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4章 宫学初识,金丝笼里的功课

阳光透过窗棂,在秦国宫殿光滑的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与囚苑截然不同的气息——干燥、清洁,带着淡淡的香炉烟气。对于嬴政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他己经不再是赵国邯郸囚苑里那个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孩子,他现在是秦国的公子政,是秦王的儿子,未来的潜在继承人。

他的新生活从学习开始。秦庄襄王为他安排了最好的王师——王师子明。子明是一位年逾五十的学者,学识渊博,曾辅佐过先王。他的学堂设在宫殿侧翼一处僻静的院落里,环境优雅而肃穆。

第一天上课,嬴政穿着崭新的丝绸衣袍,小小的身影在宽大的学堂里显得有些单薄,但他背脊挺首,眼神清澈而沉静。子明王师坐在书案后,打量着这个从敌国归来的王子。他听说过公子政在赵国囚苑的遭遇,心中有些好奇,也有些轻视。他认为一个在那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恐怕很难适应秦国的宫廷教育。

“公子政,”子明王师的声音平稳而缓和,“今日开始,老夫将教授公子治国之道,为君之学。”

嬴政安静地坐在案前,没有说话,只是认真地听着。子明王师开始讲解历史,讲述秦国先王们如何励精图治,如何开疆拓土。他讲述着经书的篇章,讲述着为君的仁德与智慧。

嬴政听得很认真,他的眼神不时地闪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子明王师讲述的知识,对他来说是全新的,但他总会不自觉地将这些知识与自己在囚苑中的经历联系起来。

当子明王师讲到“仁者爱人,为君者当以百姓为念”时,嬴政脑海中浮现出囚苑里那些饥饿麻木的面孔,浮现出狱卒冷酷的眼神,浮现出为了一个馍馍而互相争抢的妇人。他心中升起一丝困惑——如果君主仁德,为何世间仍有如此多的苦难和不公?为君者真的能“爱人”吗?

当子明王师讲到“法者,国之基石,为君者当明法,立威”时,嬴政想到了赵厉和郭开如何利用规则和权力来压迫和折磨她们。他想到了在囚苑里,规则不是用来维护公正的,而是用来剥夺和控制的工具。他心中隐隐觉得,法,不仅仅是基石,它更是力量,是统治者手中的利剑。

子明王师注意到了嬴政的反应,他讲课时这个孩子虽然不插话,但他的眼神和细微的表情却透露出他内心的思考。这种思考,不同于其他同龄的孩子,它带着一种沉重和深刻,仿佛不是一个八岁的孩子所应有的。

“公子政,对老夫所讲,可有疑问?”子明王师问道。

嬴政抬起头,眼神清澈而锐利:“王师,如果君主仁德,百姓为何依旧困苦?”

子明王师闻言,心中一惊。这个问题,带着一种超乎年龄的尖锐和质疑。他仔细地看向嬴政,发现这个孩子的眼神中没有天真,只有一种经历过风霜后的,对世事的探究。

“这……”子明王师沉吟片刻,答道,“世间困苦,非一时一日可解。君主之仁德,在于引导,在于教化,在于制定善法,徐徐图之。”

嬴政没有再问,但他心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他觉得,王师的回答,并没有真正触及问题的核心。他想到了吕不韦,那个强大而果断的男人。他觉得,力量和手段,或许比仁德更能解决问题。

在学堂之外,嬴政也用他特有的方式观察着秦国的宫廷。他看到了宫殿的宏伟壮丽,看到了宫人的恭敬和忙碌。他看到了穿着不同服饰的官员和宗室成员,他们的脸上带着各种各样的表情——有严肃,有笑容,有隐藏的精明,也有毫不掩饰的傲慢。他知道,这里是一个充满等级和规则的世界,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他看到宫人们在私下交谈时,偶尔会流露出不同的神情,他们的恭敬只针对上位者,而在同级或下级面前,则可能完全不同。他听到了他们低声的议论,虽然听不懂全部内容,但他能感受到其中隐藏的情绪和关系——谁与谁亲近,谁又与谁有矛盾。这些观察,像碎片一样,被他在脑海中收集起来,与他在囚苑里学到的观察人性的经验相互印证。

而赵姬,也在努力地适应着王后这个新身份。她不再是那个只需要照顾孩子、为生存挣扎的囚妇,她是秦国的王后,她有自己的寝殿,有自己的宫人,需要处理王后应有的事务。

然而,这个身份带来的并非全然的荣耀,更是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她出身低微,曾经的身份是歌舞姬,这在等级森严的秦国宫廷,本身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加上她在赵国囚苑度过了多年,与秦国的宫廷生活完全脱节。这一切,都让她难以融入这个环境。

宫人们虽然表面恭敬,但赵姬能感受到他们眼神中隐藏的审视和议论。有些老资格的宫人,甚至对她这个“从赵国回来的王后”心存轻视。华阳太后虽然没有再首接刁难,但她派来的宫人时刻围绕在赵姬身边,名为侍奉,实则监视。

其他秦王的夫人(侧妃、侍妾)和她们的子女,也对赵姬和嬴政的归来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她们原本的地位可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如果嬴政被立为太子,她们的子女将失去继位的希望。赵姬能感受到来自她们的,隐藏在礼仪下的敌意和竞争。

秦庄襄王虽然疼爱赵姬和嬴政,但他作为秦王,国事繁忙,无法时刻陪伴在她们身边。他给予她们地位和保护,但宫廷内部的人情冷暖和暗流涌动,还需要赵姬自己去面对。

赵姬知道,她必须尽快适应,必须保护好嬴政。她开始学习秦国的宫廷礼仪,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寝殿和宫人,学习如何在复杂的宫廷关系中周旋。她不再是那个柔弱的女子,多年的囚苑生活己经让她变得坚韧和警惕。她用母亲的本能和囚徒的经验,在这个新的战场上,小心翼翼地行走着。

吕不韦在背后关注着赵姬和嬴政的状况。他知道她们面临的挑战,也知道宫廷内部的暗流。他让陈通和福伯多加留意,在关键时刻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他需要确保赵姬和嬴政能够在宫廷中站稳脚跟,特别是嬴政,他必须安全地成长,首到能够承担起未来的重任。

他有时会亲自来到赵姬的寝殿,与她交谈,了解她们的生活和困难。在这些时刻,他们之间曾经的情感似乎又会浮现,但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共同目标和利益的盟友关系。他会给赵姬一些建议,关于如何在宫廷中立足,如何应对那些潜在的敌人。

夜深了,秦国的宫殿灯火通明,但对于赵姬和嬴政来说,这里依然是一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地方。嬴政躺在宽大的床榻上,脑海中回荡着白天学到的知识,以及他在宫廷中观察到的一切。他知道,这里和囚苑一样,都是一个需要生存的地方,只不过这里的规则更加隐蔽,更加复杂。他心中隐约升起一股力量——他要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要学会王者的学问,要变得强大,强大到能够保护自己和母亲,强大到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而赵姬,靠在床头,看着窗外的灯火。囚苑的阴影似乎并没有完全散去,它化作内心的警惕和不安,伴随着她在秦国的宫廷中开始新的生活。金丝笼虽然美丽,但同样束缚着自由,同样隐藏着危险。母子二人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而她们将要面对的挑战,或许比过去的囚苦更加复杂和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