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肃被紧急抬入太医院时,血浸透了担架上的白布,在长廊上拖出蜿蜒的血痕。顾元君握着染血的虎符残片,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目光死死盯着太医们忙碌的身影。铜盆里的血水不断被端出,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味与血腥味,交织成令人窒息的气息。
“顾才人,虎符残片可有线索?” 萧衍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龙袍未整,显然是匆忙赶来,眼底布满血丝,透着疲惫与焦虑。顾元君将残片翻转,借着廊下的灯笼仔细查看,残片边缘竟刻着半行极小的篆字:“癸未年冬,左监门卫造”。这时间,恰好是沈家获罪前三个月。
“陛下,虎符并非出自工部。” 顾元君声音发颤,“左监门卫首属禁军,私自铸造虎符,必是有人意图掌控军权。” 她脑海中闪过黑衣人腰间的虎符,以及赵肃遇袭时对方有条不紊的伏击阵型,背后发凉 —— 能调动禁军精锐,谋划必定盘根错节。
萧衍脸色骤变,刚要说话,一名小太监急匆匆跑来:“陛下!刑部尚书... 在家中暴毙了!” 长廊瞬间陷入死寂,唯有赵肃痛苦的呻吟声断断续续传来。顾元君心中一沉,刑部尚书掌管案卷,恰在萧衍下令彻查时暴毙,绝非巧合。
天牢深处,沈明远蜷缩在干草堆上,听着狱卒议论刑部尚书的死讯,嘴角勾起一抹阴笑。他艰难起身,用铁链在墙上又划下一道刻痕 —— 这是他绝食的第三日,也是计划中的关键节点。“萧衍,等你发现遗诏是假,朝堂早己大乱。” 他对着黑暗喃喃自语,烧伤的脸在月光下扭曲如恶鬼。
顾元君回到沈府旧宅,在父亲书房的暗格里,翻出一本陈旧的《器械造办录》。泛黄的纸页间,记载着各类兵符的铸造规格,其中左监门卫虎符的图样旁,赫然批注着父亲的字迹:“此符规制异常,望陛下彻查”。她的手指抚过字迹,仿佛触到了父亲当年的焦虑与不安。
深夜,阿芷带伤赶来:“娘娘,我们在城西破庙找到线索。黑衣人撤离时,遗落了半块腰牌,刻着‘羽林卫’字样。” 顾元君浑身发冷,羽林卫是皇帝亲军,若被渗透,皇宫将无安全可言。她立即修书一封,让阿芷连夜送往萧衍手中。
与此同时,皇宫内,萧衍正对着先帝遗诏反复端详。御史台的密奏摆在案头:“遗诏所用纸张,乃三年前新制,与先帝驾崩时不符。” 他猛地将遗诏摔在地上,龙案上的奏章被震得西散纷飞。“传旨,封锁宫门,未经朕允许,任何人不得出入!” 他的怒吼在空旷的书房回荡,惊得窗外的夜枭发出凄厉的叫声。
而在京城某处隐秘的宅邸中,烛火摇曳,一名身着蟒袍的神秘人正展开密信。信上只有八个字:“计划败露,速做决断”。他将信纸凑近烛火,看着火焰一点点吞噬字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顾元君,萧衍,这盘棋,还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窗外,乌云遮住月光,狂风骤起,吹得窗棂 “吱呀” 作响,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顾元君在沈府彻夜未眠,将虎符残片、父亲的手札、《器械造办录》仔细比对。黎明时分,她终于在虎符残片内侧发现了微小的暗纹 —— 那是沈家机关术特有的防伪标记,说明这枚虎符,极有可能是沈家蒙冤前,为揭露阴谋而铸造的证物。
晨光刺破云层时,顾元君带着所有证物入宫。她站在太极殿前,望着巍峨的宫殿,心中满是决绝。她知道,这一次,不仅要为沈家翻案,更要揪出那个妄图颠覆朝纲的幕后黑手,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她也绝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