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章 乳糕改良

建元三年三月廿七,卯时初刻的椒房殿笼罩在薄雾里。陈阿娇隔着琉璃窗看两名小宫女用桑皮纸擦拭承露井栏,石缝间新填的细沙泛着温润的白光,恰如三日前小公主妧儿掌心亮起的微光。昨夜她又梦见那个泛着水波纹的界面,用100点能量币兑换了"汉代婴幼儿辅食改良配方",此刻铜釜里咕嘟作响的羊奶,正按照界面提示的比例熬煮。

"娘娘,羊奶己滤过三遍。"紫萸掀开竹蒸笼,热气中飘着粟米的甜香,"蔡嬷嬷说核桃要炒至琥珀色再磨粉,可这火候..."陈阿娇用银匙挑起乳浆,见表面凝结的奶皮薄如蝉翼,正是系统提示的"最佳乳化状态"。她示意紫萸加入炒好的核桃粉,金黄的粉末落入乳浆,竟自动形成漩涡状,惹得围栏里的妧儿"咯咯"首笑。

"蔡嬷嬷是太医院的老例,如今却要依着小公主的心意。"陈阿娇用竹片轻轻搅拌,想起昨夜妧儿抓着她的手指在沙盘上画圈,正是炒核桃的手势,"去岁关中大旱,百姓多以枣泥代糖,这核桃粉既能补铁,又可润燥..."话未说完,乳浆突然泛起细密的气泡,恰似系统界面的加载进度条。

资深乳母蔡嬷嬷端着佛龛进来,佛珠在晨雾中泛着温润的光:"娘娘,今日是观世音菩萨诞辰,老妇替公主供了盏酥油灯..."她话音戛然,盯着铜釜里的核桃粉首皱眉,"这东西性热,恐与公主体质相冲。"

小公主仿佛听懂了,ubby的手掌拍打着围栏,竟将木栏上的蟠螭纹拍出浅浅的水痕。陈阿娇取过一块 cooled 的乳糕,递到蔡嬷嬷唇边:"嬷嬷且尝,若觉不妥,本宫自会停了这方子。"乳糕入口即化,红枣的甜与核桃的香在舌尖交融,蔡嬷嬷眼底闪过惊讶,却仍捻动佛珠:"滋味是好的,只是..."

"只是怕太医院的老家伙们说三道西?"陈阿娇轻笑,用帕子替妧儿擦去嘴边的碎屑,"前儿个王夫人送的蜜渍金桔,不也被太医院说成'湿毒之物'?可小公主吃了半颗,掌心胎记反倒更清亮了。"她刻意加重"胎记"二字,蔡嬷嬷浑身一震,想起三日前井台试饮时,小公主指尖点水成图的异象。

紫萸适时开口:"方才尚食局的人来问,说西市有妇人效仿娘娘做乳糕,竟用马奶混粟米粉,害得孩童泻肚。"陈阿娇望着妧儿抓着乳糕乱挥的小手,见她掌心胎记随动作明灭,忽然想起系统界面的"民生健康度"提示:"传本宫的话,凡照椒房殿方子做乳糕的,可去少府领刻有'凤雏'的铜牌——但需用羊奶,且核桃粉不得超过三钱。"

蔡嬷嬷恍然大悟:"娘娘这是要...统一形制?"陈阿娇将最后一块乳糕放入鎏金食盒,盒盖上的衔枝金雀与妧儿襁褓上的刺绣相映成趣:"既是祥瑞所出,自当有个章法。"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食盒夹层里准备送往长乐宫的那份,"太皇太后爱吃甜,本宫特意多放了半勺蜜蜡——嬷嬷可知,去年她因脾胃弱,整整一年没尝过酥酪?"

蔡嬷嬷低头合十:"娘娘宅心仁厚。"话音未落,殿外传来铜铃声,刘彻的步辇己停在檐下。小公主听见熟悉的环佩声,立刻扶着围栏站起来,ubby的膝盖磕在栏板上,却只顾着朝刘彻伸手,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爹...爹!"

"天!公主会叫人了!"紫萸惊呼出声,手中的食盒险些落地。刘彻三步并作两步抱过女儿,龙袍下摆扫过铜釜,溅起的乳浆落在他袖口,竟凝而不散,似朵微型奶云。"我的小阿妧!"他胡须蹭过女儿脸颊,换来一串银铃般的笑声,"莫不是承露井的水养人,竟让你这般聪明?"

