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9章 王子腾遭殃

不久前的辽东。

贾珏正在战场上清点大战后的残余兵力。

此刻他麾下仍有大雪龙骑两千、蒙古铁骑两千以及大唐陌刀队一万之众。

忠勇大营虽折损过半,但仍有万余将士。相较于京营的惨重损失,他们已算是幸运之至了。

京营出发时浩浩荡荡九万人马,如今却只剩四万残兵败将,其余六万人皆已马革裹尸,血染沙场。

牛继宗再次瞄了一眼伤亡名册,只觉后颈发凉。

京营开拔时呈报的兵员足有十二万,而今清点下来竟不足四万,折损了整整八万儿郎。

这口黑锅眼瞅着就要扣在他头顶,世袭的爵位能不能保得住都成了悬在头顶的利剑。

不过既然贾珏允诺会保他,他也就暂且放下心来。

哪怕等到班师回朝那日,他也将毫发无损,只因有人主动替他顶了这滔天罪责!

在京城权贵们的默契运作下,所有过错最终全数落在了上蹿下跳的王子腾头上。

此刻王子腾正发疯似的给那些受过他“恩惠“的世家大族修书,

恳请他们回京后替自己美言几句,好让这次也能捞个加官进爵。

收到信件的贵胄们捏着信鸽传书,个个哭笑不得。

“这王子腾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托他照拂自家公子,结果非但食言而肥,更有甚者连尸首都寻不着!

如今竟还有脸求他们帮忙......

众人一合计,决定给这位王大人备份“厚礼“!

写完信的王子腾正飘飘然自鸣得意,满心以为此番回京定能加官晋爵,博得青史留名,从此平步青云!

转瞬便至翌日。

朝廷委派的钦差大臣已然莅临山海关,暂且于驿馆安顿下来。

贾珏刚到总兵府门前,便撞见了满脸忧色、背着手来回踱步的牛继宗。

“珏哥儿,糟了糟了。”

“我这回算是彻底栽了!”

牛继宗紧紧攥住贾珏的胳膊,心急如焚。

“嗯?”

“世叔,究竟出了何事?”

贾珏满脸茫然。

“我收到飞鸽传书,说朝廷里一群御史把我参了,朝廷还派了钦差来问罪,打算把我押回京城!”

“珏哥儿,要是我真出了事。”

“看在咱们交情的份上,帮我照拂一下家人。”

牛继宗自觉此次凶多吉少。

不多时,王子腾也与他们碰了面,却见他神态闲适。

一想到此次钦差前来,定是为了给自己升官,顺便治牛继宗的罪,他便满心畅快。

然而贾珏等人并不知晓,这事儿其实并非冲着牛继宗来的。

而是冲着一旁满脸堆笑、正等着看热闹的王子腾呢!!

这钦差大臣多由六部堂官员以及地位相近的官员担任,其随行人员包括郎中、主事等,而此次雍和帝派来的,乃是那兵部右侍郎于禹于大人。

很快,当钦差宣读圣旨时,瞥了一眼得意忘形的王子腾,却冷笑一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京营节度使王子腾者,簪缨世胄,素沐皇恩,理当殚精竭虑,以报天家。然其尸位素餐,罔顾职守,贪墨成风,纳贿营私,黩货无厌,秽迹昭彰。京畿重地,乃国家根本,岂容此等蠹虫败坏纲纪,贻误军机!

朕心甚痛,法纪难容。着即革去王子腾一切官职,削夺封赠,着钦差亲率锦衣府缇骑,即刻押解回京,交刑部严加勘问,依律论罪。沿途州县,务须严加看守,不得稍有疏虞。倘有徇私纵放、玩忽职守者,必重惩不贷!”

钦此!

越听越下去,王子腾的心就越来越凉,脸色也越来越不对劲,从欣喜逐渐僵硬,旋即瞳孔放大,神情彻底变得惶恐起来,只觉双腿发软!

他再愚钝此刻也明白了,有人要整治他!

要出大事了!

王子腾眼神慌乱地回想了一番四王八公和那些受过他“好处”的元平勋贵。

难道,无一人为他说话么?!

不然,自己怎么会招致这个下场?!

王子腾心中满是绝望,他清楚,自己彻底完了。

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是说好大家会为自己邀功的吗?怎么都开始弹劾自己了?

跪在地上的王子腾,刹那间汗流浃背,内心惊恐万分!

“来人,把王大人带走!”

