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红河被暖阳笼罩,梯田里的稻穗低垂,泛着金灿灿的光泽。阿夏的阿妈一大早就开始在厨房忙碌,铜锅里炖着香气西溢的哈尼豆豉鱼,蒸笼里的糯米粑粑冒着腾腾热气。"今天叫上阿公阿婆,还有寨老,让小林好好感受下咱们哈尼人的热闹。"阿妈一边往火塘里添柴,一边对阿夏说道,嘴角藏不住的笑意。
林深跟着阿夏穿梭在村寨里,挨家挨户帮忙搬桌椅、挂灯笼。路过李阿公家时,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出来,手里提着坛自酿的米酒:"听说今天有喜事?这酒放了五年,正好拿出来!"林深连忙上前扶住老人,接过酒坛时,感受到坛身粗糙的纹理,那是岁月留下的印记。
正午时分,长街宴在蘑菇房前的空地上摆开。二十几张长桌拼在一起,桌上摆满了哈尼特色美食:酸辣可口的梯田鱼、色泽的烤乳猪、五彩斑斓的糯米饭。寨老坐在主位,笑呵呵地看着林深:"小伙子,快坐!今天可要把咱们哈尼的好酒好菜都尝个遍!"
阿夏的阿爸举起陶碗,米酒的香气在空气中散开:"小林啊,你来红河这段日子,为村寨做的事大家都看在眼里。"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柔和,"阿夏这孩子从小倔,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但看她最近笑得比山茶花还灿烂,我们也就放心了。"
林深起身端起酒碗,声音有些发颤:"谢谢叔叔阿姨,还有各位长辈。红河早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阿夏......"他转头看向身旁的阿夏,她的脸比晚霞还红,"是她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我一定会好好守护她,守护这里的一切。"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闹。小孩子们举着南瓜灯在桌间嬉笑打闹,老人们开始弹奏三弦琴,唱起古老的哈尼歌谣。阿夏的阿妈突然拉着林深的手,往他兜里塞了个温热的鸡蛋:"傻孩子,光喝酒怎么行?快吃点垫垫肚子。"这熟悉的关怀,让林深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眼眶不禁有些。
贝玛老人站起身,手里拿着刻满符文的竹筒:"按哈尼的规矩,新人要喝'同心酒'!"林深和阿夏对视一眼,阿夏的耳朵红得几乎要滴血。在众人的起哄声中,两人共同举起陶碗,喝下交杯酒。米酒的甘甜混着心跳的声音,在舌尖化开。
夜幕降临,篝火在广场中央燃起。阿夏换上崭新的哈尼嫁衣,银饰叮当作响。林深看得入神,首到阿夏轻轻拽了拽他的衣角:"愣着干什么?该跳舞了!"她拉着他融入人群,乐作舞的节奏明快热烈,林深努力跟上步伐,虽然偶尔踩错节拍,却笑得格外开心。
跳累了,两人坐在篝火旁休息。阿夏的阿婆悄悄坐到他们身边,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这是我年轻时戴的银镯子,现在传给你了。"她将镯子套在阿夏手腕上,又慈爱地看着林深,"好好待她,我们哈尼的姑娘,可容不得人欺负。"
林深郑重地点头,握住阿夏的手。火光映在她的脸上,眼眸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远处,梯田在月光下泛着银色的涟漪,三弦琴的旋律悠悠飘荡。林深知道,自己不仅赢得了阿夏的芳心,更获得了哈尼族亲人们的认可。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他更加坚定了守护这片土地和眼前人的决心。
回家的路上,阿夏靠在林深肩头,轻声说:"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林深低头亲吻她的发顶:"以后还有很多这样的日子,我要让你每天都这么开心。"星空下,两人的影子紧紧相依,像极了哈尼刺绣里的并蒂莲,永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