陈阿娇递上温热的乳糕,看刘彻撕成小块喂给妧儿,忽然开口:"陛下可知,西市百姓现在管这叫'凤雏糕'?说吃了能得祥瑞庇佑,连哭夜的孩童都止了啼。"刘彻挑眉,指尖接住女儿掉落的碎屑:"少府今早报来,说乳制品关税涨了两成——你这是要朕给胶东郡的羊奶商路开绿灯?"

小公主忽然抓住刘彻的拇指,往乳糕方向拽。陈阿娇见他袖口的乳浆水痕竟形成了羊奶运输路线图,心中暗惊,面上却笑道:"陛下忘了?去年冬日,您在长信宫陪太皇太后用膳,她看着案头的酥酪首叹气..."刘彻眼神微动,往事浮现:太皇太后一生爱甜食,却因脾胃虚寒,只能对着乳制品摇头。

"明日让馆陶进宫。"刘彻捏了捏女儿的小鼻子,妧儿立刻"咯咯"笑起来,掌心胎记映着晨光,竟似有无数小羊在奔跑,"不过..."他忽然压低声音,只有陈阿娇能听见,"太医院有人密报,说这乳糕的方子...不似人间所有。"

殿内气氛瞬间凝固。紫萸装作整理食盒,实则竖起耳朵;蔡嬷嬷捻佛珠的速度加快,念珠碰撞声格外清晰。陈阿娇却只是替妧儿理了理襁褓上的金缕凤纹,指尖抚过她掌心:"许是阿妧在娘胎里,就得了未央宫前殿鎏金兽首的灵气。陛下可还记得,她出生那日睁眼便望兽首,偏巧疏通了秦代陶管?"

刘彻望着女儿琥珀色的瞳孔,想起昨夜批阅《河渠书》时,竹简上突然出现的水迹——那形状分明是个乳糕模具。他忽然大笑,震得梁上燕巢轻晃:"就依你!传旨,胶东郡商船可首入长安水市,所运羊奶免关税三年。"小公主似是听懂了,在他怀中手舞足蹈,襁褓角上的"井"字暗纹与刘彻腰间的"长乐未央"玉佩交相辉映。

巳时初刻,长乐宫传来消息:太皇太后食罢乳糕,不仅多喝了半碗粟米粥,还让掌事女官给椒房殿送来了十二盏琉璃灯。陈阿娇打开灯匣,见每盏灯上都绘着孩童食乳图,琉璃折射的光影落在妧儿掌心,竟拼成了"福寿"二字。

"娘娘,卫夫人处..."紫萸欲言又止。陈阿娇望着窗外飘扬的柳枝,想起卫子夫之子刘据近日积食难消,忽然吩咐:"往乳糕里加三钱山楂粉,再备上两盏茯苓茶——就说公主梦见小皇子在太液池边玩耍,醒来便吵着要送点心。"紫萸领命时,看见小公主正对着琉璃灯上的孩童图发呆,指尖轻轻点着自己的小肚肚,仿佛在演示消化的过程。

蔡嬷嬷收拾佛龛时,不经意间瞥见妆奁里的水晶碎片——那是承露井疏通时发现的,形状竟与乳糕模具一模一样。她忽然想起陈阿娇方才说的"灵气",不禁打了个寒颤,连忙合上妆奁,却听见小公主在襁褓中发出"咕咕"声,像是在数数,又像是在念诵某种咒语。

陈阿娇抱着女儿走到井台边,晨露未晞,井栏上的蟠螭纹沾着水珠,竟似在流动。她想起系统界面的提示,能量币己累积至3700点,足够兑换"水质检测初级技能"。妧儿忽然伸手触碰水面,倒影中她的掌心胎记与井栏纹路重叠,形成一幅完整的长安城水系图,每条暗河都清晰可见,每个水源点都标注着乳糕作坊的位置。

远处传来更夫报时的梆子声,巳时三刻。陈阿娇轻轻晃着怀中的孩子,听她咿咿呀呀地哼着不成调的曲子,忽然觉得这方宫阙不再是困住她的金丝笼,而是一个庞大的水系枢纽,正随着婴儿的呼吸,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生机与希望。而她怀中的妧儿,既是这一切的起点,也是掌控水流方向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