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静王呈交账本的早朝过后,紫禁城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那些被牵连的官员们如惊弓之鸟,表面上对圣上唯唯诺诺,背地里却在忠顺王府旧部的撺掇下,结成了隐秘的联盟。他们在城郊的一座破庙里频繁集会,烛火摇曳间,众人脸上的阴鸷与狠厉毫不掩饰。
“北静王与贾府如此咄咄逼人,我们若不反击,迟早会被清算!”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猛地拍案而起,震得桌上的茶盏都跳了起来,“必须想个法子,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最终将目光投向了角落里一首沉默不语的黑衣人。
那黑衣人缓缓起身,压低嗓音道:“听说昆仑秘卷之事尚未了结,贾府和北静王虽未拿到秘卷,但定不会放弃追查。我们不妨从这方面入手,先放出秘卷能颠覆天下的消息,引得各方势力争夺,再从中渔利。”众人听后,皆是眼前一亮,纷纷称妙。
消息很快在京城传开,一时间,江湖人士、达官显贵都将目光投向了昆仑秘卷。贾府门前也变得热闹起来,时不时有神秘人前来窥探,或是伪装成商贩、乞丐,试图打听秘卷的线索。
探春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危险的气息,她将众人召集到议事厅,神色凝重地说道:“如今秘卷之事闹得满城风雨,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我们必须小心应对,切莫中了奸人的圈套。”贾政叹了口气,苍老的脸上满是疲惫:“本以为忠顺王府倒了,便能过上安稳日子,没想到这麻烦事一桩接着一桩。”
就在这时,妙玉突然开口:“前日我夜观星象,发现紫薇星旁有煞星相伴,主有大祸将至。而且,我在府中巡逻时,察觉到一股熟悉的邪气,与在昆仑遇到的如出一辙。”她的话让众人心里一紧,气氛变得愈发凝重。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一处隐秘宅院里,薛宝钗的贴身丫鬟莺儿正与一个神秘人密会。那神秘人穿着一身黑衣,只露出一双阴冷的眼睛。“你确定你家姑娘留下的线索能引他们上钩?”神秘人冷冷地问道。莺儿点点头:“姑娘临走前留下了暗示,只要他们看到那幅画,就一定会去寻找真正的秘卷。”
原来,在蘅芜苑的一幅看似普通的山水画背后,藏着薛宝钗用特殊颜料写下的线索,指向了一处位于江南的古墓。而这个消息,也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渐渐传到了贾府众人的耳中。
宝玉得知后,执意要去江南探寻真相:“不管这是不是圈套,只要有一丝找到秘卷的可能,我都要去。或许...或许还能找到宝姐姐留下的其他东西。”黛玉虽担心宝玉的安危,但也明白他的性子,只好说道:“那我与你一同去,也好有个照应。”探春本想阻拦,但见两人心意己决,便安排了史湘云、贾琏等人一同前往,还让妙玉配制了各种解毒丹药和防身符咒。
一行人日夜兼程,终于来到了江南。古墓位于一片茂密的竹林深处,西周弥漫着诡异的雾气,让人不寒而栗。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进竹林,却发现地上散落着一些打斗的痕迹,还有几具身着黑衣的尸体。
“看来有人比我们先到了。”贾琏握紧手中的长剑,警惕地观察着西周。话音未落,一阵尖锐的哨声响起,无数黑衣人从竹林中窜出,将他们团团围住。为首的黑衣人冷笑道:“贾府的人果然来了,把命留下吧!”
双方随即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史湘云挥舞着长枪,枪尖寒光闪烁,接连挑翻了几个黑衣人;贾琏和宝玉也不甘示弱,与敌人奋力厮杀;黛玉则在一旁,用妙玉教她的防身术保护自己。妙玉则站在高处,口中念念有词,施展法术攻击敌人。
战斗正酣时,宝玉突然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竹林中一闪而过。“宝姐姐!”他顾不上危险,追了过去。黛玉见状,心中一惊,也急忙跟了上去。两人追了一段路,来到了古墓前。只见薛宝钗站在墓门前,神色复杂地看着他们。
“宝姐姐,你为何要这样做?”宝玉气喘吁吁地问道。薛宝钗苦笑一声:“宝玉,有些事你不懂。这秘卷背后牵扯的势力太大,我也是身不由己。不过,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你们快走吧,这里太危险了。”
还没等宝玉和黛玉反应过来,一阵剧烈的震动传来,古墓的大门缓缓打开,一股强大的吸力从里面传出,将众人都吸了进去......而在贾府,探春等人察觉到宝玉他们许久未归,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她立刻召集人手,准备前往江南支援,却不知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更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