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4章 萝卜炖牛腩:风雪归途上的灯火与人间归途

大雪纷飞的腊月,北风裹挟着鹅毛般的雪花肆虐,将刘姥姥的庄子染成一片银白。村口的老槐树在狂风中呜咽,枝桠上堆积的积雪不时簌簌坠落。宝玉裹紧棉衣,握着扫帚奋力清扫着通往庄子的道路,他望着远处模糊的地平线,心中默默祈祷着——今天是小五去县城送货返程的日子,这样的天气,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厨房里,张才叔守在灶台前,铁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浓郁的香味穿透风雪,弥漫在整个庄子。他特意选了庄子上自养的黄牛牛腩,提前用清水浸泡去血水,又切成大块,在沸水中加入姜片、料酒焯水。"这牛腩要选带筋的,炖出来才会软糯又有嚼劲。"他一边翻炒着牛腩,一边对学徒阿福说道,锅中的牛腩在菜籽油的浸润下渐渐变得金黄。

萝卜是地窖里储存的冬萝卜,表皮白净,内里雪白如玉。张才叔将萝卜去皮切成滚刀块,待牛腩炒至微微焦黄,便将萝卜倒入锅中一同翻炒。"萝卜要先炒出香味,炖的时候才更容易入味。"他解释道,随后加入足量的清水,放入八角、桂皮、香叶等香料,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随着时间的推移,厨房里的香气愈发浓郁。牛腩的醇厚肉香与萝卜的清甜相互交融,香料的气息若隐若现。张才叔不时揭开锅盖,撇去表面的浮沫,又往锅中加入一勺黄豆酱,让汤汁更加浓稠鲜香。"炖牛腩至少要一个半时辰,"他盯着锅中翻滚的汤汁,"把牛肉的胶质都炖出来,萝卜吸饱肉汁,才算得上完美。"

萝卜炖牛腩即将出锅时,庄子里的人们陆续围聚在厨房外。刘姥姥拄着拐杖,哈着白气笑道:"这香味,大老远就把我勾来了!"她看着锅中色泽的菜肴,炖得软烂的牛腩裹着浓稠的酱汁,萝卜块吸满了肉汁,泛着晶莹的光泽。张才叔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和香菜,热气升腾间,香气更是扑鼻。

正当众人准备享用时,庄子外突然传来一阵微弱的呼救声。宝玉心头一紧,立刻冲出厨房。在风雪中,他隐约看到一个身影倒在路边——正是小五!宝玉和几个壮汉连忙将小五抬进屋里,小五浑身冻得发紫,嘴唇干裂,虚弱地说:"马车...翻在半道上,货物...全没了..."

宝钗急忙端来热姜汤,张才叔则盛了一大碗萝卜炖牛腩。热气腾腾的菜肴端到小五面前,他颤抖着双手捧起碗,舀起一勺裹满酱汁的牛腩送入口中。软烂的牛肉在口中化开,浓郁的肉香混着萝卜的清甜,暖意瞬间从胃里蔓延到全身。小五眼眶泛红:"师傅,这味道...就像回家了..."

这件事让庄子里的人们意识到,在恶劣天气下送货太过危险。宝玉和宝钗召集众人商议,决定在庄子与县城之间修建一座供旅人歇脚的驿站,既能为风雪中的行人提供庇护,也能作为货物中转的场所。消息传开,邻村的百姓纷纷响应,有人捐钱,有人出力,就连曾受过庄子恩惠的流民也主动加入修建队伍。

驿站修建期间,张才叔每天都会熬制一大锅萝卜炖牛腩,送到工地给干活的人补充体力。工地上,吆喝声、欢笑声与菜肴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寒冷的天气仿佛也不再那么刺骨。当驿站落成的那一天,庄子里摆起了流水席,主角便是这道充满温情的萝卜炖牛腩。

夜幕降临,驿站的灯火在风雪中摇曳,宛如一座温暖的灯塔。宝玉和宝钗站在驿站门口,看着进进出出的旅人。一位赶路的商人捧着热腾腾的萝卜炖牛腩,感慨道:"这一碗下去,浑身都暖和了,赶路的疲惫也没了!"宝钗望着宝玉,轻声说:"你看,一道菜,一座驿站,就能给人带来希望。"

张才叔站在驿站的厨房里,看着徒弟们忙碌地为旅人盛菜。火光映照着他的脸庞,他想起在贾府时,做的菜再精美,也难有此刻的满足。萝卜炖牛腩的故事,还在继续。它承载着风雪中的温暖、归途上的希望,以及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善意,在这片土地上,照亮着每一个跋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