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0章 团圆宴:四季流转中的永恒与人间至味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除夕将至。刘姥姥的庄子早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家家户户的门上贴着喜庆的春联。村头的老槐树上,孩子们嬉戏打闹,手里的鞭炮炸出清脆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硫磺与喜悦交织的气息。宝玉和宝钗站在庄子中央,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

这一年,庄子经历了太多故事。春日里,槐花蒸菜的清甜抚慰了孤寡妇人的心,也让小女孩找到了新的家;盛夏时,苦瓜酿肉的苦尽甘来激励了落第书生,助他重拾信心开办学堂;金秋中,芋头焖鹅的醇厚香气引来了文人墨客,促成了传统典籍的交流传承;寒冬里,雪里蕻炒肉末的咸鲜温暖了无数旅人,搭建起邻里互助的桥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一道道承载着温情与希望的菜肴。

厨房内,张才叔正带着伙计们紧张地准备着年夜饭。灶膛里的柴火熊熊燃烧,映得众人脸上红光满面。案板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食材:腊味合蒸所需的腊肉、腊肠、腊鱼;荠菜馄饨用的鲜嫩荠菜和薄皮馄饨;还有莲藕炖牛尾、蒜薹炒腊肉等一年来备受喜爱的菜肴。"小五,把梅菜扣肉再蒸一遍,一定要让肉皮软糯入味。"张才叔一边切着萝卜丝,一边叮嘱道。小五应了一声,将裹着荷叶的叫花鸡小心翼翼地放入蒸笼。

随着一道道菜肴出锅,香气西溢的厨房成了欢乐的中心。刘姥姥拄着拐杖走进来,看着忙碌的众人,眼眶:"张师傅,这一年多亏有你,让咱们庄子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张才叔笑着擦了擦额头的汗:"老姐姐,这都是大伙的功劳。要说起来,还得感谢宝玉和宝钗,是他们带着咱们把庄子变得这么好。"

庄子的祠堂前,长桌早己摆好。十里八乡受过帮助的人们纷纷赶来,有的带来自家酿的米酒,有的送来亲手做的糕点。曾经的落第书生如今己是书院的先生,他带着学生们为大家表演诗朗诵;被救助的妇人抱着孩子,挨桌给大家拜年;就连那位云游画家也再次到访,带来了新创作的画作,画中满是庄子里温暖的生活场景。

当最后一道菜——白菜炖粉条端上桌时,所有人都围坐在一起。宝玉站起身,举起酒杯:"这一年,我们经历了风雨,也收获了无数温暖。这些菜肴,不仅填饱了我们的肚子,更温暖了我们的心。它们是土地的馈赠,是人与人之间情谊的见证。"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刘姥姥夹起一块梅菜扣肉,感慨道:"吃着这些菜,就想起过去的日子。那时候,吃饱饭都是难事,哪像现在,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得这么好,过得这么热闹。"她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众人纷纷说起自己的故事,笑声与泪水交织在一起。

张才叔看着满桌的菜肴和欢乐的人群,心中充满感慨。从贾府的御厨到乡间的掌勺人,他从未想过,自己做的菜能改变这么多人的生活。"做菜如做人,用心才能做出好味道。"他轻声说道,"而这些菜里,不仅有食材的味道,更有人情的味道。"

夜色渐深,天空中绽放出绚丽的烟花。孩子们欢呼着奔跑,大人们则围坐在一起,吃着美食,聊着家常。宝玉和宝钗站在院子里,看着这团圆的一幕。宝钗靠在宝玉肩头,轻声说:"你看,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宝玉揽住她的手:"往后,我们还要继续守护这份温暖,让更多人感受到家的味道。"

远处,风雪驿站的灯火依然明亮,为晚归的旅人照亮道路。庄子里的每一扇窗户都透出温暖的光,菜肴的香气与欢声笑语飘散在夜空中。这一场团圆宴,不仅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西季流转,菜肴更迭,但那份藏在食物里的人间至味与永恒温情,将永远在刘姥姥的庄子里延续,书写着永不落幕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