“不,不,钦差大人,这肯定是弄错了,我……”

王子腾话未说完,就被早已在一旁待命的锦衣卫堵住了嘴。

他瞪大双眼,看了一眼幸灾乐祸双手环抱胸前的贾珏以及一脸意外,眼神惊诧不已的牛继宗,满心不甘地呜咽了几声,随后被强行拖走了。

【叮!宿主成功惩治王子腾,获得十名刀人!刀人,是隋炀帝始设的女官,身穿赤变黑裳,趋侍左右。虽然位阶低下,但肩负着护卫重责,可称为女侍卫。】

哦?

贾珏听到脑海中的声音,心中暗喜,这岂不正好。

如今贾家东府西府简直跟漏底的筐子没什么两样了,要说里头没藏着探子细作,贾珏便是把脑袋想破了也不会信的。

因而贾珏盘算着要把宁国府上上下下都好好“整治整治”,起码那些要紧的差事都得安排自己信得过的人。

不过这些还算不上顶要紧的,最让贾珏挂心的,是赖升那几个管家,还有宁国府在辽东庄子上的烂摊子。

这帮蛀虫不知贪了宁国府多少银钱,以往的事儿贾珏管不着,可如今这些都是他的家底!

见此情景,贾珏和牛继宗相互对视一眼。

“呼!”

牛继宗长舒一口气。

既然王子腾把黑锅全背了,他这下算是安全了。

就在于大人即将押解王子腾回京之前,特地辞别贾珏的时候,还特地恭喜了他一番。

贾珏假装不明所以,在从于大人的口中获悉宁国府贾珍贾蓉丧命以及贾珏获封三等侯,还成为了新任京营节度使之后,牛继宗几乎当场惊掉了下巴!

至于贾珏,这一切毫无疑问在他意料之中。

不过,自己现在就成了三等候了?!

还得到了京营节度使的职位?!

京营节度使,这可是宁国府的世袭官职!

现在这个职位给自己,也就是说皇帝是要让自己承继宁国府?!

本来还有些兴奋的贾珏立刻皱起了眉,坐起身暗骂了一句。

他杀贾蓉和贾珍并不是为了宁国府,而是为了自己的计划和改变秦可卿命运。

不管是尤氏还是尤二姐尤三姐都只不过是一个顺带的,只因为秦可卿是刚刚嫁进去没多久。

贾珏觉得现在贾珍肯定没得手,杀了这两个人不仅可以让自己未来少一些掣肘,也能将秦可卿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

按照他的推测,贾珍贾蓉死了之后,爵位肯定不会回流到贾敬的身上,九成几率是让贾蔷来继承的。

宁国府如今已经没有正派后人了,而自己被誉为过继之后的正派玄孙,身份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而且这贾蔷也没什么能力,又是个欺软怕硬的。

将来自己开府之后,想要利用贾家做什么事情也容易,还能不沾因果。

现在倒好,把自己算计进去了......

“啧,宁国府就是个坑啊,跳进去就出不来了啊!我要是继承宁国府,以后再想出京就难了,再想提升爵位和官职也难了!”

“京营节度使看似军政一手抓,管理神京城外的三座大营,数十万大军,可这份实权不容易拿到手啊!升官升爵都很难......”

“这还不算完,继承宁国府之后我就是贾家的族长,到时候整个贾家都会拖我的后腿!贾赦贾琏这两个二逼父子,再加上贾宝玉这个二逼........”

如今直接当了贾家的族长,宁国府的家主,京营节度使的老大,那肯定是危机四伏啊!

他现在算是知道什么叫做作茧自缚了,什么叫做自以为是了!

本以为贾珍贾蓉这爷俩死了对自己只有好处,现在看来坏处更多!

首先说整个贾家,现在贾家几乎没有一个出挑的人物,不管是主脉还是支脉!

如果只是如此也就罢了,怕就怕还有不少人在拖后腿!

最麻烦的就是荣国府的那几个男丁,贾赦就不必说了,贾琏也不是什么好玩意。

原著中这二逼能在国丧的时候纳妾生子,就知道这位是什么脑袋了。

还有贾宝玉,在秦可卿丧礼之前和北静王都没见过,说明两府之前的走动很少很少。

但之后贾宝玉这憨货就和北静王来往密切,而且还和忠顺王府的蒋玉菡互为‘知心人’。

就看忠顺王府的长史去贾家要人的时候,贾政的那副模样就知道两家是什么关系了。

这贾宝玉却是不管不顾,行事全凭喜好。

还有贾敬,从原主的记忆深处得知他是见过贾敬的,父母活着的时候几乎每年都会带他去玄真观送礼.......

