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0章 龙阙惊变

寒风裹挟着细雪席卷紫禁城,椒房殿外的铜鹤灯盏在狂风中剧烈摇晃,将殿内剑拔弩张的人影投射在斑驳的宫墙上。忠顺王手中长剑泛着冷光,剑尖首指皇帝咽喉:“陛下可知,当年康熙爷的罪己诏为何不翼而飞?”他嘴角勾起一抹狞笑,“因为有人怕这诏书揭露皇家最不堪的秘密!”

皇帝后背紧贴着冰凉的石壁,目光扫过石台上的三支虎符。最中央那支刻着“罪己诏”的虎符在火把映照下泛着诡异的暗红,仿佛浸过鲜血。“你……你到底想说什么?”皇帝声音发颤,余光瞥见殿外闪过黑影——是他暗中安排的侍卫,却在忠顺王亲信的包围下无法靠近。

“那就让臣来告诉陛下!”忠顺王猛地挥剑,斩断皇帝袍角,“当年康熙爷临终前,早己察觉八阿哥胤禩勾结沙俄的叛国行径!为保皇室颜面,才写下罪己诏,打算将一切罪责揽于自身。可有人……”他故意拖长尾音,目光扫过石台上的虎符,“生怕八阿哥倒台牵连自己,便串通贾家,盗走诏书!”

皇帝瞳孔骤缩:“你是说……”

“没错!”忠顺王狂笑,“当今太后,正是八阿哥的亲妹妹!她当年为保兄长,指使贾家转移密诏,这才有了后来的抄家灭门!而北静王,不过是想借密诏扳倒太后,好让自己登上皇位!”

殿外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贾兰在胤禵的掩护下杀进椒房殿,却被眼前的景象惊住——皇帝与忠顺王对峙,石台上的虎符散发着幽幽冷光。“陛下!”贾兰高举手中密信,“这是元春娘娘留下的证据,贾家是被冤枉的!”

忠顺王脸色骤变,挥剑首取贾兰。胤禵眼疾手快,横刀挡住:“忠顺王,你勾结沙俄、意图谋反,当真以为无人知晓?”他身后的士兵举起缴获的密信,上面赫然印着沙俄使者的印章与忠顺王的亲笔签名。

混乱间,太后在一众宫女太监的簇拥下闯入椒房殿。她身着华丽凤袍,却掩不住眼底的慌乱:“皇儿,不要听他们胡言!”她转向忠顺王,厉声道,“你答应过本太后,只拿回虎符,不动皇帝!”

忠顺王突然仰天大笑:“老东西,你以为还能控制局面?”他猛地抓起石台上的虎符,“有了这个,我就是大清的皇帝!”话音未落,三支虎符突然发出耀眼光芒,在空中旋转着拼成完整的诏书。康熙爷的字迹金光闪闪:“朕误信奸佞,致使贾家蒙冤,罪在朕躬……”

太后踉跄后退,瘫倒在地:“不可能……这不可能……”她想起当年为保兄长,亲手策划的那场抄家,想起贾府妇孺绝望的哭喊,眼中闪过一丝悔意。

贾兰趁机冲向虎符,却见忠顺王将诏书死死护在怀中,冲向殿外的御花园。胤禵带领士兵紧追不舍,御花园内顿时喊杀震天。贾兰在混战中与众人失散,却意外发现假山后藏着的地道入口——正是北静王舆图上标注的“养心殿密道”。

他握紧玉佩,顺着地道摸索前行。尽头的石门缓缓打开,露出一间堆满典籍的密室。月光透过气窗洒下,照亮墙上悬挂的画像——那是年轻时的太后,身旁站着的男子赫然是八阿哥胤禩。画像下方压着本泛黄的日记,字迹与元春留下的密信如出一辙。

贾兰颤抖着翻开日记,里面详细记载了当年的真相:八阿哥勾结沙俄,妄图颠覆大清。康熙爷得知后,写下罪己诏准备承担一切。太后为保兄长,与忠顺王合谋陷害贾家,抢走诏书。而北静王,自始至终都在暗中追查真相,只为给贾家平反。

“原来如此……”贾兰泪水夺眶而出。就在这时,地道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迅速藏好日记,却见北静王浑身浴血地闯了进来。“兰哥儿!”北静王抓住他的肩膀,“忠顺王挟持了皇帝,正往午门城楼去!我们必须阻止他!”

午门城楼上,忠顺王将长剑架在皇帝脖子上,对着城下的士兵大喊:“交出虎符,否则我就杀了他!”胤禵的军队与忠顺王的叛军对峙,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贾兰突然冲出人群,高举日记与虎符:“大家看!这是康熙爷的罪己诏,也是忠顺王叛国的证据!”他展开日记,大声朗读其中内容。城下百姓与士兵听得目瞪口呆,忠顺王的叛军开始骚动。

忠顺王恼羞成怒,挥剑刺向皇帝。千钧一发之际,北静王的箭破空而来,正中他手腕。长剑落地的瞬间,胤禵带领士兵冲上城楼,将忠顺王死死按住。

皇帝瘫坐在地,望着手中的罪己诏,泪水滑落:“朕对不起贾家,对不起列祖列宗……”他颤巍巍起身,对着贾兰深深一拜,“朕以天子之名昭告天下:为贾家平反!恢复爵位!”

城下顿时山呼万岁。贾兰望着飘扬的龙旗,想起死去的亲人、朋友,泪水模糊了视线。紫禁城的风雪依旧呼啸,但笼罩贾家多年的阴霾,终于在这一刻,彻底消散。而等待着大清王朝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