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7章 招募何大清

一个小时后,所有菜肴出锅,清汤牛肉、黄焖排骨、柴烤鸭子……琳琅满目,摆了满满一大桌,看上去色香味俱全。

何宇夹了一块小炒肉放入嘴中,细细品味。

肉质鲜美可口,入口即化,喉咙处还弥漫一股淡淡肉香,久久不散。

他忍不住伸出大拇指,一个劲猛夸:“好一个谭家菜,今日真是让鄙人大开眼界。”

牧晚音则坐在谭冰心旁边,反复强调,这是她有生以来,吃过最好吃的一顿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满足的依偎在木椅靠背上。

牧晚音颇有些好奇的问道:“大清哥,你厨艺这般了得,为什么不开一个更赚钱的大饭店?被一个小小的包子铺拴住手脚,实在有些浪费才华。”

何大清掏出兜中的烟叶,卷了卷,放入烟枪中,猛吸两口烟,脸上青筋暴露,带着怒气道:

“妹妹来自外地,对京城的抗日形势有所不知。”

“鬼子在京城烧杀抢掠,可谓无恶不作。更可怕的是,这帮畜牲,居然在天坛那搞什么细菌武器,害得周围城区闹起瘟疫,一下就死了几百人!”

“我又何尝不想开个饭店。但这饭店一开,进店吃饭的,恐怕多是鬼子和伪军,老子不做这帮畜生的生意!”

“再说,饭店规模大,很容易被鬼子盯上抢钱抢东西。开个包子铺,没啥油水,鬼子看见都摇头,反倒安全。”

何大清表面上看五大三粗,心思却是极其细腻。

何宇计划带上何大清一同抗日,所以趁热打铁问道:“鬼子如此可恶,你就不曾想过抄起家伙搞死他们?”

何大清面露无奈:“不瞒兄弟,我倒有杀敌报国之心,但是加入民兵队五年,连枪影子都没见到。”

“听说附近的八路军游击队都缺枪少弹,平均5个人1把枪,一把枪配5发子弹,少得可怜。”

“打鬼子,拿头打哦!”

何大清所言,确实不假。

1940年,据粗略统计,八路军共有人员近36万,装备9万余支各类步马枪,轻重机枪1590挺,掷弹筒108支,迫击炮156门,人枪比接近4:1。

枪支弹药严重不足,只有大数200万发,人均弹药只有6发,连训练用的子弹都匀不出。

正规部队枪支都不够用,更别说配给民兵了。

听何大清这么一说,何宇倒是心头一喜。

这小子有抗日的决心,只是苦于没有武器的原因,迟迟没有付诸行动。

何宇的储物袋中,还有三八大盖几百支,轻重机枪20余挺,弹药三万余发。

就是同时出现500个何大清,也足够分配了。

缺少武器,在何宇这,那都不是事!

何宇从怀中掏出一支“王八盒子”(鬼子南部十四年式8毫米半自动手枪),扔到一脸忧愁的何大清手上,又抓了一把子弹塞了过去。

之后说道:“加入我们,这玩意儿管够!”

“你们?”何大清一脸迷惑,将音线拉得很长。

何宇起身,向后一步,笔直挺立,举手敬了个军礼,十分庄严道:

“对,我们!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平西抗日根据地957游击小分队!”

他拍拍胸脯道:“我是小分队队长,牧晚音是副队长,现在正式招募你成为一名抗日游击战士!”

何大清先是呆了几秒钟,随后嘴唇颤抖着,回了一个军礼,眼含热泪道:

“我25岁就加入民兵,到现在终于摸上枪了!”

“5年,整整5年,我还以为国家将我忘记了!”

“我加入!”

何宇淡淡道:“不会的,就算是一张卫生纸,都有它的用处。”

随后瞥了一眼谭冰心,又看向何大清,问道:

“当兵打仗不是小事,不问问嫂子的意见?”

知书达理的谭冰心莞尔一笑道:“他不去青楼,我就谢天谢地了!尽管去吧, 家里面我会操持好的,不用担心。”

这时,黑不溜秋的何雨柱,也跑到何宇跟前,生拽着他的手,撒泼打滚道:

“叔叔、叔叔,我也要去!”

何宇摸了摸他的头,朝他的屁股踢了一脚,将其踢到何大清的怀抱中。

这个熊孩子执拗得很,何宇懒得浪费时间与其周旋。

招募何大清后,几人又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了好一阵。

夜深人静之时,何宇借着微弱的灯光,浏览着白天让牧晚音带来的报纸。

通过报纸,以及何慕亲父子的讲述,何宇对整个华国目前的抗战形势,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正面战场上,不出何宇所料,绍城大捷的消息,在战斗结束几天的时间内,迅速传遍全国。

一时间,民众欢欣鼓舞,士兵军心大振。

国军接连发动数十次大小规模不一的战役,打得日军节节败退,收复不少城池。

而敌后战场上,八路军发动第三阶段百团大战,全力反击日军报复性扫荡,毁坏日军铁路、公路和矿井无数,使得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制定的囚笼政策破产。

多田骏也就此下台。

继任者冈村宁次上台,开展“治安强化运动”,发动一轮又一轮的大规模扫荡,致力于剿灭占领区八路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京城的鬼子可没闲着,到处修建封锁沟、封锁墙和碉堡,妄图封锁孤立抗日根据地,进一步扩大占领面。

八路军坚决奉行“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的游击战术,今天杀十个鬼子,明天又抢走一挺机枪,只打得鬼子防不胜防、叫苦不迭。

不过,鬼子修建的碉堡,一直是八路军游击队的心腹大患。

这玩意儿有三层楼那么高,一般建在视野开阔的地带。

在一马平川的京郊地带,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碉堡上,能看清方圆几公里的情况。

白天想要偷袭碉堡,那几乎不可能。

碉堡多用砖、石、混凝土等建成,墙体厚度一般在60—100厘米,相当坚固。

不要说普通步枪、机枪子弹,甚至是手榴弹、掷弹筒,就是使用炸药,用量少了都无济于事。

碉堡中一般配备8个鬼子小分队驻守,火力配备也相当猛,有鸡脖子(九二式重机枪)、歪把子(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三八大盖步枪和89式掷弹筒,弹药充足。

而且碉堡之间,形成互通的防御网络,一个碉堡被攻破,其他碉堡的鬼子就会赶来支援。

缺乏重武器的游击队,很难凭轻武器端掉敌人的碉堡,所以很少主动进攻碉堡。

但随着碉堡的扩张,抗日根据地又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严重阻碍敌后抗战任务的纵深推进。

这些多达400来处的碉堡,顺理成章成为摆在游击队面前、必须拔除的毒牙。

掌握这些情况后,何宇放下报纸,眉头一皱,环抱双臂,盘算着接下来的打算。

最近修为有进阶的迹象,是时候找个地方闭关一段时间。

储物袋中的十多架飞机,放的时间太久,都快生锈了。

在闭关前,还得炼制一些补天液,将飞机修复好,交给缺枪少炮的游击队。

这些碉堡太过碍眼,尽早除掉为好。

何宇想罢,望着窗外淡淡道:

“看来,是时候去前线搞点重武器,交给京城的游击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