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7章 白衣初征:黔都州人民医院的实习岁月

五月的黔都,细雨如丝,将州人民医院的青灰色楼群浸润得愈发沉静。当我和李雅攥着实习分配通知单走进医院大门时,晨雾还未散尽,住院部大楼的玻璃幕墙上,映着初升的朝阳,也映出两个年轻人既忐忑又期待的身影。从这一刻起,他们将在这里完成从医学生到准医生的蜕变。

报道当天,带教老师将他们领进科室时,消毒水的气味混着走廊里此起彼伏的呼叫铃,瞬间填满了感官。“这里是消化内科,接下来三个月,你们的任务是跟着主治医师查房、学习病历书写,以及观察各类消化道疾病的诊疗。”带教老师话音刚落,李雅便迅速掏出笔记本,将重点内容工整记下。我则紧紧盯着病房里忙碌的医护人员,目光中透着强烈的求知欲。

第一周的实习充满了挑战。清晨六点,两人就赶到医院,跟着夜班护士进行床旁交接班。看着护士们熟练地测量生命体征、更换输液瓶,他们笨拙地模仿着每一个动作。在给一位卧床老人翻身时,李雅因用力不当险些扭伤腰,老人却笑着安慰:“丫头,慢慢来,当年我带徒弟时,他们比你还笨呢!”这句话让李雅眼眶发烫,也让她暗下决心要更努力。

病历书写是他们面临的第一道难关。医学术语的严谨性、病程记录的时效性,都让初出茅庐的两人倍感压力。有次,我因疏忽将患者的过敏史漏记,差点导致用药失误。带教老师严肃地批评道:“病历是患者的生命档案,一个错别字都可能酿成大祸。”自那以后,他们养成了反复核对的习惯,常常为了一个症状描述争论到深夜。

在临床技能学习上,李雅展现出惊人的天赋。第一次观摩胃镜检查时,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显示屏,将医生操作的每一个细节都牢牢记在心里。当带教老师问谁想尝试时,她第一个举起手。尽管初次操作时手有些颤抖,但凭借扎实的解剖学基础,她顺利完成了胃部黏膜观察。“这丫头有灵气!”带教老师的夸奖,让在场的实习生投来羡慕的目光。

相比之下,我的成长之路更显曲折。在学习腹腔穿刺术时,他连续三次因定位偏差未能成功抽取积液。看着患者因反复穿刺而痛苦的表情,他自责得说不出话。李雅默默陪他在模拟训练室加练,用超声模型反复练习定位技巧。月光透过训练室的窗户洒在他们身上,两个身影在模型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在老师指导下成功完成穿刺时,患者竖起的大拇指让他眼眶泛红。

实习期间,他们经历了太多震撼心灵的瞬间。一个深夜,科室送来一位急性胃出血的老人,血压骤降、生命垂危。我和李雅跟着抢救团队忙前忙后,配血、止血、补液……当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终于平稳时,天边己泛起鱼肚白。老人家属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握着他们的手泣不成声。那一刻,他们深刻体会到,医生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生命的守护者。

除了临床工作,他们还积极参与科室的病例讨论。在一次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例分析会上,李雅提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得到了主任医师的认可。“这个方案很有创新性,值得深入研究。”主任的话让李雅备受鼓舞,她和我利用休息时间查阅文献,整理出详细的治疗建议,最终被纳入科室的诊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