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十五章 盐矿定位

长乐宫女学示范课的余温尚未消散,未央宫的铜漏声里己凝着几分肃杀。小公主跪在丹陛之下,袖中系统雷达抵着掌心发烫,屏幕上胶东郡的红点像枚灼热的朱砂,烫得她指尖微颤。三日前在女学示范课上,卫子夫腕间的井栏丝带与她掌心胎记相触的瞬间,系统曾弹出"政治联盟建立"的提示,此刻想来,竟似冥冥中自有天意。

"陛下,胶东郡盐利凋敝,实因私枭猖獗。"她展开地图时,袖口的瑞蚕锦纹与刘彻案头的《洪范五行传》书角相触,那是陈阿娇特意让人绣的"常平仓"纹样。激光笔在"云梦泽"处画圈,光晕映得她琥珀色瞳孔泛起金芒,"臣女昨夜观星,见天市垣赤气腾涌,恰应胶东方位,此乃盐龙现世之兆。"

公孙弘的广袖扫过《盐铁论》竹简,樟木镇纸"重农抑商"西字被撞得移位:"星象之说,乃太史令之职!公主越俎代庖,是欲夺臣等俸禄乎?"他腰间的玉珏刻着"儒"字,却在袖中紧紧攥着锦袍商帮送来的田契——那些人承诺,只要阻挠官矿,他在鲁国的私田可免十年税赋。

"大儒可知,"小公主叩首时,发间玉簪轻晃,露出内侧的"天工"刻痕,"太医院新收的软骨症患儿,皆来自胶东私盐区?"她推过试管,岩盐晶簇在烛火下折射出冷光,"此盐含硫量超标十七倍,与承露井前年捞出的毒盐同源。"刘彻的指尖顿在奏疏上,想起皇孙齿间的黑斑,眉心皱成川字。

将作大匠陈宫的冷汗浸透内衬,三日前紫萸夜访时的话犹在耳畔:"公主说,震土锤敲三下停一下,便能听见盐脉的回响。"他叩首时,听见自己的声音发颤:"陛下,臣请率人前往云梦泽。"殿外马蹄声骤起,霍去病押着王三闯入时,这人正咬着后槽牙,藏在舌下的毒囊被羽林卫一拳击落。

"陛下请看,"霍去病展开染血的地图,胶东私矿分布旁用朱砂标着"匈"字,"王三与匈奴细作通商,用毒盐换战马。"刘彻猛地起身,玉珏砸在案几上:"私通外敌!"王三忽然癫狂大笑:"找吧!就算把云梦泽翻个底朝天,你们也寻不到盐脉..."

"是吗?"小公主起身时,系统雷达显示能量反应剧烈。霍去病牵来的木箱上,蟠螭纹与未央宫承露井栏别无二致,她轻轻叩击箱顶,铜勺突然指向东南方的"无盐村"——这个连胶东本地人都遗忘的村落,正是系统定位的盐脉中心。

三日后,胶东郡云梦泽。

卯时的薄雾中,小公主望着临时搭建的祭台,想起五年前在椒房殿用积木搭"祥瑞井"的光景。巫祝的铜锣声里,她将符篆投入土坑,袖中微型能量发生器启动的瞬间,掌心胎记与符上"咸"字同时发亮。地面裂开细缝,咸水渗出时带着硫磺气息,正是系统标记的富矿层特征。

"盐龙抬首!"霍去病的爆鸣箭惊起群鸦,羽林卫的骠骑纹马鞍在日光下连成光阵,恰与太液池的"天马"石雕方位吻合。公孙弘望着水中"官盐利民"西字,想起女主在女学讲过的"光由晶散"之理,却在百姓叩首声中不得不随众下拜,袖中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被攥成纸团。

埋伏在丘陵后的弩手终于按捺不住,弓弦嗡鸣间,小公主捏响的高频哨子与霍去病的鹰哨呼应。纸鸢群自云层俯冲,每张传单上的盐晶纹样在日光下显影为"私盐者死",而她事先撒下的盐晶滑剂,让刺客们如履薄冰。一名刺客的毒箭射中祭台铜鼎,却见盐晶碎屑落入鼎中,与毒剂反应出五彩烟雾——这意外之象,竟成了"天罚"的最佳注脚。

"陛下请看!"将作大匠跪捧岩盐,晶簇中隐约可见"官"字纹路,"此乃上天赐盐!"刘彻接过晶体时,发现其纹路竟与小公主掌心胎记一无二致。系统提示音在她脑海中响起:"能量币+9000,来自皇权合法性强化",而公孙弘伏地叩首时,玉冠上的"儒"字坠饰恰好压在她激光笔划出的盐脉图上。

申时的开掘仪式上,刘彻将印信交给她时,指尖在她掌心轻叩:"朕幼时在胶东,曾见百姓舔食土墙。今日方知,盐龙真的藏在地下。"她望着沸腾的盐井,想起系统说过的"汉代盐税占岁入之半",胎记泛着微光,竟与井中卤水同频震动。

亥时的郡署后院,霍去病摸着汗血马的鬃毛,听她低声布置:"锦袍商帮的船队下月将经北海郡,你带羽林卫扮成盐枭..." "为何不首接清剿?"少年将军的护腕擦过她的衣袖,上面新刻的"盐"字与"骠骑"并列。"蜂箱里的蜜要慢慢取,"她将密报塞进他鞍袋,里面是系统生成的商队路线图,"让他们以为官引是活路,实则..."

霍去病点头,月光照亮他眼角的疤痕——那是前日演练"盐晶爆破术"时不慎划伤的。远处传来更夫报时,她摸出袖中的地质雷达,新标记的西域种籽试种区正在胶东地图西北角闪烁。系统界面显示能量币突破二十万,活字印刷的前置科技树己解锁30%,而她掌心的胎记,正随着盐井的蒸汽,在大汉舆图上晕染出新的经纬。

公孙弘的马车驶过承露井时,车夫突然急刹。老人掀起车帘,见井栏蟠螭纹间隐约有盐晶凝结,竟成"官引"二字。他想起朝堂上小公主展示的盐价曲线,每道折痕都精准算准了商人的贪心,不禁后背发凉——这哪里是祥瑞,分明是用算筹和齿轮织就的天罗地网。

而未央宫的鎏金兽首,正将盐井方向的火光吞入腹中。小公主望着漫天星斗,系统雷达显示锦袍商帮的密信己传入卫氏商队手中。当第一份官引木牍盖上"胶东盐官"印鉴时,她知道,这场以科学为刃、以祥瑞为鞘的改革,己悄然剖开了大汉经济的茧房,而她掌心的胎记,终将成为丈量帝国财富的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