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元君踏入太极殿时,青铜兽首香炉中腾起的龙脑香混着臣子们衣袍上的熏香,在雕梁画栋间凝成一团浑浊的雾气。晨光穿过九扇朱漆大门斜斜照入,将殿内三十六根盘龙柱的阴影拉得极长,像无数把利刃插在金砖地面上。萧衍高坐于鎏金蟠龙椅,玄色冕旒随着他微微前倾的动作轻晃,十二串玉珠碰撞出细碎声响,却盖不住下方群臣此起彼伏的窃窃私语。
“陛下,臣妾有重要证物呈上。” 顾元君双手交叠举过头顶,素白广袖滑落,露出腕间用朱砂绘制的沈家云纹印记。当她膝行向前时,裙摆扫过冰凉的地砖,发出沙沙轻响。萧衍抬手示意,原本喧闹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唯有檐角铜铃被穿堂风掀起,发出几声清越的叮当。
接过虎符残片时,萧衍指腹着上面半隐半现的篆字,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烛火在他眼底跳跃,映得龙袍上的金线蟠龙仿佛要腾空而起。“这虎符…… 竟有如此隐情。” 他声音低沉,尾音在空旷的大殿里荡出回响。身旁贴身太监立刻会意,捧着证物缓步走下玉阶,让群臣传阅。
“荒谬!” 年迈的礼部尚书王大人突然出列,象牙笏板重重叩击地面,“沈家当年意图谋反,证据确凿。这虎符残片分明是余孽顾元君伪造,妄图混淆视听!” 他银白的胡须因激动而颤抖,补服上的锦鸡图案在阳光下刺目,“先帝英明神武,怎会错判?顾才人此举,分明是想颠覆朝纲!”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炸开了锅。“王大人所言极是!”“陛下万不可轻信妖女之言!”“沈家余孽留不得!” 各色声音如潮水般涌来,顾元君望着那些或愤怒或冷漠的面孔,突然想起三年前沈家被抄时,也是这样的声音,将父亲的头颅送上了菜市口的铡刀。
“诸位大人!” 她猛地抬头,声音清亮如金石相击,“家父手札中字字句句,皆是为揭露朝堂阴谋。若不是察觉到危险,又怎会提前铸造虎符留作证据?” 她扯开衣襟,露出贴身收藏的《器械造办录》,泛黄的纸页间还夹着几片干枯的艾草,“此书记录了各类兵符规制,其中左监门卫虎符图样旁,有父亲批注‘此符规制异常,望陛下彻查’。试问,若心中无愧,何须批注?”
正在此时,一名侍卫跌跌撞撞闯入,铁甲碰撞声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刺耳。“陛下!城外三十里处,发现两万精兵调动,旗号被黑布遮掩!” 他单膝跪地,胸前甲胄还沾着未干的泥浆,“斥候探得,对方正在砍伐树木,似要搭建攻城器械!”
萧衍猛地站起身,冕旒 “哗啦” 作响,震得案上奏折纷纷滑落。“速调羽林卫严守城门!命枢密使查明军队来历!” 他转身时龙袍带起一阵风,将烛火吹得明灭不定,“顾才人,你可有对策?” 帝王眼中的焦虑与信任交织,在顾元君看来,却像一道沉甸甸的枷锁。
“陛下,此乃有人蓄意谋逆。” 顾元君将散落的证物重新整理,指尖抚过虎符残片内侧的沈家暗纹,“私铸虎符、伪造遗诏、调兵城外,这是环环相扣的死局。当务之急,是稳住朝堂,同时派人探查虎符完整下落 —— 若能调动京城守军,或许还有转机。”
与此同时,天牢深处,沈明远正用铁链在石壁上刻着歪歪扭扭的 “萧” 字。听到狱卒传来城外异动的消息,他突然仰头大笑,笑声惊得梁上老鼠乱窜。“告诉外面的人,按计划行事。” 他凑近铁栅栏,烧伤的疤痕在火把下狰狞可怖,“萧衍以为有了几块破铜烂铁就能翻盘?真是天真!”
而在京城最奢华的王府中,神秘人把玩着玉佩,听着手下禀报朝堂动向。烛光将他蟒袍上的金线绣纹映得明灭不定,案几上的京城布防图被朱砂圈出几个关键位置。“顾元君倒是聪明。” 他将玉佩抛起又接住,温润的玉石在掌心划出一道弧线,“可惜,她永远猜不到,禁军统领早己是我的人。传令下去,该收网了。”
皇宫御书房内,顾元君与萧衍俯身查看布防图。檀木桌上铺满了泛黄的舆图,用红绳标注着各处军营位置。“陛下,若能找到完整虎符,就能调动左监门卫与神策军。” 顾元君的指尖划过地图上的禁军营地,突然想起什么,“沈明远在天牢中行事嚣张,或许知道虎符下落。”
当他们赶到天牢时,腐臭的气息扑面而来。沈明远倚在墙角,长发凌乱地遮住半张脸,像极了盘踞在黑暗中的毒蛇。“沈明远,交出虎符,朕饶你不死!” 萧衍的声音在阴森的地牢里回荡,惊起一片蝙蝠。
“饶我?” 沈明远突然发出尖锐的笑声,“萧衍,你和先帝一样虚伪!当年若不是有人里通外敌,沈家怎会落得满门抄斩?” 他猛地扑向铁栅栏,铁链哗啦作响,“你以为城外的军队是来救你的?错了!他们是来送你下地狱的!”
顾元君正要开口,一名狱卒跌跌撞撞跑来,脸色惨白如纸:“陛下!御林军统领陈大人失踪了!连同失踪的,还有左监门卫与神策军的调令文书!”
萧衍手中的诏书 “啪” 地掉在地上,顾元君只觉眼前一黑。她突然想起昨夜阿芷带回的 “羽林卫” 腰牌,此刻才惊觉,自己早己踏入敌人精心编织的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