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6章 废帝登基

烟波湖岸,世族宴席,八大世家的年轻俊才比试骑射,世家女眷则是讨论着琴棋书画,年纪稍大些的进入官场的世家子弟则是聚在一块讨论着朝政。

“皇后娘娘发兵西北的旨意当真是妙极了。”

“可不是嘛,皇后娘娘实属是大才。”

一个初入官场的男子环顾了四周,确认没其他人才小声说道:“皇后娘娘身份高贵,是君家唯一的女公子,有这番才能,想必是自小耳濡目染的。”

另一个男子则是有些不屑:“牝鸡司晨,祸乱朝纲,若不是有君家在其身后帮衬,指望着她一介女子,现如今的天下指不定如何呢。”

“你这瞎说什么呢?”另一人小声的说道:“你不要命了?敢这么说皇后娘娘,你是忘了那位初入朝堂的时候,提剑斩贪污大臣的模样了?”

“哼,本官又没做错什么,又何必怕?”

“小心被穿小鞋。”

“总之我就是不屑一介女子能坐在那个位置上,皇后娘娘若是不乐意,大可罢了我的官,就算她能堵了我的嘴,也堵不了我身后许家的嘴。”

“你还是小心些吧。”那人顿了顿:“即便皇后娘娘居于深宫无法动你,可君家也不是那种会袖手旁观的家族。”

另一群没有参与到这场讨论中的大臣,默不作声的离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许家官员远了些。

那小子一看便不知皇后娘娘的眼线遍布的事情。

也不知道这小子还能不能看见明日的太阳。

“皇后娘娘到!”话音刚落,所有人都行起了跪拜大礼。

“恭迎皇后娘娘凤驾,娘娘万安!”众人稀稀拉拉的跪了一地。

君无心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了过来:“免礼。”

“诺!”众人得到首肯后才站了起来,却仍旧不敢直视尊驾。

君无心坐到了主位上,幽深的眸中看不出喜怒:“方才众卿在这聊什么呢?”

与君家交好的李姓臣子上前说道:“回禀娘娘,臣等方才在讨论娘娘的功绩,娘娘所为皆是有利于天下万民啊。”

“是么?”君无心轻笑出声,可那笑中却含了几分不明的意味。

在场的臣子无不附和方才那位李姓臣子的话:“是啊,娘娘,我朝能有您执掌朝政,实乃百姓之幸。”

君无心扫视了一眼那些附和的臣子,里面也不乏有不服之人说着违心之言,她漫不经心的端起面前的酒杯,方才在背后乱嚼舌根的大臣全被暗卫给提溜了出来,押着跪在了地上。

“可我听到的,怎么和众位爱卿说的不一样,你说对么,许爱卿。”

那位姓许的臣子虽然被压在地上,却满是不服之色:“皇后,你听到了我的话又能怎样,我就是不服你一介女流议政!”

“皇室未绝,你一个女人却不遵循世俗规矩,摆弄朝政,即便你做的再好,可我还是不服你。”他说的那叫一个义正言辞。

“呵...”君无心并未陷入自证,而是饮下杯中的酒水,将空杯用内力震碎,弹指间杯盏碎片划破了那许姓臣子的脖颈。

“就算你不服,也改变不了你必死的结局。”

暗卫松开了对那臣子的桎梏,任由他瞪大双眼,满是惊恐的倒在了地上,或许至死,他都不敢相信君无心能不顾他身后的许家对他动手。

众人见此连忙跪下:“娘娘息怒!”他们深怕这位娘娘一个不高兴,连带着他们一块杀了。

君无心的目光自其余几个不服之人的面上掠过:“我知道你们不服,只因为我是一个女人,可那又如何?”

“帝位早已是我的囊中物。”她站起身,蔑视着跪了一地的臣子:“论功绩权谋你们玩不过我,论家世财力兵权你们比不过我,你们事事不如我,却被我一介女流踩在脚下,你们有什么资格不服我?只因你们是男人么?”

另一位不服的世家臣子跳了出来:“自古以来,按照规矩,女子就该好好待在后宅相夫教子,娘娘所做之事,已然是离经叛道了!”

“自古以来...规矩还不是你们这群男人定的,你们既然定了规矩,便该做好规矩被修改的准备,窄小的后院,终是困不住女子的。”君无心嗤笑:“倘若本宫所做的事情,能够让天下女子从规矩的桎梏下脱离,我便是离了经,叛了道又如何!”

世家臣子惊呼:“娘娘不可!”

“有何不可?”君无心凤眸微眯。

“这...”世家臣子支支吾吾,却说不出任何理由。

“嗯?”君无心迟迟没有等到臣子的下文。

世家臣子支支吾吾了半天,憋出了一句:“娘娘三思!”

“本宫心意已决,尔等不用再劝,若是不服者,大可起兵造反。”君无心笃定了这群人不敢:“你们应该知道本宫今日想要什么。”她将自已的谋算摆到了明面上,容不得拒绝。

整个烟波湖岸都被她的侍从所包围,他们的手中无不握着利刃。

明智的臣子率先开了口:“臣等恳请娘娘废帝登基!”

大局已定,容不得他们左右,跪在地上的臣子们狠下心道:“臣等恳请娘娘,君临天下,佑国佑民!”再怎么说,也得保住自已的小命不是?

“臣等,愿助娘娘登基!”

君无心满意的看着臣服于她的臣子:“那本宫便遂了众爱卿的愿,废帝登基。”

“娘娘...不...君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君上万岁,福佑大烨!”

皇后娘娘狼子野心昭然若知,可他们但凡迟上一步,保不齐就人头落地了。

这是一个不得不从的阳谋。

掠影站在暗处一瞬不落的注视着那道华贵的身影,她终是做到了以女子之身,凌驾于众人之上。

世宴刚结束,许家满门抄斩,整个京城都知道了皇后娘娘在世宴上的言论,以及她要废帝登基的事情。

满口称赞的人有,不信服之人也有。

可没人敢造反...

因为他们没有那个胆量,也没有那个造反的实力。

君家长公子是文臣之首,朝堂上的臣子不敢轻举妄动,君家二公子手握重兵,随时可以率兵镇压造反之人,君家三公子手握大烨半个经济命脉,随时都能让百年世家基业倾颓,君家在这京城中还有这独属于自已的府兵精锐。

皇后娘娘以女子之身,登基为帝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翌日一早,陛下便下了退位诏书,传位于当朝皇后,君家嫡女,君锦华。

钦天监连忙测算了吉日,交由礼部筹备起了登基大典的事宜,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