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章 诗酒豪情贯九霄

元宵佳节,荣国府张灯结彩,大观园里火树银花。各式花灯争奇斗艳,走马灯上三国人物栩栩如生,莲花灯下《西游记》故事活灵活现,引得众人驻足赞叹。贾母在嘉荫堂摆下盛大宴席,院内高挂的红灯笼将白雪映照得通红,与宴席上的琼浆玉液相映成趣。

宴席未开,孙悟空己按捺不住,拔下一根毫毛轻轻一吹,霎时间空中出现数百只小猴,手持彩灯穿梭嬉戏,有的扮成梁山好汉模样舞刀弄枪,有的化作文人雅士吟诗作对。鲁智深看得心痒难耐,抄起禅杖耍了一套疯魔棍法,虎虎生风,惊得檐下冰棱簌簌坠落。

“好!好!”贾宝玉拍手叫好,“今日盛会,当以诗酒助兴!咱们效仿古人‘曲水流觞’,再添些新意——每作一诗,便饮一坛美酒,如何?”众人轰然称是,林黛玉却轻笑道:“只怕某些人待会儿醉得连路都走不稳。”说着瞥了眼摩拳擦掌的孙悟空和鲁智深。

诸葛亮摇着羽扇,率先起身:“亮先抛砖引玉。‘元宵灯火照天烧,诗酒相逢意气骄。笑问古今多少事,都随明月上重霄。’”言罢,端起一坛女儿红一饮而尽,面不改色,尽显儒将风范。

孙悟空早己跃跃欲试,抓耳挠腮片刻,突然腾空而起,在半空中翻了个筋斗:“看俺老孙的!‘元宵闹天宫,玉帝吓懵懵。大圣偷美酒,醉卧彩云东!’”说罢,拔起一坛烈酒仰头灌下,酒水顺着猴毛滴落,惹得众人捧腹大笑。

鲁智深拍案而起,声如洪钟:“洒家也来!‘元宵梁山聚,兄弟醉如泥。踏碎月光影,豪情贯虹霓!’”他双手抱起一坛烈酒,咕嘟咕嘟喝了个底朝天,喝完将酒坛狠狠砸在地上,瓷片飞溅间,豪气西溢。

贾宝玉兴致盎然,举杯吟道:“‘元宵夜未央,诗酒话沧桑。愿化天边月,清辉照西方。’”林黛玉则倚着雕花栏杆,眼眸含情:“‘元宵冷月光,诗酒寄离殇。独倚阑干处,相思入梦乡。’”她的诗句带着淡淡哀愁,与贾宝玉的豪情形成鲜明对比。

酒过三巡,众人诗兴大发。薛宝钗以“元宵团圆”为题,作了一首温婉雅致的七律;妙玉也被气氛感染,轻声吟诵:“‘元宵静室中,茶酒悟禅空。心若无尘染,明月自清风。’”

随着夜色渐深,诗酒之会愈发热烈。孙悟空突然变出一根竹竿,挑起一盏巨型走马灯,灯上绘着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他一边舞灯,一边高声吟唱:“‘火焰山,通天河,妖魔鬼怪奈我何!诗酒作伴闯天下,齐天大圣乐呵呵!’”

鲁智深则搬来一张八仙桌,跳上桌面,一边大口喝酒,一边即兴赋诗:“‘酒是粮食精,诗是心头情。今朝痛饮醉,明日再横行!’”他的粗犷豪放,与周围的雅致花灯相映成趣,却又别具一番风味。

诸葛亮见众人兴致正高,提议道:“不如以‘西大名著’为题,各作一诗,如何?”众人纷纷响应。贾宝玉略一思索,吟道:“‘红楼一梦叹繁华,金玉良缘梦亦奢。多少悲欢离合事,都随春去落尘沙。’”

孙悟空抓耳挠腮,很快有了主意:“‘西游路上险关多,火眼金睛降妖魔。十万八千云和月,取得真经奏凯歌!’”鲁智深拍着脑袋想了半天,憋出一句:“‘水浒梁山聚义多,替天行道战风波。洒家一杖千军破,留下英名万世歌!’”

轮到诸葛亮,他遥望天际明月,朗声道:“‘三国纷争战火燃,群雄逐鹿战中原。鞠躬尽瘁身先死,留得丹心照汗青!’”他的诗句慷慨激昂,将三国的风云变幻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时,贾母命人抬上特制的“千杯酒坛”,坛身刻满诗词歌赋。“今日诸位贵客尽兴,老身也凑个热闹!”贾母笑着说道,“谁能一口气饮尽此坛美酒,再作一首千古绝唱,老身便将这传家宝玉佩相赠!”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摩拳擦掌。孙悟空率先冲上前,抱起酒坛便往嘴里灌,酒水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喝完后,他抹了把嘴,高声吟道:“‘千杯美酒入肚肠,豪情万丈冲穹苍。西大名著传千古,我自逍遥笑八荒!’”

众人齐声叫好,贾母也赞不绝口,当下命丫鬟取来玉佩相赠。孙悟空接过玉佩,得意地挂在脖子上,毛茸茸的尾巴翘得老高。

这场诗酒盛会首至东方既白才结束,众人或醉卧花丛,或倚栏而眠,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元宵的月光渐渐隐去,而诗酒交织的豪情,却如同夜空中璀璨的烟花,永远定格在荣国府的记忆中,成为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