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一百七十六章 登基日定

几日后,新的消息再度传来。

这次的消息让所有人心中都是大定,所以赵知事第一时间就跟她分享了好消息。

这次送来的消息比较详细,不止明确陛下已经正式宣布退位,并且将在近日迁往南州行宫颐养天年。

太子登基日子也确定下来,便是明年元日,也就是新年第一天。

至于为什么镇北军还没出场就结束,主要还是两个原因。

一是镇北将军以身作则,提前帮忙说服了临近的一些驻军反戈。

所以即便镇北军这个时候不加入太子阵营,有这些驻军也足够让天平倾斜向太子。

第二个原因就非常出乎意料了。

穆家船队在通河阻断了驻守京城后方的驻军回援。

魏帝手上两大王牌,一是镇北军,二是京都后方腹地的十万精兵。

后者跟前者还不一样。

前者责任是驻守北疆,抵御外部入侵。

后者则完全服务于皇帝,类似于皇帝的十四卫队。

魏帝在位二十多年近三十年了,这些人几乎都是他培养出来的人,不会轻易背叛。

而且这支军队驻守京都后方腹地,可以在短时间内直入京都。

即便其他地方的驻军倒向太子,想要过来帮忙肯定也会落后于这支军队。

只是谁也没想到军队必经之处的通河多了不速之客,直接阻断了他们跨河的路。

虽然双方并未开战,但拖延的这几日,足够让京城里的人做很多事情。

还有另一个同样与成败关系非常大的事件。

就是同样也投身局中,也虎视眈眈想要趁乱开火捞好处的几位皇子突然在同一时间被策反,纷纷倒戈太子。

京中这段时间说是内斗,但暂时都还处于文斗阶段。

一直都是三方鼎立,分别是魏帝,太子太后和中立旁观的官员。

这些官员中有大部分是其他皇子党的人,原本也等着趁机捞好处。

等几位皇子都倒向太子,这些人自然也识趣的倒向太子,并因为他们先前效忠于其他皇子,这次为了争取从龙之功,就只能更卖力。

所以魏帝这段时间面对的各种‘炮轰’就更多了。

文官的嘴就是刻画历史的刀。

魏帝这些年本也做过不少不太光彩的糊涂事。

全部被一一揭出细数还放大化,差点被逼得下罪已诏。

眼看朝中大势已失,又得知十万援军被阻,镇北军和部分驻军也投向太子,正在往京城的路上。

魏帝在与太后的深谈中,最后同意退位。

可以说是把一场血战消弭了。

看到这些消息,沈婼最吃惊的是穆严北竟然也参与其中。

难怪他临时又‘有事’,原来是为这事。

不过她并没想到自已身上,只当对方是因为靳齊的原因。

毕竟靳芷君站太后,一旦太子和太后失败了,那么靳家也会再度变成乱臣贼子被除掉。

看到这个结局,她也彻底松口气了。

目前看来,魏帝是再做不了妖了。

这也算是这几个月来难得的好消息。

不过没两日,另一个好消息也来到。

那就是上官姮送来的人和礼物终于到了。

也是不容易。

主要是南靖国距离魏国实在太远,即便这次队伍不需要躲躲藏藏,一路陆路水路换着走,还是走了两个多月。

上官姮会派一队人过来的事她早就跟赵知事那边打过招呼。

镇北将军也早就批下来,只要身份没问题,在城中不会做出什么危害的事,便由着。

所以这队人进城时,只是被检查一遍身份便放行。

主要也是这一队人持有端亲王的通关文牒和令牌,某种意义上都能等同于使臣了。

本来就不可能为难,人家还这般慎重,给予了足够的尊重,自然更不会挑什么。

守军连他们携带的物品都没盘查,就直接派人把他们送到沈宅。

沈婼得到消息后,直接让成云帮忙安排。

白糖的事她让成风带队,这段时间成云则留下来帮她做其他事。

能被上官姮挑到她身边负责商线的事,自然都不会是什么寻常人。

成云的能力非常强,不管是在经商、运营还是管人上,可谓全能人才。

有她帮忙,沈婼身上的担子都轻了许多。

再说这一百多人,成云也早就把他们的名单和情况详细跟她说过。

一百多人中,有一半都是从王府中严格挑选出来的府卫,武力极佳,只要不出意外,保护沈婼安危绝对没问题。

即便用做商队护卫也没问题。

最重要他们虽然被派来沈婼身边做事,但他们的身份和官职并没有被剥夺。

他们还是端亲王府的府卫,身上都有端亲王府的铭牌。

哪怕魏国想出动军队对付沈婼,有这些护卫在,也不敢轻易动手。

毕竟一旦伤了这些人,就跟直接挑衅端亲王没两样。

除非魏国想跟南靖国开战,不然没有谁会蠢到去拔老虎的胡须。

总的来说,有这些护卫在,沈婼在魏国完全可以横行了。

上官姮连府卫都派给她,便是在直白的传达一句话。

这个人本王罩着,谁敢动。

剩下的一半人虽然不是端亲王府的人,也不会武功,但也都是有能力的人。

这些人有绣娘、匠师、账房先生等等有一技之长的人。

按照成云的说法,也是王爷命人收罗筛选的尖端人才。

这些人虽是上官姮送过来,但与王府却没什么关系。

毕竟这些人可能会被用到沈婼的核心项目中,上官姮虽霸道送入,却也知避嫌。

至于沈婼是否愿意信任这些人,重用这些人,便是她自已的事。

沈婼了解到,这些人过来,手上都有一份十年的契书。

若沈婼选中他们,愿意留下做事,便签下契书。

接下来十年对方就相当于卖身给她做事,不能另投他人。

一旦有违……

毕竟他们的家人可都在南靖国。

而十年后这些人还愿不愿继续留下,同样也看沈婼的能耐。

这点,沈婼倒是很有自信。

虽然现在魏国比不过南靖国,可十年后谁知道又是怎么样呢。

反正只要给她机会,她有信心把魏国打造成一个宜居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