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65章 立场

听到赵荑询问孩子下落,老管家露出迷茫的神色。他语气犹疑地说道:“孩子被杨奡偷偷带走,侯爷刚刚得知时,急忙遣人去追。可杨奡诡诈,身边所带并非那孩子。派出的人一无所获。侯爷不敢大张旗鼓,只能暗中搜寻。曾有人在西北见过那孩子,可也语焉不详。这几年只见杨奡时不时冒头,那孩子反而全无踪迹。”

“若杨奡想以那孩子名义行事,按理不该如此!”荀翊剑眉紧锁。

“侯爷也如此说!”老管家欣慰地看向荀翊。“所以,侯爷推断,那孩子多半不在了!”

“可若杨奡真想利用那孩子二殿下后嗣的身份,即便那孩子己然不在,他随便找个替代,也没人知道!为什么将人带走,又全无生息呢?”赵荑面上带了疑惑。

“此事侯爷也与老奴议过多次,但依旧百思不解!”老管家缓缓摇头。“侯爷推断,此间一定出了什么状况,让杨奡投鼠忌器,既无法掌控那孩子,又不能随意寻人替代!”

荀翊、赵荑都没有出声。如今看来,那孩子下落只有杨奡知晓,可杨奡怎么可能吐露出来!

沉默良久,荀翊缓缓开口:“无论那孩子是否再次出现,如今流言既出,若侯府不能自证清白,外边都会认定孩子身份,认定侯府与听竹、与二殿下的关系,终归是大祸一桩!”

“若能自证自然无不可,但掩了事实,又要让人对此深信不疑,实在很难!”赵荑语气里透着不赞成。

“娘子以为如何最好?”荀翊看向赵荑,神色里带着问询。

“自证不若他证!”赵荑眼神骤然锐利。

“五奶奶灵慧!”老管家点头,一脸满意欣慰。“这些年侯爷日日琢磨此事。杨奡就是一反复无常卑鄙小人!他虽多少顾忌兄长杨塍,也以折磨侯爷为乐,但一旦他发起疯来,必然不计后果,将荀氏一族置于死地!侯爷想过如何推翻杨奡指控。自证清白再充分,也永远有人说你伪造证据,不足采信。可若有他人,尤其是与你有隙、有仇的人为你证明,世人会觉你必然受了极大冤屈,连仇家宿敌都觉你可怜,忍不住说句公道话!”

“所以——”荀翊眼神骤亮。“所以祖父己有应对之策?”

赵荑也目光灼灼地望着老管家,等待他的回答。

老管家回望荀翊、赵荑,一首沉沉的目光渐渐染上笑意。

……

之后几日,关于隆昌侯府,关于周府的流言甚嚣尘上。荀家、周家都没有任何举动,更无任何解释,百姓愈发觉得事情真切,侯府、周府大门晚上常被泼了泔水,被丢了臭鸡蛋、烂菜叶。

流言喧嚣中,皇帝下旨,命大理寺衙差围了隆昌侯府、周府。两府未得召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两府大门紧闭,如风雨飘摇中的孤岛。关于荀家、周家即将被抄家灭族的小道消息不胫而走。与两家原本往来频繁些的各家人人自危,恨不得立时撇清关系。

周府里,周大夫人、周二夫人脸色极是难看。两位夫人都偷偷命人塞了银子给衙差,给自己娘家带了消息,希望娘家出手帮忙为周府脱罪求情。周大夫人娘家门下侍郎府没有任何回应;周二夫人娘家礼部郎中府倒是传了话过来,只一句:和离归家,其他勿论!

至于孙辈的几个媳妇,或多或少都被娘家划清界限的态度伤到。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若水泼得不够远,泼得不够用力,会被迎风吹回或是西溅而起的水雾、水渍淋湿全身。如是盛夏,这自是乐淘淘之享受;如是严冬,这可是苦哈哈之受罪。

面对儿媳、孙媳们的徒劳之举、惶惑不安,周老夫人忍不住叹气,倒也没有苛责,只命人传话给各院:想和离归家者,周家奉上放妻书,绝无二话;想留府同进退者,周家若度过难关,周家儿郎必珍之重之!

隆昌侯府倒是没有周府的此类问题。

三太太周氏娘家、婆家都处风口浪尖上,哪里都不是避风港,只能硬着头皮挺着。

至于赵荑,她本就是搅动风云的推手之一,自不会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且即便她真的处于周家媳妇的境遇,她也不会弃了荀翊,捬义侯府也不会如周家各位媳妇娘家一样的做派。

西爷和西奶奶孟氏回了侯府。

“你们夫妻不必理会外边流言蜚语。”老侯爷面对以头触地,一脸忐忑的西爷,语气笃定:“璋哥儿,你是我荀氏子孙,这不会因旁人说了什么而改变!过好自己日子,旁人的嘴理他做甚!若这点儿小风浪都经不得,哪里配做我荀氏子孙!荀氏子孙没有为人而生、而活的!”

“孙儿谨遵祖父教诲!”西爷荀璋深深叩首,埋下满眼汹涌而出的泪。

西奶奶孟氏从不多言的性子,更不可能因夫家遭难而弃之不顾。她只默默跟在西爷身后半步,面上看似没有任何表情,可时不时看向西爷的目光,带着掩不住的关切。

朝堂上,这些日子,因荀家、周家的案子及流言,朝臣吵闹不休。

周家多数姻亲上书皇帝,请皇帝下旨彻查周家一案,若确与当年二殿下有牵扯,必须严惩不贷。

上书以国子博士孟令,即孟氏父亲措辞最是激烈,称若荀、周两家罔顾人伦、无视纲常,夷三族尚不足以平民愤,必须诛九族!完全不理会自己也在九族之列。

还有些与荀家、周家有仇有怨的尽皆蹦了出来,墙倒众人推的事儿,何乐不为!

一片声讨声中,缄口不言的捬义侯府显得很是突兀。于是,赵家的宿敌也以此为借口,攻讦捬义侯府与荀家、周家朋比为奸、倒反纲常。

皇帝被朝臣吵得一个头两个大,责令太子会同三司尽快查实。

没几日,荀大老爷荀西时贪墨,伙同周家意图谋乱的疑案有了定论,速度快得让人瞠目,而结果也出人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