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北风如刀,将荣国府的朱漆大门拍得作响。王熙凤卧病在床,屋内地龙烧得正旺,铜火盆里炭火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她眉间的倦意。这几日府里事务繁杂,她强撑着病体操持,到底累垮了身子。
"奶奶,该用膳了。"平儿捧着个描金食盒进来,揭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食盒里是一盅火腿炖肘子,乳白的汤汁上漂浮着几块晶莹剔透的肘子肉,衬着暗红的火腿片,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这火腿炖肘子,是贾府冬日里的滋补名菜。选料极为讲究,肘子要挑皮薄肉厚的黑毛猪后腿,火腿则需用金华五年陈的上品。张才叔站在厨房灶台前,看着学徒将肘子焯水,去尽血水。他亲自打开靠墙的檀木柜,取出那块珍藏的火腿。火腿表皮泛着油亮的光泽,切开后内里呈的玫瑰色,香气西溢。
"师傅,这火腿可真金贵。"小五在一旁看着,眼里满是惊叹。张才叔点点头:"这是去年江南甄家送来的贡品,整个贾府也就这么一块。二奶奶身子弱,得多补补。"他将火腿切成薄片,与肘子一同放入紫铜吊子,加入足量的清水,再放几片生姜、葱段去腥。
小火慢炖三个时辰,汤汁渐渐浓稠。张才叔掀开吊子,用勺子撇去表面的浮油,又撒上些许枸杞和红枣。琥珀色的汤汁里,肘子炖得酥烂,轻轻一夹,肉便从骨头上脱落。火腿的咸香与肘子的醇厚完美融合,让人闻之垂涎。
当这盅火腿炖肘子端到王熙凤面前时,她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难为你们记挂着。"她用银匙舀起一勺汤,轻轻吹凉后送入嘴里。汤汁入口即化,鲜香在舌尖散开,暖意顺着喉咙首抵胃里。平儿在一旁看着,轻声道:"奶奶多吃些,身子好了才能管家。"
然而,这看似寻常的一盅汤,却在贾府掀起了波澜。邢夫人听闻王熙凤享用贡品火腿,心中不满,冷笑道:"不过是个孙媳妇,倒比老太太还金贵了!"她暗中指使陪房王善保家的,在府里散播流言,说王熙凤滥用公中财物,中饱私囊。
流言很快传到了贾母耳中。这日,老太太拄着拐杖来到王熙凤房中,看着桌上的火腿炖肘子,神色平静:"凤丫头,这汤闻着真香。"王熙凤心中一惊,忙起身请安:"老祖宗,这是厨房特意做的,原想着给您送些去......"
贾母摆摆手,示意她坐下:"我知道你辛苦,府里上上下下都靠你撑着。只是这做人啊,要懂得收敛锋芒。"她舀起一勺汤,慢慢饮下,"这火腿炖肘子虽好,可别烫了自己的手。"王熙凤何等聪明,立刻明白了贾母的深意,眼眶不禁红了:"老祖宗教训得是,孙媳妇记下了。"
这场风波,因一盅火腿炖肘子而起,却也因这盅汤而平息。贾母的敲打,让王熙凤收敛了不少。她暗中调查,发现是邢夫人在背后捣鬼,却并未声张,只是更加小心谨慎地管家。而那火腿炖肘子,依旧是贾府冬日里的滋补佳品,只不过每次烹制,张才叔都会多做几盅,分别送去给贾母、王夫人和邢夫人。
数日后,雪过天晴。王熙凤病体初愈,又开始在府里忙碌。路过厨房时,张才叔叫住她:"二奶奶,新炖的火腿炖肘子,要给您留一盅吗?"王熙凤笑着摇头:"不必了,分给府里的下人们吧。这么冷的天,大家都该暖暖身子。"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荣国府的飞檐上。厨房内,小厮丫鬟们围坐在一起,捧着粗瓷碗,喝着热腾腾的火腿炖肘子汤。汤汁的暖意驱散了冬日的严寒,欢声笑语回荡在贾府的上空。这一盅凝聚着匠心与温情的汤,不仅滋养了众人的身体,更在这暗流涌动的深宅大院里,传递着难得的温暖与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