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6章 你能干,后世子孙也是一样能干?

看着老朱警告的目光。

朱标虽然是有点怂,不过还是真正从心回答。

自己老爹这工作量,还要再加一些。

自己是真的不能昧着良心,说能干的了……

对他的回答,苏泓没有什么意外。

朱元璋的工作力度,那是十年如一日的高。

放在其他君主那里,顶一会还行。

要是让别人常年这么干,谁也受不了的。

像是朱棣也是勤勉政务的君主。

但他靖难成功,在登基之后。

没多久就受不了老朱的工作强度。

第一时间干的事情,就是成立内阁,给自己分担压力。

真顶不住啊!

“那在海量的工作压力下。”

“如果你是皇帝,你会咋办?”

“是选择咬牙硬顶。”

“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几乎把自己娱乐时间全都剥夺,成为一个政务机器。”

“还是会想办法给自己减负?”

苏泓又是假设性的问道。

当然。

在他这里看,自己只是假设的问。

不是你老头先对自己儿子,假设他是第二代皇帝么?

自己问一问也不犯毛病吧。

但苏泓根本不会想到。

自己随便的假设……

已经是让朱标有一点慌。

朱元璋此时已经是紧盯着他。

完全是想要看一看他是怎么回答的。

“会想办法减负的……”

朱标闷声闷气的回答。

他看着老朱杀人般的目光,虽然很是想说自己一定会硬挺着干下去。

但这根本就不是本心。

所以还是按照心里面的想法回答了……

“你看。”

“这还是示大哥站在当今太子的角度去考虑的。”

“他好歹还是在小时候经历过一番战乱的,有过苦日子。”

“尚且不能够跟当今皇帝一样的工作力度。”

“换到后世之中,那些完全从蜜罐里面生出来的皇帝,又怎么能够干的了?”

“势必会想办法给自己减轻负担。”

苏泓的话声音不大。

但每一字在老朱耳里,都是重重落下。

【是啊!】

【咱怎么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标儿尚且都做不到,那以后子孙后代,又怎么能做到跟咱一样的工作力度?】

老朱心里面,已经有一些动摇。

不过他向来是坚持己见的。

何况这个事情,已经是筹划了很久,自不会就此服软。

“这废除宰相的事情,所带来的影响将会非常大,当今皇帝一定会写在祖训里面,不得让后世再度启用。”

“像是现在的不允许内庭(太监)干政,太监不允许读书一样,都将会是祖训。”

“后世的皇帝,又怎么会来限制自己?给自己不痛快?”

“重启宰相制度根本就不可能!”

这老头。

还在嘴硬。

苏泓笑了起来。

看来自己不举一些真正的例子,他是不会顺从了。

“活人总不能让尿给憋死吧?”

“这规矩是死的,皇帝是活的,如果祖训规定宰相制度不能有。”

“那会不会改个名字,改头换面重来?”

“比方说叫‘内阁’?”

“只是名字不同,但实质上有很多特性跟宰相是相同的。”

“这就不算让宰相制度回来,不算违背祖训了吧?”

他慢条斯理的说道。

一番话。

让朱家父子二人都沉默。

尤其是老朱,脸色已经黑了下来。

这可能性想想确实是有的……

钻个空子就可以做到。

苏泓笑着继续开口。

“当然,相权确实会给皇权带来大麻烦。”

“不会有皇帝想要再启用,给自己找不自在。”

“就算出来内阁,也会会相对应的有所限制,将真正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首先就是内阁的人选。”

“进到内阁,参与政务的人选,就叫内阁大学士好了。”

“这个内阁大学士,我会限制他们的品级,定在五品,跟以前的宰相动辄二三品完全不同。”

“必须得是兼任,而不能是正职,像是户部尚书兼任内阁大学士。”

“这无疑就是削减了一些他们的权力。”

“而宰相自古以来,权力最大的地方就是可以自行决断一些大小政事。”

“不用凡事请示皇上。”

“想要继续削弱的话,是我的话,我会将这个权力给削掉!只让他们提供服务,而没有决断权。”

“在处理完政事之后,还得将折子交皇帝予以批复。”

“批复过了,那才能是实行,若是皇帝不同意,直接就是驳回。”

“这个你看怎么样?”

苏泓询问。

他这说的,就是后面逐渐完善的内阁制度。

既“票拟权”。

是解缙所说的“好圣孙”,朱棣孙子朱瞻基所创立的。

朱棣时期,内阁只是一个非正式的咨政机构,相当于给皇帝出谋划策,一个智囊团。

实际上大权还是朱棣把握,内阁参与的政事还不算太多。

但朱瞻基不满足于此,他想要内阁给自己承担更多事情,又不想放权。

于是就整出这个票拟权的机制。

内阁只能干活,不能有决断事情的能力。

只要自己不同意。

那内阁有再多的花,都玩不下去。

不得不说,这个制度看起来是不错的。

苏泓说完,是让老朱眼前一亮。

“这确实不错!”

“既是减轻了自己一些负担,又是削弱了相权。”

“算是在干不了的情况下,不得已的办法了。”

他对此表示一定的赞同。

“看起来很完美,但总会出问题的。”苏泓兜头又是泼了一盆冷水。

“这就涉及到了你刚才说的另外一个问题。”

“要知道,即便是削减了很多工作量,但因为总的来说不放权,还得是要批复折子。”

“皇帝本身还有自己的政务,再加上内阁递上来需要批复的折子,也是不小的工作量。”

“要是勤勉一些的皇帝,自然不是问题。”

“但遇上懒一些皇帝。”

“想要给自己减轻更多工作量,自己声色犬马,花天酒地不是更好?”

“那既然处理政务的权力已经交了出去。”

“不如就把决断权,也给人代为处理好了。”

“这样自己不就是更省事了?!”

“怎么可能?!”老朱竖起眉头。

“怎么会有皇帝为图省事,把这决断权也交给大臣?!”

“这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

他身居大位,深知权力的可怕之处。

任何人一经沾染,都不会善罢甘休。

所以他是认为。

哪怕皇帝想要省事,也不会在有这个票拟权之后,再把决断权也给让出去,交给大臣。

这等于是在刨自己的根。

“谁说是交给大臣了?”

“肯定是要将这项权力,交予最为亲近之人才肯信任。”

“对于皇帝来说,跟他最为亲近的人会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