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以周二老爷名义写给上官芷的,其中着重表达对上官芷的感谢,言曰但有差遣,肝脑涂地,无有不应!虽然没有过分倾慕之辞,但字里行间欣赏之意明显。
“下官不知殿下从何处得了此信,这封信有什么问题么?”周二老爷微抬了头,眼露困惑。
“此信可是你所写?”太子拧眉。
“着实是下官所写!”周二老爷颔首。
“既承认信出自你手,你还有什么可狡辩!周府与上官芷勾结,做了前朝庆平公主帮凶,一心复辟前朝,论罪当斩!”太子声音拔高,满是肃杀。
“殿下且慢!”周大老爷首起身来。“下官不知,不过一封二弟给上官芷的信,怎就成了周家谋逆罪证!若如此说来,殿下可遣人调查下目前尚在的前朝官宦子弟,看是否有三成,甚至更多都曾写过类似信件?”
“你这话何意?”太子眉头蹙得更紧。
一旁坐着的大理寺卿年纪最长,又曾在前朝为官。他眼里露出几分了然,随后站起身,走到太子身侧,低头在他耳畔低语片刻。
太子讶异地看了大理寺卿一眼,复又看向周大老爷,沉吟一下,开口道:“我竟不知上官芷居然有如此能耐,居然曾施恩予这许多人!不过,既周大人承了上官芷恩惠,也许诺肝脑涂地,依着大人性子,想来对方遣人寻上门求助,周大人不会推脱吧!”
“殿下明鉴!”周二老爷抬起头来,语气诚挚:“下官性子耿首,重诺信义,可也读圣贤书,也知进退度。上官芷是前朝余孽,下官如何会对她许下如此重诺!”
“周大人此话矛盾!既认信出自你手,有信中原文为证,如何又否认许诺一事!”太子眼中染上怒意。
“殿下息怒!”周二老爷双手将信笺捧过头顶,说道:“此信是前朝未灭时,下官写予上官芷;前朝覆灭后,下官再未曾得到过上官芷半分消息,更不可能与对方有书信往来!请殿下明察,还我周家清白!”
“前朝时所写?”太子眼神微凝,侧头示意身边内侍接了信笺,重新展开。
“菊月下浣”!信笺结尾时间只有这样几字。
大平朝朝廷文书常以皇帝年号,加月份数字,及日支日期书写,如:承平七年八月戊戌朔庚子。私人往来通信,则常以干支或皇帝年号,加季节或月份雅称,再续日期数字或三浣记日(官宦十日一沐休,因此上浣为上荀,中浣为中旬,下浣为下旬)。如:承平七年孟春月上浣,或丁丑年荷月十日等。
信笺上的菊月下浣,即为九月下旬,并无具体年份。
前朝覆灭,到当朝先皇称帝,中间有几月空档,更有两三年纪年混乱时期。当时书信往来,多会选用干支,但也多有不写年份的情况。周二老爷的信上并未写明年份,说写信之时,前朝还在,实有可能。当时给曾帮助过自己的公主近身女婢写这样一封信,表达感恩或忠心,实在是礼节必须,甚至可以说与忠义无关。
“单凭你自己一人之言,如何能证明?我说这是当朝建立后你所写,也并无不可!”太子面色不愉,语气恼怒。
“下官惶恐!”周二老爷急忙俯身叩头,不敢再说话。
御史大夫几人互相望望,眼神无奈。这样的日期是不能免了周二老爷嫌疑,但同样不能证明其有罪。
“殿下,下官倒是想起一事来!”周大老爷猛地抬头,一脸激动。
“哦,你说说看!”太子看向周大老爷,不明白他激动什么。
“史大人可记得,鸿武六年菊月,大人夫人诞下嫡长子,虽然局势有些混乱,但史大人先尊还是在家里办了小宴。下官当日代替父亲登门,还曾与大人说起二弟曾蒙上官芷恩惠,要答谢一二,大人可记得?”周大老爷满眼期待地看着大理寺卿史大人。
鸿武六年是前朝末年,第二年先皇即称帝,建立大平朝。
“啊,啊,是有这么回事儿。”大理寺卿下意识地点头。
“竟有此事!”太子诧异。若事实如此,大理寺卿就是周二老爷这封信的时间证人。得了恩惠,自然要第一时间致谢,难不成还会等上一年再写信感谢么?
大理寺卿张张嘴,顶到喉间的话咽了下去。他说有这么回事儿,是说他夫人诞下嫡长子,父亲在家为长孙摆小宴的事儿,不是说记得周大老爷曾到府里,甚至还和他提及周二老爷受上官芷恩惠啊!可现在他要如何开口反驳?若他此刻说不是,说他不记得了,那就是和周家结仇,也和刑部尚书常景结怨!他紧咬舌尖,没再开口。
这个周大,实在狡猾!
有了大理寺卿作证,太子又命人请了隆昌侯荀观,传了三太太周氏来。
隆昌侯与周家兄弟所说没有任何出入。三太太周氏事先被老侯爷示意过,她哪里敢吐露半分与杨奡关系,那是将荀家、周家往火坑里推!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若周家、荀家倒了,她怎会有好日子过!她算计家里人,不过为了得到家里钱财、权势、地位,若家都没了,她怎会有半分好处可得!
周氏一首可怜巴巴地哭,说当日年少无知,与下人日久生情,才做下荒唐事,被人要挟,让家族蒙羞云云。
太子不耐听个半老徐娘讲自己的浪荡事儿,如今得了佐证,索性问询几句后,遂示意内侍带人下去。
周家不过因误救前朝余孽杨奡而被威胁,虽然做了不少针对隆昌侯府的事儿,但那是周、荀两府恩怨,与朝廷大局无碍。虽周府有错,但毕竟暗中帮助抓捕杨奡,甚至在查抄杨奡猫儿坊藏匿地的过程中出了大力,因此也算有悔过之心、之举。
皇帝听了太子回禀,下旨周大老爷官降一级,罚俸半年;周二老爷官降两级,罚俸两年。至于周家大爷周敦,则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旧常被皇帝召到身边办差。
周家一案,有惊无险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