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2章 小宋同志的老泰山

老张吓了一跳,他从来没见过领导这么一惊一乍的。

“局长,你认识这个宋明远?”

林局长谓然叹道:

“以前我在伊梨工作。”

“如果笔录没错的话,这个宋明远,就是当年伊梨工作组宋组长的孩子,可惜,老宋牺牲得太早了!”

十年前,因为补给困难,新政府进入西域的力量并不雄厚。

当时形势纷乱、敌特横行,大小势力都在观望风色。

为了快速稳定局面,新政府向各个地区都派遣了工作组,宋明远的老爹就是其中一员。

工作组的任务,是向当地势力进行大义宣传,阐明基本政策,说得首白一点,就是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去“招安”!

这个工作风险很大!

因为谈不拢,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而且还有敌特搞破坏,工作组经常遭遇刺杀。

老宋作为组长,他选了一个风险最大的“招安”对象——伊梨的阿卜杜拉,也就是宋明远口中的阿杜。

这个阿杜是反动势力的领头羊、西域最大的地主老财,而他的弟弟阿布勒加入了国军,据说是血债累累。

这样的势力,敌特当然想逼他起来搞事,所以老宋第一天上门时,混乱中就被人打了黑枪。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阿布舍己为人,居然帮老宋挡了一枪,救了老宋一命。

就是这一枪,让工作组看清了敌特的险恶用心,也看到了阿杜归顺的诚意,同时在他“重伤垂死”前的托付下,老宋还跟他结成了儿女亲家!

但是好在人救了回来,之后的工作就变得异常顺利了。

阿杜拖着重伤之躯捐资劳军,宣布拥护新政府,新政府则以大局为重,更换了他家持有的前朝地契,并承诺不翻旧帐。

如此一来,阿杜摇身一变,不仅成了知大义、识大体的榜样,而且还保住了大部分田产,依旧还是西域最大的地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连阿卜杜拉都没事,那些以他为首的中小势力全都放心了,西疆地面是望风而降。

然而,就在工作组鼓掌庆祝的时候,敌特又发起了一场刺杀,这次的目标,换成了卧床养伤的阿卜杜拉。

谁让他降得最快呢,他自己降了不说,还带着别人一起降,敌特当然想除他而后快!

和平的局面来之不易,危急时刻,老宋挺身而出挡住了子弹,可他自己却不幸牺牲。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十年了,老宋的孩子也长大了。”

“他这次来西域,八成是去伊梨商量婚事的吧?”

林局长想当然地推测着。

老张咂了咂舌头:

“没想到,小宋同志一身补丁,居然有个这么趁钱的岳父!”

“他这辈子...真是来着了!”

听到宋明远是烈士后代,老张的称呼一下从“那小子”变成了“小宋同志”。

小宋同志好福气呀!

因为西域的政策跟关内不一样。

关内的地主受打击,但是西域和藏区情况特殊,这两个地方的大户人家,除非罪大恶极,只要愿意归顺的基本都留了下来。

原因很现实: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语言不通。

汉人少,会方言的干部更少,老乡们听不懂汉话也看不懂告示,好多工作没有地方势力的配合真的很难展开。

比如说夏税秋税、统购统销、羊马牛驴骆驼的征收补贴...等解释清楚要到何年何月?

最快的办法,就是规定一个标准,让那些老财...现在叫农场主和牧场主,让他们去代收,然后再集中上缴就行了。

虽然老财们要留一部分,但凡事要一分为二的看,要讲政治嘛!

老张真心羡慕:

“啧啧啧!媳妇家里是金山银山,小宋他该怎么花呀?”

林局长却不太乐观:

“这门亲事...是好是坏还真不好说。”

“阿娜尔.古丽娜扎,那位阿卜杜拉家的大小姐,有传言说她是西域第一美女,美得就像天山上的雪莲花。”

“是不是雪莲花我不知道,但是那姑娘的心计和手段我是知道的,整个西域就没哪个女人能比得上她!”

老张不相信:

“不是吧?她一个女人,再厉害又能厉害到哪儿去?”

林局长笑了笑:

“以前也有人这么想,可那些人现在骨头都凉了!”

“那姑娘跟她爹一样聪明,可行事手段却是学的她二叔,心狠手辣,动辄灭人满门!”

“巴哈甫牧场的案子你应该听说过吧?就是她派人做的!”

老张的眼睛倏地睁大!

巴哈甫牧场?

三年前,塔城县一个叫巴哈甫的牧场主办60大寿,早不早的就发了请帖。

可是等到过寿那天,亲朋好友们带着礼物上门的时候,却发现牧场居然被人洗劫一空,而巴哈甫一家连带牧场68口,一个不少的全都在木桩上挂着。

真正是斩草除根,鸡犬不留!

当年这件案子轰动一时,伊梨公.安几乎全体出动,调查之后说是毛熊那边的悍匪图财害命,他们得手后己经逃出了边境。

可现在老林却说,案子是小宋他未婚妻做的?

“局长,这事...你怎么知道的?”

老张深表怀疑。

“我怎么知道的?整个伊梨地区,谁不知道是她干的?”

林局长感慨说道:

“事发前,阿卜杜拉家的商队在塔城县附近遇袭,有传言说是巴哈甫动的手,阿娜尔那年18岁,年轻气盛,多次在公众场合扬言要宰了巴哈甫一家!”

“巧的是,在巴哈甫被杀的前几天,她刚好带着200多人离开了伊梨,所以案发后,伊宁市局的老韩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她头上。”

“可你猜她怎么说?她说之前那些话只是想吓唬一下巴哈甫,吓唬人也犯法吗?”

老张嘿嘿笑着:

吓唬人当然不犯法!

可她前脚说要宰人全家,后脚带着两百多人出门,然后那一大家子还真就挂了。

这可是重大嫌疑,怎么洗也洗不脱吧?

林局长叹了口气,无奈道:

“老韩当然不相信,可是一调查,发现她根本没有作案时间。”

“鲁鲁番的葡萄熟了,她带着200多人去了葡萄沟摘葡萄,连吃带拿,玩得不知道多开心!”

“沿路的饭铺子、卖瓜果的老乡、还有葡萄沟的农户...老韩带着人不眠不休来回跑了几千公里,结果发现有800多人能为她作证!”

“你说,怎么抓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