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荣国府,玉兰花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香气。贾母在议事厅召集众人,轻抚着略显斑驳的时空令道:“几场盛会下来,老身愈发觉得,这些奇技妙艺、珍贵之物,若不传承下去,实在可惜。”她目光灼灼,“咱们办个‘匠心传承大会’,让各路绝活后继有人!”
孙悟空挠着耳朵跳出来:“好主意!俺花果山的猴子猴孙早就想学贾府的厨艺了!”说着,他掏出个金光闪闪的“传艺令”,“这令牌一响,三界的能工巧匠都能收到消息!”鲁智深拍着胸脯应和:“洒家回梁山喊人,让铁匠、酿酒师都来!”诸葛亮则展开一卷空白的《百工图谱》:“亮愿执笔,将所学所悟记录在册。”
半月后,荣国府摇身一变,成了热闹非凡的“百工学堂”。大观园的潇湘馆化作书画斋,稻香村改造成烹饪坊,栊翠庵的偏殿成了茶艺室,就连宁国府的演武场也搭起了杂耍与武艺的擂台。
书画斋内,圣手书生萧让正在教贾宝玉勾勒人物神韵。“画人先画骨,这线条要如刀刻般有力。”他示范着用狼毫笔在宣纸上勾勒出武松打虎的轮廓,“再用淡墨渲染,便能让人物跃然纸上。”一旁的林黛玉则跟着《聊斋志异》的狐仙画家学习“幻彩画法”,以花瓣汁液混合露水调色,笔下的花鸟仿佛能随风而动。
烹饪坊里,柳嫂系着崭新的围裙,站在灶台前大声讲解:“这道‘茄鲞’,关键在火候与配料的比例!”她一边将鸡脯肉切丁,一边指点花果山的小猴:“鸡肉要选胸脯最嫩的部分,炸茄子时油温不能太高……”孙悟空在旁边当助教,不时变出小锅具,让学员们实操演练。鲁智深则带着梁山的厨子们烤制秘制肉脯,香气引得路过的小厮频频驻足。
茶艺室内,妙玉手持茶筅,正在演示宋代点茶法。“七汤点茶,每一次注水的角度、力度都有讲究。”她将抹茶粉倒入茶盏,注入热水,手腕轻转,茶汤表面渐渐泛起细密的白沫,“好的茶汤,要达到‘疏星皎月’的效果。”学员们屏息凝神,学着用茶筅击拂茶汤,有人成功做出漂亮的沫饽,兴奋得小声欢呼。
演武场上,关羽正在指导贾府的小厮练习刀法。“刀走刚猛,需力透刀尖!”他的青龙偃月刀划破空气,发出凌厉的声响,“来,你们跟着我的节奏,一劈、二撩、三斩!”林冲则在一旁传授枪法,“枪头要稳,出枪要快如闪电!”孙悟空和鲁智深也没闲着,一个教筋斗云和变化术的入门诀窍,一个示范疯魔棍法的基本招式。
机关术的课堂设在假山后的密室中,诸葛亮手持图纸,详细讲解木牛流马的构造。“此机关以齿轮传动,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他转动模型上的机关,木牛缓缓前行,“若要提高运载量,需调整齿轮的大小与间距……”墨家弟子们围在一旁,不时提出改进建议,现场气氛热烈。
晚间,众人齐聚大观楼,分享一日所学。贾宝玉展示新画的《百工图》,将白天见到的匠人技艺一一绘出;小猴子们端出自己制作的“迷你茄鲞”,虽然模样参差不齐,但味道竟也有几分相似;学茶艺的姑娘们献上自创的“百花茶舞”,将舞蹈与茶艺完美融合。
诸葛亮将白天记录的心得整理成篇,写入《百工图谱》。他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与图画,感慨道:“这些技艺,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智慧的结晶。若能代代相传,必能造福无数人。”
贾母看着满堂忙碌又充满朝气的景象,眼中泛起欣慰的泪光。她举起酒杯:“来,敬匠心!敬传承!愿这些绝妙的技艺,如同荣国府的海棠,岁岁年年,永不凋零!”
这场匠心传承大会持续了整整一个月,临别时,各路师父将精心准备的工具、秘籍赠给学员。孙悟空留给贾府小厮们一人一根“学艺毫毛”,遇到难题时吹一吹,便能得到指点;鲁智深将梁山的酿酒秘方刻在竹筒上,送给柳嫂;诸葛亮则把《百工图谱》的初稿郑重交给贾宝玉,嘱托他继续完善。
春风拂过,荣国府的传承之火己然点燃。那些跨越时空汇聚于此的匠心,正以崭新的姿态,在一代代人的手中延续、绽放,书写着永不落幕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