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53章 整理医书

第153章 整理医书

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得可怕,压根就不像是普通的噩梦,倒更像是某种预兆。

府医很快赶来,为墨钰诊脉后眉头紧锁,“正君这是忧思过度,以至于动了胎气。老夫开一剂安胎药,给正君温养着,未来几日正君务必静养,万万不可再受刺激。”

墨钰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

府医退下后,墨羽沉默了一会儿,打发木羽出去煎药,自己则挣扎着起身,走到书案前。

他取出一张素笺,用纤细的笔尖写下几个词:靳蓉、沈明德、鄞州、药材。

笔尖在“鄞州”二字上重重顿了一下,墨汁晕开一片。

鄞州是南方重镇,掌控着通往京城的漕运要道。

沈明德表面忠诚,实则……

若真如梦中所示,她与靳蓉勾结,切断药材供应导致靳璇染病身亡……

墨钰的手微微发抖,若是妻主真的不在了,以靳蓉对他的觊觎之心,他的下场恐怕比梦中还要更惨几分。

窗外传来脚步声,墨钰迅速将素笺藏入袖中。

金春推门而入,脸上带着几分倦色。

“正君,您醒了。”

金春行礼道,“属下虽然暂时还没有查到那送子观音的来历,但却发现了二殿下的人曾经给鄞州那边去了信。”

墨钰心头一震。

鄞州,又是鄞州!

墨钰的指甲陷入掌心,梦中的片段与现实开始重合,这不是巧合。

他必须做些什么,不仅是为了自保,更是为了妻主和腹中的孩子。

“继续查,但要更加小心。”

墨钰吩咐道,“特别是鄞州那边与靳蓉的往来,本君要知道每一处细节。”

金春领命刚要退下,就听墨钰又开了口,“你去叫凌音过来。”

片刻后,凌音和金风就一同出现在了房中。

墨钰直截了当的开口,“鄞州有我们的人吗?”

凌音倒是没想到墨钰上来就会这么问,但想到靳璇临走之前的嘱咐,就还是照实说了,“有两位在太守府做杂役,还有一位在码头做账房,需要动用他们吗?”

墨钰点头,“本君要知道沈明德最近半年的所有动向,特别是与靳蓉的联系。另外,鄞州的药材储备、流通情况,也要详细调查。”

凌音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并未多问,只是恭敬地应下。

“还有,”墨钰犹豫了一下,“派人暗中收购治疗疫病的药材,找好地方秘密存放,最好靠近鄞州,数量要足够……”

他顿了顿,“足够救治数百人。”

凌音点头应下,墨钰沉默片刻,“别管那些药材是贵是贱,只要需要,就都买来,再和妻主那边说一声,就说已经在筹备药材了,让妻主不要过于忧心。”

“正君放心,属下即刻就去安排。”

凌音领命而去后,墨钰才微微放松了些。

不论怎么样,至少他的妻主不能出事儿。

木羽端着药进来,看到墨钰神色稍霁,心底也不由得松了口气。

“正君,该喝药了。”

墨钰接过药碗,没怎么犹豫就一口气喝光了苦涩的药汁。

药碗见底,苦涩在舌尖久久不散。

墨钰将瓷碗轻轻放在案几上,指尖在碗沿了一圈,忽然开口,“金春,那日妻主和本君介绍的时候,本君依稀记得,你似是懂些医理。”

金春正在收拾药碗的手微微一顿,“回王君,属下略通皮毛,不敢说精通。”

墨钰抬起眼,那双如墨的眸子深不见底,“把咱们府上的府医都叫来,还有库里所有和疫病有关的医书,全部寻来。”

“正君!”木羽忍不住出声,“您方才动了胎气,府医刚说了要静养……”

“本君知道轻重。”墨钰打断他,声音不重却不容置疑,“快去。”

木羽咬了咬唇,终究不敢违抗,匆匆退出去传令。

金春若有所思地看了墨钰一眼,也领命而去。

不过一刻钟,杏林苑的正厅已变了模样。

四名府医垂手立在厅中,二十余册医书也整齐地码放在了长案上。

墨钰披着月白色外袍坐在主位,面色倒是比刚睡醒那会儿看着红润了些。

“诸位都是府上精于医道之人。”

墨钰的声音很轻,却让所有人都不自觉挺直了背脊,“今日请各位来,是要整理所有关于疫病的记载。”

最年长的李文拱手问道,“不知正君要查何种疫病?可有具体症状?”

“所有。”

墨钰指尖撑着额头,“从伤寒到瘴气,从霍乱到天花,凡是医书上有过记载的疫病,全部整理出来。”

几位府医面面相觑,但没人敢质疑墨钰的决定,谁不知道面上这位是她们摄政王心尖尖儿上的人?

更何况现在还怀了王府的小主子,身子金贵得很。

正说着话,木羽已经备好了纸墨,在一旁的小案上铺开。

“本君要你们从头到尾翻看这些医书。”

墨钰又继续开口,“凡是和疫病有关的,重新誊录一份,注明症状、所需药材、熬制方法。特别是水灾后可能引起来的疫病,以及鄞州和交界两州曾经出现过的疫病,誊写在最前面。”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务必要快,不允许出任何差错,否则,本君唯你们试问。”

木羽捧来一杯参茶,墨钰接过却不急着喝,而是指向他,“你也参与誊写,字迹务必工整,条分缕析。”

厅内很快只剩下翻书声和毛笔在纸上游走的沙沙声。

墨钰没有回内室休息,而是让人搬来一张躺椅,半倚着监督众人工作。

他倒是想也跟着翻找,却被木羽和金春给劝住了。

可即便如此,每隔上一会儿,墨钰就会问一问进度,或要求某位府医解释一段晦涩的医理。

“那段关于鄞州的,读来听听。”

金春垂眸,一字不差地复述了医书上关于鄞州瘴疫的记载,“鄞州地方多瘴气,夏秋之交易发时疫……”

墨钰听得很认真,手指无意识地抚过腹部,又很快放下,“把这个记下来,特别是治疗所需的药材,一味都不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