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章 茶烟袅袅话禅机

栊翠庵的晨钟惊起林间宿鸟,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青瓦白墙。妙玉早早起身,在佛堂前焚香诵经,忽听得庵外传来一阵喧哗。推开雕花木门,只见贾宝玉领着孙悟空、鲁智深等人闯了进来,鲁智深的禅杖还差点打翻廊下的青瓷花盆。

“妙师父,我们是来讨杯好茶喝的!”贾宝玉晃着手中的紫檀木茶盒,“特地带来了去年收的枫露茶,还望师父不吝赐教。”妙玉轻蹙峨眉,瞥了眼孙悟空抓耳挠腮的模样,又瞧了瞧鲁智深腰间晃动的酒葫芦,冷声道:“佛门净地,饮茶需心诚,诸位可莫要扰了清净。”

众人跟着妙玉进了茶室,只见西壁皆白,唯有墙上挂着一幅水墨山水,案头摆着古朴的茶器。妙玉净手焚香,取出一个黑釉建盏,缓缓道:“今日便以这宋代建盏,泡一盏武夷岩茶。”她执起银壶,壶嘴划出优美的弧线,沸水注入盏中,茶叶在滚烫的水中舒展,霎时间茶香西溢,如兰似桂。

孙悟空凑上前去,深吸一口气,金色的猴毛都跟着颤动:“好家伙!这茶香比俺花果山的野茶霸道多了!”说着便要伸手抓盏,却被妙玉用茶筅轻轻敲开:“大圣且慢,品茶需‘三起三落’。”她示范着将茶汤倒掉,再次注水,“头道茶如人生初见,青涩却难忘;二道茶滋味醇厚,恰似壮年风华;三道茶回甘悠长,便是暮年的豁达。”

鲁智深却耐不住性子,抄起粗陶大碗,将半盏茶汤一饮而尽:“洒家喝酒是牛饮,喝茶也这般痛快!”他抹了把嘴,憨笑道:“就是没尝出啥滋味。”众人哄笑间,林黛玉倚着雕花窗棂,轻声吟道:“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这时,诸葛亮摇着羽扇缓步而入,怀中抱着一卷《茶经》竹简:“亮虽不通茶艺,却知茶中藏大道。”他展开竹简,指着“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记载,“茶性本寒,需以温火慢煎,正如治国需宽严相济,修身要刚柔并济。”

妙玉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转身从密室取出个古朴的锡罐:“先生既懂茶中禅机,不妨尝尝这二十年的老白茶。”她将茶饼撬成薄片,放入紫砂壶中,以沸水冲泡。茶汤呈琥珀色,入口醇厚,回甘悠长。

孙悟空捧着茶盏,若有所思:“俺老孙突然明白,这喝茶跟取经似的,得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品出真滋味。”他想起西天路上的艰难险阻,猴眼中竟闪过一丝感慨。鲁智深却挠挠头:“洒家还是觉得酒比茶痛快,不过这老白茶,倒是越喝越有劲儿!”

正说着,小厮送来宋江从梁山捎来的包裹,竟是用荷叶包裹的“云雾茶”。鲁智深眼睛一亮:“这是俺们梁山好汉自己采的茶,在云雾里长了几十年,可香着呢!”妙玉将茶叶放入白瓷碗中,以山泉水冲泡。茶汤碧绿清澈,茶香中带着一丝山野的气息。

“好茶!”林黛玉轻抿一口,赞叹道,“这茶虽不如名贵品种精致,却自有一番天然野趣。”薛宝钗也点头:“就像做人,无需刻意雕琢,真实最是可贵。”

诸葛亮望着杯中上下沉浮的茶叶,突然道:“茶在水中舒展,恰似人生境遇。浮时不骄,沉时不馁,方得始终。”他的话让众人陷入沉思,孙悟空放下茶盏,正色道:“俺老孙以前只知道打打杀杀,今日喝茶倒悟出不少道理。”

暮色渐浓时,栊翠庵的茶烟仍在袅袅升腾。妙玉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破天荒地露出一丝浅笑。这场茶会,本是为了打发这些“不速之客”,却不想在茶香与禅机中,让不同世界的人有了更深的共鸣。她将剩余的茶叶细心收好,心中暗想:茶之一道,果然包容万象,能让天地间的缘分,在这一杯一盏中悄然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