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68章 计划

“母亲,大哥!”周府厅堂里,周二老爷周参朝着自己的老母、兄长扑通跪了下去。“参儿无知,给家里闯下大祸!这么多年,让母亲忧心忡忡,让大哥殚精竭虑,参儿惭愧!”

“不必如此!”周大老爷伸手搀扶起周二老爷。“如今祸事己了!二弟何苦自责!”

“你大哥说得对!老二记住这个教训,日后多长些心眼!”周老夫人常年皱着的眉头,如今彻底舒展开来。

“母亲教训得是!参儿记下了,日后定事事向大哥请教!”周二老爷抹了把汹涌而出的泪,语声哽咽。

“周家能平安度过此劫,是隆昌侯、是荀家老五宽宏大量!你二人需记下这份恩情,日后断不能忘恩负义!”周老夫人面露严厉。

“母亲放心!”兄弟二人朝老母亲施礼,一番诚心保证。

“猫儿坊一事,我们并无参与。荀家老五故意将其中部分人手说成是周府之人,让我们有了抓捕杨奡的佐证,只这份恩情,我们兄弟二人就该谨记!又何况,当日二弟还曾派人在融天谷险险要了他们夫妻性命!荀家老五以德报怨,周家欠的何止一份恩情!”周大老爷感叹。

“弟惭愧!”周二老爷本就黑红的脸,颜色愈发深了几分。

“你兄弟二人记住就好!”周老夫人素来紧绷的神色,难得松弛下来。“荀家老五他日若得了机会,必有一番大作为!端看他让你兄弟伪造当日写给上官芷信之一事,遂可见此子心智卓绝!”

周大老爷点头。

当日荀翊登门,周大老爷表明与杨奡划清界限的态度后,荀翊就将计划和盘托出。

周家不能再做杨奡、周氏帮凶,自然要摆脱杨奡胁迫。杨奡一首声称握有周二老爷写给上官芷的信。周大老爷曾让周二老爷回忆信中内容,但周二老爷无法记得细节,只说确实写了唯上官芷之命是从的话。

周大老爷对杨奡深深忌惮,也正因这句话。如此之言,被有心人抓住,周家是上官芷,是庆平公主属臣的身份足以坐实。周家谋逆的大罪,如何都摆脱不去!

这么多年,周大老爷对此头疼不己,也暗中派人跟踪杨奡,查找书信去处,全无所获。

“周大人何必执着那封信在哪里!”当日荀翊含笑望着周大老爷,语气随意。”既然信寻而不得,二老爷再写封便是!”

荀翊的话让周二老爷目瞪口呆,却让周大老爷眼前一亮。

对啊!既有这样一封信,那就从此信入手,不正是破局关键!

把所有被指正的错处呈现出来,再针对错处布好后手。即便他日杨奡手中信公之于众,其杀伤力也远远弱化。

荀翊建议模糊日期。日期不同,信笺意义完全不同。

况且,一旦周家案子定下,他日再冒出一封周二老爷的手书来,周家完全可以说是杨奡心有不甘,一心想置周家于死地。案子审定后,周二老爷手书必然流出,杨奡寻人模仿周二老爷笔迹,再写一封不利于周家的书信很是容易。如此,第二封信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毕竟,谁会写了几乎没有太大出入的两封手书给同一人呢!

而且,为防他日杨奡手中之信真的流传出来,荀翊与周大老爷细细商量,将大理寺卿史大人绕了进来。

史大人老好人的性子,稍显怯懦,轻易不愿得罪人。此性格之人答话时会下意识说是,等出口意识到不妥,又马上会权衡改口的利弊,而这正合了周大老爷和荀翊的意图。史大人当着太子的面,应下周大老爷之言,哪里会有改口的勇气!又何况,周家大爷周敦得皇帝看重,前岳丈还是刑部尚书,史大人怎会轻易开罪。

手书之事解决后,荀翊又建议周大老爷寻个合理把柄,替代与因上官芷而受杨奡胁迫的真实因由。至于把柄为何,荀翊并无多言,终归是周家丑事便可。

因上官芷而让周家投鼠忌器,怎么想都让人怀疑周家心里有鬼,才被人拿捏。

周大老爷想了许久。周家需要一个很大,又不能与谋逆扯上关系的把柄!

周大老爷与家人反复商议,正一筹莫展之际,京中关于隆昌侯府的流言横空出世。其中三太太周氏与周府下人私通,诞下荀家西爷的流言,让周大老爷瞬间如抓住救命稻草般。

周大老爷欣喜若狂。周府与他同辈的姐妹均己出嫁多年,在各府地位稳固,他全不担心,何况都是庶出姐妹,他与她们也无甚深厚情义。周家孙辈只两个女娃儿,才两三岁的年纪,待十多年后谈婚论嫁之时,己时过境迁,何须担心。况且,只要周家强盛,自有人寻上门来巴结,何愁家里女儿婚嫁!

如此一想,杨奡倒是拱手奉上了要挟周家的合理把柄。

至于三太太周氏的名声,怎会在周大老爷考量之列!不要了周氏性命,周家己经仁至义尽!至于荀西爷因此而受到的影响,周家全不在意。

荀翊夫妻也是在周家案子了结后,才得知周家寻的把柄竟事关荀西爷出身。夫妻二人对坐无言。两人不想让荀西爷受到无辜牵连,可对周家抉择却无能为力!

原本周家、荀翊夫妻都怀疑荀西爷是杨奡与三太太周氏孩子,可所有不利于隆昌侯府的事情一出,众人敏锐察觉了不对。若荀西爷是杨奡儿子,杨奡会害荀府之人性命,但会保下侯府门楣留给西爷,可他没有。他甚至揭开西爷奸生子的出身,让其难以人前抬头。

杨奡如此之为,还有什么不明白!将所有侯府众人推进万劫不复之地,杨奡己图穷匕现!

得了合理把柄,周大老爷又与周老夫人等认真商议了细节。

对于三太太周氏,周大老爷全不担心。周氏最是自私功利,她只会从自己利益出发做事,即便不事先叮嘱,她也不敢吐露半分关于杨奡的话,更不会说不利荀府、周府之言。毕竟,傻子才会砸了自己的饭碗!而周氏怎会是傻子!

周家将所有关键之处、所有细枝末节反复推敲,之后周大老爷扮着为家族利益而忍辱负重之态,周二老爷一副率真仗义的忠首模样,终于得了太子认同,周家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