张烧焦的黄绢,依稀可见“罪己”二字。忠顺王捏着黄绢的手青筋暴起,突然将案上的青瓷瓶狠狠摔在地上:“传本王令,封锁所有城门!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夜色中的京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各城门戒严,火把将城墙照得如同白昼。而在北静王府密道内,贾兰看着墙上悬挂的《海疆安宁图》真迹,终于明白这幅画为何让无数人觊觎——画中山石的纹理,竟与归墟海域的暗礁分布一模一样。

“要想取出真正的密诏,必须等到甲子年的潮生之夜。”北静王指着画上的星象,“而今年,正是甲子年。”他转身握住贾兰的肩膀,“但在此之前,我们要先解决一个大患——宫里那位……”

窗外,一道惊雷炸响,照亮了贾兰坚毅的脸庞。他知道,这场为家族正名的战争,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阶段。而在归墟深处,被海浪裹挟的密诏,正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