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章 幻境迷局

腥咸的海风裹挟着细沙,抽打着贾兰与李纨的面庞。二人蜷缩在礁石后,望着远处王府战船的黑影逐渐消失在地平线。贾兰展开被海水浸透的羊皮卷,字迹在晨曦中泛着诡异的青芒,背面“血泪为引”西字仿佛在眼前跳动。

“娘,或许我们该试试。”贾兰咬破指尖,将血滴在卷首。羊皮卷突然发出刺目白光,周围的景物开始扭曲变形。等光芒消散,他们赫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雾气缭绕的桃林中,花瓣似雪般飘落,却不闻半点风声。

“这是...太虚幻境?”李纨握紧儿子的手,声音发颤。前方小径尽头,隐约可见一座朱红宫门,匾额上“太虚幻境”西字金光灿灿,两侧楹联写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宫门缓缓打开,一位身着薄纱的仙子款步而出,面容竟与秦可卿分毫不差。

“贵客远来,可曾备好通关之礼?”仙子声音空灵,手中团扇轻摇,“此境有三关,破情关、断孽障、见本心。若无法通过,便要永远困在此处。”

贾兰深吸一口气:“我们为寻找密诏而来,还请仙子指点。”仙子轻笑一声,团扇一挥,桃林瞬间化作荣国府的大观园。潇湘馆内,黛玉正倚窗而泣,见贾兰进来,泪眼中满是哀怨:“你既无情,又何必来招惹我?”

李纨看着眼前虚幻的场景,急道:“兰哥儿,这是幻境,莫要当真!”贾兰却像被钉住般无法动弹。黛玉步步逼近,声音愈发凄厉:“还记得那年葬花吗?你说要把落花埋在土里,如今却要弃我而去!”贾兰只觉头痛欲裂,昔日与黛玉相处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中不断闪现。

千钧一发之际,李纨猛地扇了儿子一巴掌:“清醒些!你姑姑的仇、贾府的冤,难道都忘了?”这一巴掌让贾兰猛然惊醒,眼前的黛玉化作一缕青烟消散。仙子的声音再次响起:“情关己破,可还有勇气面对孽障?”

话音未落,地面突然裂开,无数恶鬼从地底爬出,为首的竟是贾赦、贾珍等贾府败落的族人。他们披头散发,指着贾兰怒吼:“都是你!若不是你要追查真相,我们何至如此!”李纨挡在儿子身前,声音坚定:“贾家的罪孽,不该由孩子们承担!我们要的,不过是一个清白!”

贾兰握紧拳头,想起抄家那日的惨状,想起巧姐儿的啼哭,想起柳湘莲葬身大海。“不错!”他向前一步,目光如炬,“我就是要查清真相,还贾家一个公道!”恶鬼们发出不甘的嘶吼,渐渐消失在雾气中。

第三关,场景化作一间摆满铜镜的密室。每面镜子里都映出贾兰不同的人生:有的他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有的他沦为乞丐,冻死街头;还有的他成为权倾朝野的奸臣...最中央的镜子里,映出他与忠顺王同流合污的模样。

“这是你的本心。”仙子的声音带着蛊惑,“权力、富贵,唾手可得。何必执着于虚无缥缈的真相?”贾兰盯着镜子,冷汗涔涔而下。就在他几乎动摇时,怀中的玉佩突然发烫,父亲临终前的面容浮现在脑海中。

“我是贾家的子孙!”贾兰猛地击碎镜子,“我要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还我贾家清白,让冤者昭雪!”密室剧烈震动,所有镜子轰然破碎。仙子轻叹一声:“罢了,你己通过考验。密诏就在前方的石匣中。”

石匣打开,里面静静躺着一卷明黄色的诏书,封皮上“罪己诏”三字赫然在目。原来当年康熙皇帝病重时,曾秘密写下诏书,自责听信谗言,致使贾家蒙冤。元春省亲时受北静王所托,将诏书带出宫,却不料因此招来杀身之祸。

贾兰刚要拿起诏书,地面突然剧烈摇晃。仙子神色大变:“不好!忠顺王的人追来了!他们强行打开了幻境入口!”远处传来金铁交鸣之声,数十名黑衣侍卫破雾而来,为首的正是侍卫长。

“把密诏交出来!”侍卫长举剑逼近,“你们以为能逃得掉吗?”李纨突然将诏书塞进贾兰怀中:“你快走!我来拦住他们!”说着便扑向侍卫,却被一剑刺穿胸膛。

“娘!”贾兰悲呼一声,抱起李纨向外冲去。仙子挥动团扇,为他们打开一条通道:“从这里出去,首走便是成山角!记住,诏书一日现世,你们便一日不得安宁!”

血雾弥漫中,贾兰抱着母亲的尸体跌出幻境。等他再回头,桃林、宫门己消失不见,唯有海浪拍打着礁石。怀中的诏书还带着余温,而李纨的血,正一滴一滴渗入其中。远处,成山角的灯塔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白胡子老艄公的渡船,是否还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