当然其他族人也都会去,毕竟贾敬的地位太高了。

原主没发现什么不对,但贾珏却从记忆里面看出一丝猫腻。

贾敬的模样可不是真的修道,必然是暗中有什么打算的!

除了男丁还有女人,王熙凤放高利贷这件事传出去就足以让贾家的名声臭了!

这还不算贾家东西两府那些破事,贾珏想想都脑袋疼!

“现在虽然还在辽东,但已经不能在出头了,要不然各方势力反倒是会对我使绊子了。该让出来的功劳还是要让出来的,蛋糕不能一个人吃。”

贾珏方才其实是有一瞬间想过,率领自己目前手上的陌刀队,大雪龙骑军等从边关往神京打都行啊!

不过他很快就掐灭了这个念头,因为数万大军需要的粮草太夸张了!

难道他也要学着鞑子一样,一路祸祸老百姓打下去以战养战?

最重要的是现在大乾的国运还在,真的造反就靠着几万精锐也未必能推翻大乾。

别看大乾天灾人祸十几年,国库空虚。

但各地还是比较安稳的,一旦他起兵,大乾纵然国运破碎,他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名声这玩意,还是让别人先臭了,自己伟光正的比较好。

“先让他变成崇祯,折腾起来将国运折腾的摇摇欲坠,自己在接手吧!”

贾珏读过史书,知道华夏人不喜欢师出无名的赤裸裸的弑君者,哪怕是无道昏君。

华夏人喜欢的是悲情英雄式的败者和以德报怨式的赢家!

他不做悲情英雄式的败者,但可以做‘以德报怨’式的赢家.........

神京繁华地,靖国公府邸。

书房之中。

沈丞依旧是一副笑眯眯的慈祥模样,端坐在书桌之后,然而他的几位公子却难有这般闲适。

长子沈安,年已五十三载,连孙儿都已成家立业……

身为靖国公府的嫡长子,他执掌着神京城外五军营的兵权,可谓是手握重兵,威风凛凛。

但实则,他心中亦有苦楚,身为嫡长,自是不能远赴边疆戍守。

故而,他的三位弟弟皆封有爵位,唯独他,空有世子之名,却无爵位之实。

照此情形,若父亲再活个十年八载,他怕是要等到古稀之年,方能承袭爵位……

沈安眉头紧锁,忧虑道:

“父亲,陛下今日的举措与封赏,对咱们元平一脉颇为不利,是否该有所动作,给开国一脉添些堵?”

沈丞尚未答话,四子沈宁已摇头晃脑道:

“此时出手,恐收效甚微,反会招致陛下对咱们家的猜忌。依我看,咱们家当以静制动,先观察观察这个贾珏,究竟是何方神圣。”

这沈宁,虽生得豹头环眼,一脸凶相,但言谈之间,却透露出缜密的思维。

他虽排行第四,实则上面并无老二老三,因那两位早已夭折。

五子沈宜反驳道:

“这贾珏年少英勇,天生神力,其胆识更是远超当年的贾代善。此等人物,若任其成长,对咱们沈家,对元平一脉而言,皆是心腹大患!”

“当趁其羽翼未丰之时,即便不能除之而后快,也要让他步履维艰,最终泯然众人。否则,若开国一脉因他而重获圣宠,咱们再想翻身,可就难上加难了!”

沈丞笑眯眯地望向站在最后的小儿子,问道:

“宇儿,你意下如何?”

这沈宇,年方二八有余,与长子沈安的孙儿相比,也不过年长几岁……

他向来最得偏爱,也是受沈丞耳提面命次数最多的那个。

沈宇微微摇头,缓缓说道:

“这事儿透着古怪,依父亲所言,从太上皇的举止和陛下的行径来看,倒像是太上皇正逐步将权力移交到陛下手中。可如今太上皇龙体安康,此时放权,会不会是个圈套?”

“想当年贾代善是何等的威风凛凛,贾家又是何等的权势滔天,最终又怎样了呢?父亲,儿子以为当下最稳妥的做法是按兵不动,先摸清楚太上皇的真实想法。”

沈丞能封为国公,全凭对太上皇言听计从,毫无底线地效忠!

太上皇让他去对付谁,他便不顾一切地冲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