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1章 丝瓜酿豆腐:盛夏蝉鸣中的清爽与人间善意

小暑时节,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刘姥姥的庄子里,藤蔓上的丝瓜长势正旺。翠绿的丝瓜缀满枝头,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带着清晨的露珠,透着一股清甜的气息。菜园旁的豆腐坊里,新磨的豆腐白嫩,豆香西溢。宝玉穿梭在菜园与豆腐坊之间,将鲜嫩的丝瓜和温热的豆腐搬进厨房,准备迎接张才叔的妙手烹饪。

张才叔坐在阴凉的屋檐下,将丝瓜去皮切段,用小勺小心地挖去瓜瓤,形成一个个翠绿的小"盅"。"小五,把豆腐切成小块,再准备些虾仁、香菇和肉末。"他一边吩咐,一边将虾仁挑出虾线,切成小丁。小五应了一声,麻利地在案板上忙碌起来,不一会儿,各种食材便准备妥当。

制作丝瓜酿豆腐,张才叔注重食材的鲜与搭配的巧。他将豆腐块轻轻填入丝瓜盅内,再在豆腐上嵌入虾仁丁、香菇末和肉末。"馅料要填得紧实些,但不能太满,"他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不然蒸的时候容易溢出来。"蒸笼里铺上干净的湿布,把酿好的丝瓜整齐摆放其上。"蒸的时候要用旺火,"他盯着蒸笼,眼神专注,"但时间不能太长,八分钟左右,保持丝瓜的脆嫩和豆腐的嫩滑。"

灶膛里的柴火熊熊燃烧,蒸笼上方热气腾腾。随着时间推移,厨房里渐渐飘起丝瓜的清香、豆腐的豆香与虾仁的鲜美交织的香气。张才叔调了一碗料汁,将生抽、蚝油、白糖、淀粉和清水混合均匀。丝瓜酿豆腐出锅后,他将料汁倒入锅中煮沸,淋在丝瓜盅上,最后撒上一把葱花和枸杞点缀。翠绿的丝瓜、雪白的豆腐、鲜红的枸杞,色彩鲜艳,让人食欲大增。

丝瓜酿豆腐端上桌时,庄子里的老人们正摇着蒲扇在树荫下乘凉。刘姥姥望着盘中精致的菜肴,笑得合不拢嘴:"张师傅这手艺,把普通的丝瓜豆腐做出了花!"她用汤匙舀起一盅,轻轻咬下一口,丝瓜的清甜、豆腐的嫩滑、虾仁的鲜美在口中散开,汤汁醇厚鲜香,"这清爽的滋味,比喝多少凉茶都舒坦!"老人们纷纷动筷,赞不绝口,暑热仿佛也在这美味中消散了几分。

正吃着,庄子外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汉,推着一辆装满破旧物品的手推车,步履蹒跚。他满脸疲惫,嘴唇干裂,在酷暑中显得摇摇欲坠。宝玉和宝钗见状,急忙将老汉扶到树荫下,端来凉茶和丝瓜酿豆腐。老汉捧着碗,狼吞虎咽地吃着,泪水夺眶而出:"好心人呐,我走了几十里路,又饿又渴,多亏了你们......"

交谈中得知,老汉是个孤寡老人,靠捡破烂为生。宝玉和宝钗决定收留老汉,在庄子里为他安排了一间小屋,还帮他找了一份轻松的工作。老汉感动不己,主动帮忙打扫庄子、照看菜园,用自己的方式回报这份善意。他尤其喜欢帮张才叔打下手,学习制作丝瓜酿豆腐,渐渐地,也能做出有模有样的菜肴。

随着老汉的故事在庄子里传开,村民们纷纷伸出援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丝瓜酿豆腐也成了传递善意的美食,每当有新的村民加入庄子,或是遇到困难的路人,餐桌上总会出现这道清爽可口的菜肴。

盛夏的夜晚,凉风习习。宝玉和宝钗坐在院子里,看着老汉与孩子们一起说笑,教他们辨认菜园里的蔬菜。丝瓜架下,萤火虫一闪一闪,丝瓜酿豆腐的香气混着夜来香的味道飘散在空中。宝钗靠在宝玉肩头,轻声说:"你看,一道菜竟能带来这么多温暖。"宝玉揽住她的手,望向星空:"往后,咱们就守着这份善意,让庄子永远充满爱与关怀。"

张才叔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忙碌的伙计们,欣慰地笑了。他知道,丝瓜酿豆腐不仅是一道消暑美食,更是善意与温暖的载体。这道带着盛夏清爽气息的菜肴,将继续在岁月中传递,见证着无数感人的故事,在人间书写永不褪色的大爱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