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1章 最佳配送·三

接手医院采购部的第一天,我就被摆了一道。

"舒主任,这是骨科要的钛合金钢板采购单。"行政助理小张递来文件,"赵主任说必须今天签。"

我扫了眼价格——比市场价高出40%。"这报价有问题吧?"

"一首这个价。"小张眼神闪烁,"赵主任说...新人最好别乱改规矩。"

我笑了。送外卖时,这种话我听多了。那些不让外卖进的小区,最后不都让我进了?

"告诉赵主任,"我把文件推回去,"同等质量的货,我能找到便宜一半的。要是不信,明天我带样品来。"

小张脸色变了。我知道赵建国是林雅芝的老对头,这明显是给我下马威。

晚上回家,我憋着没说这事。林雅芝却一边看财报一边问:"采购部还顺手吗?"

"挺好的。"我给她按摩肩膀,"就是赵建国..."

"自己解决。"她头也不抬,"我让你当主任,不是当传话筒。"

我愣了下,随即明白这是她给我的考验。那晚我熬到三点,联系了所有能找的医疗器械商。

第二天,我把三家供应商的报价单拍在赵建国桌上。老家伙脸都绿了:"你懂什么!这些厂家没资质!"

"巧了,"我打开平板,"这是他们给协和医院的供货记录。要不...我们请林院长评评理?"

赵建国摔门而出。我长舒一口气,却没注意角落里刘副院长阴冷的眼神。

林雅芝知道后,罕见地夸了我:"不错,会动脑子了。"然后递给我一张黑卡:"下周医疗设备展,去上海看看。"

我捏着卡,心跳加速。这不是信任的问题——她开始把我当真正的合作伙伴了。

变化发生在某个周三的晨会。林雅芝正在讲话,突然手指一颤,马克杯砸在地上。她扶住桌沿,脸色惨白。

"没事...低血糖。"她摆摆手,却突然向前栽去。

我冲上去接住她时,感觉怀里的人轻得可怕。急诊科主任检查后,把我叫到走廊:"林院长有先天性心脏瓣膜缺陷,需要立即手术。"

"不可能!"我声音发抖,"她那么健康...每天健身两小时..."

"正是运动掩盖了症状。"主任叹气,"现在瓣膜严重钙化,随时可能..."

我一拳砸在墙上,指节渗出血。三个月前我还只是个外卖员,现在却要签爱人病危通知书?

手术定在三天后。我守在病房,看着熟睡的林雅芝。卸了妆的她,眼角皱纹那么明显。我轻轻抚摸她花白的鬓角,突然意识到——这个总是强势的女人,也会老,会病,会...离开。

"哭什么?"她突然睁眼,虚弱地笑,"我还没死呢。"

我这才发现眼泪己经打湿了床单。想说话,喉咙却像塞了棉花。

她费力地抬手擦我眼泪:"记住,万一我...医院股份己经..."

"闭嘴!"我第一次对她吼,"你会好好的!我还要...还要给你送一辈子外卖呢..."

她怔了下,突然笑了:"傻瓜,哪有给院长送外卖的..."

手术那天,我像困兽般在走廊踱步。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

"舒先生?我是雅芝前夫。"男声沉稳,"我刚下飞机,想了解下她情况。"

我握紧手机。知道他们离婚十年,却不知这男人还关注着她。

"在手术。"我简短回答,"您要来看她?"

"不必。"他顿了顿,"听说你们...挺不容易。她脾气倔,你多包容。"

挂断后,我鬼使神差查了这人资料——某跨国药企亚太总裁。照片里儒雅的成功人士,和我这个前外卖员形成鲜明对比。

林雅芝被推出手术室时,全身插满管子。医生说是"生物瓣膜置换术",但那些医学术语我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手术成功,但恢复期很长。"主任拍拍我,"需要专人护理。"

"我来。"我斩钉截铁。

于是,我开始了人生最艰难的"送单"。每天记录尿量、学习打流食、按摩防止血栓...有次她便秘,我甚至用手帮她抠。护工阿姨都看不下去了:"小伙子,请个专业护理吧。"

"不行。"我盯着监护仪,"别人我不放心。"

林雅芝醒后变得异常脆弱。有次换药时她突然崩溃:"别看我...这么丑..."原来女强人也在意肚子上的疤痕。

我把她搂在怀里:"知道吗?我第一次见您,就觉得这阿姨真带劲。"

她破涕为笑,虚弱地捶我:"谁是你阿姨..."

康复期间,前夫来过一次。我识趣地离开病房,但从玻璃窗看见林雅芝摇头的坚决表情。男人走后,她招手让我靠近:"他说可以送我去瑞士疗养。"

我心脏骤停:"您...要去吗?"

"傻子。"她捏我鼻子,"我走了,谁管你这个小混蛋?"

那一刻,我跪在病床边哭得像个孩子。她摸着我的头发,轻声说:"知道为什么选你吗?因为那天你送外卖来,看我一个人吃饭,说了句'阿姨要按时吃饭啊'...十年了,第一个叫我按时吃饭的人。"

出院后,我坚持陪她参加医疗峰会。记者提问环节,有个女记者突然发难:"林院长,外界传言您与舒先生是包养关系,您怎么看?"

全场哗然。我刚要起身,林雅芝却按住我的手。

"这个问题,"她对着麦克风说,"请我的未婚夫回答。"

我脑子嗡的一声。未婚夫?我们什么时候...

但镁光灯己经打在我脸上。我深吸一口气:"这位女士,您知道什么叫'包养'吗?"不等她回答,我继续道,"包养是金钱交易,而我们..."我举起与林雅芝十指相扣的手,"是生命交易。她给我事业平台,我给她半个心脏——生物瓣膜捐献者最高年龄60岁,而我刚好28岁健康。"

全场寂静,随后爆发出掌声。女记者尴尬离场。后来才知道,她是刘副院长安排的。

后台走廊,林雅芝把我按在墙上深吻:"小混蛋,什么时候偷学我的演讲稿?"

"不是偷学。"我抵着她额头,"是真心话。如果您需要,整个心脏都给您。"

她眼眶红了:"以前觉得钱能买一切,现在才知道..."她的唇贴在我耳边,"最贵的,是真心。"

如今,我依然保留着外卖员账号。偶尔夜深人静,我会骑车出去接几单。有次给网吧少年送宵夜,被认出来:"卧槽!你不是那个...送外卖当上院长老公的传奇?"

"错。"我笑着纠正,"是院长娶了她的外卖小哥。"

而林雅芝现在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舒畅,按时吃饭。"每次听到,我都会想起那个改变命运的雨天,一份58元的外卖,如何换来无价的人生。

爱情有时候就像送外卖——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单会遇见怎样的惊喜。而我的惊喜,是一个叫林雅芝的女人,和她给我的,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