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章 暗潮汹涌

京城的冬夜格外漫长,呼啸的北风卷着细雪,在宫墙间穿梭回旋。养心殿内,贾宝玉盯着案头摊开的舆图,西域疆域与中原边境的交界线被朱砂重重勾勒,如同一条渗血的伤口。自薛玉琴逃脱后,"玄冥教"愈发猖獗,不仅在各地制造恐慌,更暗中煽动流民暴动,局势岌岌可危。

"陛下,江南织造局传来急报。"苏培盛捧着密函的手微微发抖,"运往边疆的棉衣被尽数烧毁,现场留有玄冥教的鬼面图腾。"

话音未落,又一名侍卫匆匆闯入:"启禀皇上,山东女子学堂遭蒙面人袭击,数十名女学生被掳走!"

贾宝玉猛地起身,龙袍扫落烛台。火苗在青砖上窜起,映得他眼底猩红一片:"传旨!命五城兵马司封锁京城,严查往来客商;史湘云即刻回朝,统领平乱事宜;再让沈清婉暗中联络江湖门派,务必救出被掳学生!"

夜色中的京城如同一座巨大的囚笼。沈清婉带着几名女官乔装成流民,穿梭在暗巷中。她们循着蛛丝马迹,找到了玄冥教设在城郊的一处据点。然而,当她们潜入时,却发现据点内空无一人,地上散落着半张残缺的地图,标记着"玄冥圣坛"的位置——在西域深处的昆仑山脉。

与此同时,史湘云率领的军队在平叛途中遭遇埋伏。箭矢如暴雨般袭来,军中突然有人高喊:"粮草里有毒!"士兵们顿时阵脚大乱。史湘云挥舞长枪,奋力拼杀,却见敌方阵中出现数名蒙着鬼面的人,他们吹出诡异的哨声,己方战马竟不受控制地嘶鸣狂奔。

"撤!"史湘云当机立断,带领残部退守潼关。她看着中毒倒地的士兵,恨得咬牙切齿:"这玄冥教,究竟使的什么妖法?"

远在京城的贾宝玉收到战报后,彻夜未眠。他翻开先帝遗留的典籍,终于在一本西域游记中发现线索:"昆仑之巅,有古族擅巫蛊之术,其图腾为鬼面,每逢月圆便祭祀邪神..."他的手指重重按在舆图上的昆仑山脉,眼中闪过决然:"看来,朕要亲自走一趟了。"

消息传出,朝堂哗然。守旧派大臣们纷纷进谏:"陛下万金之躯,岂可涉险?"但贾宝玉心意己决:"若不铲除玄冥教,新政难行,百姓难安!"他命太子监国,又将尚方宝剑赐予史湘云,命她坐镇中原,稳住局势。

西行之路艰难险阻。贾宝玉带着沈清婉及百名精锐,穿越荒漠、翻越雪山。沿途不断遭遇玄冥教的袭击,他们时而化整为零,时而设下埋伏,手段狠辣至极。一日,众人在山谷中歇息,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沈清婉脸色骤变:"不好!这是摄魂曲!"

笛声中,士兵们眼神逐渐呆滞,缓缓举起手中的兵器。贾宝玉强忍着头痛,掏出林黛玉留下的芙蓉绦,紧紧握在手中。熟悉的触感让他清醒过来,他大喝一声:"都给我醒醒!"随即挥剑斩断身旁士兵的兵器。

沈清婉趁机取出特制的耳塞分发给众人,又用烟雾弹扰乱敌方视线。待笛声停止,他们才发现,吹奏之人竟是薛玉琴。她坐在山巅,冷笑连连:"贾宝玉,你以为能找到玄冥圣坛?那不过是引你入瓮的诱饵!"

话音未落,西周突然响起震天的喊杀声。无数戴着鬼面的教徒从西面八方涌来,将他们团团围住。贾宝玉握紧长剑,与沈清婉背靠背而立:"今日就算葬身于此,也要撕开这邪教的真面目!"

千钧一发之际,远处传来马蹄声。史湘云率领援军赶到,她的长枪首指薛玉琴:"妖女,受死吧!"双方展开激烈拼杀,鬼面教徒虽悍不畏死,但在正规军的冲击下,渐渐难以支撑。

薛玉琴见势不妙,转身欲逃。贾宝玉怎会放过她,策马紧追不舍。追到一处悬崖边,薛玉琴无路可退,眼中闪过疯狂:"你以为杀了我就能万事大吉?玄冥教的势力遍布天下,你们迟早..."她的话戛然而止,因为贾宝玉的剑己经刺穿了她的胸膛。

望着薛玉琴坠落悬崖,贾宝玉长舒一口气。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玄冥圣坛还未找到,更大的危机还在前方。他转身望向连绵的雪山,握紧了手中的芙蓉绦:"林妹妹,等我平定这邪教,定还天下一个太平。"

寒风呼啸,卷起漫天飞雪。这支历经磨难的队伍再次踏上征程,向着昆仑之巅,向着未知的危险,坚定地前行。而在京城,太子望着父皇离去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一场新的风暴,似乎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