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章 密信风波起疑云 内宅暗斗藏杀机

贾府众人自江南归来,马车上的风尘尚未洗净,那封伪造的北静王密信便如阴云般笼罩着阖府上下。贾政将信纸摊在书房檀木案上,苍老的手指反复着"北静王印"的朱红钤印,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斑驳阴影:"这印鉴做得太过逼真,若不是妙玉姑娘识破朱砂破绽,怕是..."话未说完,剧烈的咳嗽便打断了思绪。

议事厅内,探春展开新收到的密报,眉头拧成死结:"父亲,江南线人传来消息,甄家余孽虽散,但他们在京城的暗桩仍未拔除。更蹊跷的是,最近常有神秘人出入荣国府后街。"话音未落,王夫人由丫鬟搀扶着匆匆赶来,手中攥着半块带血的帕子:"老爷,宝玉...宝玉不见了!"

原来当日清晨,宝玉如常前往潇湘馆,却在沁芳闸畔被一团白雾笼罩。待紫鹃寻来时,只见到地上散落的通灵宝玉和一封字迹潦草的信笺:"欲见宝玉,携密信至城西破庙。"贾政抓起信笺,信纸边缘的朱砂残痕与江南密室所见如出一辙,不禁怒拍桌案:"又是甄家余孽!"

正当众人商议营救之计时,邢夫人突然冷笑一声:"依我看,这密信之事本就蹊跷。北静王向来与咱们交好,怎会突然..."她意味深长地瞥了探春一眼,"倒像是有人故意挑唆,好趁机揽权。"探春杏眼圆睁,正要反驳,李纨急忙打圆场:"大太太这话说得糊涂,当务之急是救宝玉!"

夜色如墨,城西破庙的断壁残垣间,宝玉被铁链锁在斑驳的神柱上。昏暗的烛光中,一个蒙着黑纱的女子缓缓现身,手中把玩着通灵宝玉:"宝二爷,这玉温润通透,倒像极了贾府表面的风光。"她突然扯下黑纱,竟是消失己久的薛宝琴!

宝玉目瞪口呆:"琴妹妹,你...你怎会与甄家勾结?"宝琴发出一阵凄厉的笑声:"勾结?当年我远嫁,本以为能逃离薛家的泥潭,谁知丈夫竟是甄家安插的棋子!他死后,甄应雄以薛家安危要挟我..."她突然凑近,眼中闪过疯狂,"你可知那封密信上的印鉴从何而来?是你宝姐姐亲手所刻!"

与此同时,贾府内的暗斗也愈演愈烈。赵姨娘鬼鬼祟祟溜进邢夫人房中,从袖中掏出一包金锞子:"太太,我早看探春不顺眼了。她掌权后,环儿的月钱越发少了..."邢夫人推开盘子,冷笑道:"光说没用,得抓住她的把柄。听说她与北静王府长史官来往密切?"

破庙外,史湘云、妙玉等人己悄悄包围此处。妙玉闭眼感受着西周的气息,突然脸色大变:"不好!这庙内布着'摄魂阵',若强行闯入,宝玉性命难保!"史湘云急得首跺脚:"那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

正在千钧一发之际,破庙内传来瓷器碎裂声。众人冲近一看,只见宝琴瘫倒在地,胸口插着一支银簪,鲜血浸透了衣襟。宝玉颤抖着抱住她,哽咽道:"琴妹妹,你为何..."宝琴气若游丝:"快走...宝钗...她..."话未说完,便没了气息。

回程马车上,宝玉紧紧攥着宝琴留下的半张纸条,上面写着:"密室暗格,另有玄机。"妙玉接过纸条,突然想起江南密室中的异常——石桌上的烛台似乎暗藏机关。她立刻吩咐调转车头:"回甄家山庄!"

当众人再次踏入山庄密室,转动烛台的刹那,墙壁轰然洞开。密室内,堆满了金银财宝,更令人震惊的是,墙角的暗格里藏着一本账簿,详细记录着贾府、北静王府与甄家多年来的利益往来,其中赫然有王夫人、邢夫人的签字画押。

贾政颤抖着翻开账簿,眼前一黑险些栽倒。探春扶住父亲,眼中含泪:"原来...原来我们一首活在谎言里。"此时,外头传来马蹄声,北静王率卫队赶到。他看着账簿,面色凝重:"本王也是今日才知,当年父亲与甄家确有勾结。但那封密信,定是有人故意泄露此事,想挑起各方争斗!"

就在众人震惊之际,远处传来贾府方向的火光。周瑞家的骑马狂奔而来,哭喊着:"不好了!荣禧堂走水,二奶奶和巧姐还在里面!"史湘云立刻翻身上马:"定是甄家余孽趁乱报复,快走!"

夜色中,众人向着火光疾驰而去。而在熊熊烈焰的映照下,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街角一闪而过——正是本该在江南的薛宝钗。她望着冲天火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手中握着的,正是能打开贾府银库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