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章 第一桶金

一个月后,秦远站在快递站门口,手里捏着一封辞职信。

"你疯了吗?"李国强瞪大眼睛,"现在工作多难找你知道吗?就因为你那个什么'快递员互助平台'的异想天开?"

秦远平静地说:"李叔,我这一个月己经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城市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存在30%以上的效率浪费,如果我们能优化路线和人力配置,至少能提升40%的配送效率。"

"纸上谈兵谁不会?"李国强把辞职信拍在桌上,"你知道开公司要多少钱吗?你有客户吗?有资源吗?"

"我有七个愿意跟我一起干的兄弟,和一份己经获得种子用户验证的商业模式。"秦远从背包里拿出一叠纸,"这是过去两周我们在下班后小范围测试的数据——配送时效平均提升35%,快递员收入增加20%,客户满意度上升15个百分点。"

李国强翻看着数据,眉头渐渐舒展,但随即又皱得更紧:"就算你的点子可行,启动资金呢?注册公司、开发系统、租办公室,哪样不要钱?"

"我攒了三万,加上张浩他们几个凑的,有八万左右。"秦远的声音很轻,但眼神坚定,"不够的部分,我准备把老家那套小房子抵押了。"

"你爸妈知道吗?"

"还不知道。"秦远低下头,"等做出点成绩再告诉他们。"

李国强长叹一口气,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这是我这些年攒的十万,算我入股。但有个条件——如果半年内看不到希望,你得回来继续干快递。"

秦远眼眶一热:"李叔..."

"别废话了,你小子从小就有股倔劲,我知道拦不住你。"李国强摆摆手,"去吧,别让我这棺材本打水漂就行。"

三天后,"闪电达同城配送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办公地点是城中村一间三十平米的民房,月租八百。创始团队八个人——七个前快递员加一个大学辍学生,凑了十八万启动资金。

秦远站在用二手办公桌拼成的"会议桌"前,墙上贴着用毛笔手写的公司标语:"快人一步,使命必达"。

"兄弟们,从今天开始,我们不再是为别人跑腿的快递员,而是改变这个行业的人。"秦远的声音有些发抖,但异常清晰,"我们的'闪电达'系统将彻底解决三个痛点:快递员收入低、配送效率低、客户体验差。"

张浩举手:"远哥,技术这块怎么办?我们这群人里连个会编程的都没有。"

"我联系了一个大学同学,计算机系的,他答应兼职帮我们开发第一版APP,费用两万。"秦远点击投影仪,显示出简陋的界面设计,"功能很简单——快递员实时位置显示、任务抢单系统、智能路线规划。"

"客户从哪里来?"另一个合伙人王磊问道。

秦远露出微笑:"这就是我们的突破口。我己经谈妥了五家淘宝小商家,他们愿意以比市场价低10%的价格试用我们的服务。只要服务质量过硬,口碑传播会带来更多客户。"

创业初期,每个人都身兼数职。秦远白天跑客户、谈合作,晚上研究竞品、优化流程。为了省钱,他们连续吃了三个月泡面,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凌晨。

第一个月,公司亏损一万二;第二个月,亏损缩减到八千;第三个月,奇迹发生了——他们实现了单月盈利三千六百元。

那天晚上,八个大男人在简陋的办公室里抱头痛哭。三千六百元,还不够他们中任何一个人之前在快递站的月收入,但这意味着商业模式被验证可行,意味着他们走对了路。

第六个月,"闪电达"己经拥有47名专职配送员,日均处理快递量突破2000单,拿下了三个中型电商的独家同城配送权。秦远站在新租的200平米办公室里,看着墙上不断跳动的实时数据屏,第一次允许自己相信:这事,真的成了。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公司准备扩张到邻近城市时,一场风暴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