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咸阳,太子府深处,异人正小心翼翼地适应着他新的身份和环境,周旋于华阳夫人和太子安国君之间,学习着秦国宫廷的生存之道。与他所处的看似安全实则暗流汹涌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遥远赵国邯郸,那座笼罩在恐惧和搜捕阴影下的城市。
在邯郸城一条狭窄潮湿的巷道深处,一间破旧的民宅里,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婴儿的气息。这里是赵姬和她刚满月的儿子——嬴政的藏身之处。自异人逃离邯郸后,赵国方面勃然大怒,认为这是秦国公然的挑衅和对赵国的蔑视。一场针对所有与异人有过关联之人的大搜捕在邯郸展开。吕不韦在邯郸明面上的商行遭到了查抄,部分联系点被破坏,不少门客被捕或牺牲。
福伯在异人逃脱后,设法将赵姬和婴儿转移到了这里,并安排了少量未暴露的门客和在邯郸城中隐藏极深的忠诚联系人,负责她们母子的安全和补给。其中,一位名叫吴婶的老妇人,是这个秘密据点的首接照料者。吴婶是土生土长的邯郸人,表面上只是巷子里一个普通洗衣妇,实际上是吕不韦在赵国早年培养的死士。她沉默寡言,警惕性极高,用她那双布满皱纹的眼睛审视着每一个可能出现的危险。
“夫人,吃些东西吧。”吴婶端着一碗稀粥走进低矮的屋子,轻声说道。屋子光线昏暗,只有屋顶一个小天窗能透进一点点光亮。
赵姬靠在床榻上,面容憔悴,眼神中带着一种长期处于恐惧中的不安。她的怀中,小小的婴儿正在沉睡,小小的脸蛋上依稀可见未来君王的影子。他并不知道,自己出生在怎样一个充满危险和秘密的环境中,也不知道他的父亲刚刚逃离了这座城市,将他们母子留在了这里。
“吴婶,外面有什么动静吗?”赵姬接过粥碗,但并没有急着吃,而是紧张地问道。她的耳朵时刻捕捉着外面的任何一丝声响——门外的脚步声、巷子里的说话声、远处传来的官兵吆喝声,都能让她心惊肉跳。
“回夫人,外面搜查依然严密。”吴婶的声音很轻,像一阵风,“城内各处都在盘查,特别是对新近入住和行踪可疑的人。不过,这里是老巷子,住的都是寻常百姓,官府搜查不那么频繁。您和公子只要不发出声音,应该无虞。”
赵姬听到吴婶的话,心中稍稍放松,但紧张感并未完全消除。她看着怀中的孩子,将他搂得更紧了些。小小的生命是她的全部希望,也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饿了,她只能偷偷地哺乳,生怕孩子的哭声引起注意。孩子病了,她不能请郎中,只能在吴婶的帮助下,用简单的草药缓解。每一天,她们母子都在恐惧和饥饿的边缘挣扎。吕不韦留在邯郸的网络遭受重创后,补给变得异常艰难,福伯只能通过最隐秘的渠道,少量地输送一些必需品进来。
她想起了异人。那个曾向她许下承诺,却最终抛下她独自逃离的男人。她知道他别无选择,知道这是为了更大的目标,为了她和孩子的未来。但内心深处,依然埋藏着一丝被抛弃的痛楚和怨恨。她恨吕不韦,是他将她推入了这样的境地;她也恨异人,是他不能带她一同离开。但更多的,是她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对孩子命运的担忧。
她还想起了吕不韦。那个她曾深爱的男人,那个她孩子的父亲。他在秦国成功了吗?他是否还记得她们母子?他是否会兑现承诺,将她们接回?每一次想到吕不韦,她的心情都复杂到了极点——爱恨交织,依赖与怨愤并存。她知道,她们母子的未来,依然掌握在那个野心勃勃的商人手中。
“吴婶,吕大人那边有消息传来吗?”赵姬放下粥碗,轻声问道,这是她最渴望的消息。
吴婶摇了摇头:“回夫人,福伯大人传来消息艰难,最近只知道异人公子己安全抵达秦国境内。至于其他……尚无详细消息。”
听到异人安全抵达秦国,赵姬心中松了一口气。他活着,她们母子就还有希望。但同时,她也感到了更多的焦虑。他回秦国了,何时才能想起远在邯郸的她们?何时才能有能力来接她们?
日子一天天过去,每一天都是煎熬。赵国的搜捕时紧时松,每一次临近,都像一把钢刀悬在赵姬母子的脖子上。她们不得不一次次地转移藏身地点,从地窖到破庙,再到其他更隐秘的民宅,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小小的嬴政在母亲的怀中慢慢长大,他并不知道自己身处的危险,只会本能地依恋母亲的温暖。他的哭声、笑声,都让赵姬提心吊胆,但同时也是她唯一的慰藉。她看着孩子日渐清晰的面容,看着他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心中既有作为母亲的骄傲,也有对孩子未来命运的担忧。
在秦国咸阳,吕不韦收到了关于赵姬母子在邯郸处境艰难的禀报。他看着密信,眉头紧锁。他知道,将她们母子留在赵国是唯一的选择,但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赵康死了,不少门客牺牲,赵姬母子也身处险境。
“福伯,务必确保夫人和公子的安全!”吕不韦对身边的福伯说道,语气中带着一种紧迫感,“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护住他们!只要我在秦国这边站稳脚跟,就立刻设法将他们接回!”
福伯躬身应诺,但他心中明白,在赵国严密搜捕的情况下,要长期确保赵姬母子的安全,难度极大。他们只能尽力而为。
同时,吕不韦在秦国的运作也在加速。他一边辅助异人适应太子府的生活,结交朝臣,展现贤能,一边也在暗中巩固自己的势力,拉拢人心,排除异己。他知道,只有自己变得足够强大,他才能去实现所有的承诺,才能去将赵姬母子安全地接回。
在邯郸,赵姬并不知道异人在秦国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也不知道吕不韦为了他们的安全付出了多少努力和牺牲。她只知道,每一天都是与死神的赛跑。她抱着孩子,躲藏在城市的角落,像一只受伤的母兽,用尽全力保护着自己的幼崽。
她看着怀中熟睡的孩子,轻轻抚摸着他小小的脸颊。这个孩子,是她的希望,也是她痛苦的根源。他流着秦国王族的血,流着吕不韦的血,却出生在敌国,在黑暗和恐惧中成长。他的未来,与遥远的秦国太子之争紧密相连。
赵国的夜依然漫长,孤灯微弱,映照着母子二人单薄的身影。她们像两颗被风雨飘打的种子,在敌国的土壤中艰难地扎根、生长,等待着那个遥不可及的黎明,等待着那个可能不会兑现的承诺。这段在赵国的苦难日子,将在她们的命运中刻下深深的烙印,也将塑造未来秦始皇嬴政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