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如同一只缓慢爬行的乌龟,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艰难前行。
公路两旁的梯田宛如沉睡中的蛟龙,安静地蛰伏着,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但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似乎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仿佛随时都可能苏醒过来,展现出惊人的气势。
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我心中的思念也愈发强烈。
我想念家里的每一个亲人,想念妈妈做的美味饭菜,想念爸爸的沉默寡言,想念爷爷奶奶的絮絮叨叨,想念弟弟妹妹像小尾巴一样跟在我身后问东问西,想念一切与家有关的点点滴滴。
终于,车子缓缓地停在了杨家村的村口。
我迫不及待地背起那沉甸甸的书包,拎起那一大袋装满了各种美食的袋子,然后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轻盈地跳下了车。
杨建玲不紧不慢地跟在我身后不远处,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地看着我。
我脚步匆匆,显得有些急切,仿佛归心似箭一般。
“你不是一首都不太愿意回家吗?怎么今天看起来这么着急想快点到家呢?”她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开口问道。
我稍稍顿了一下脚步,转头看向她,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微笑,但并没有立刻回答她的问题。
我只是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个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村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突然间,我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紧紧堵住了一样,变得有些沙哑,连说话都变得有些吃力。
我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几乎发不出声音来。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如潮水般翻涌的情绪,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地、喃喃地说道:“怎么会不想回家呢?”
杨建玲见状,也微微一笑,没有再追问下去。
或许她并没有听到我那近乎耳语般的回答,又或许她根本就没有理解我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毕竟,她不是我,她又怎能真正体会到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呢?
进村后,太阳己经西斜,将整个村庄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余晖。
八月,正是丰收的季节,村里的人们都忙碌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着。
我沿着小路缓缓前行,路过那些熟悉的田间地头时,总能听到有人热情地呼喊着我的名字:“利娃回来了!”我微笑着回应他们,心中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
城里人往往对农村人持有偏见,觉得他们粗俗、落后。
然而,他们却不了解农村人的热情和善良。
尽管农村人从事的是又累又脏的农活,但他们的内心却是无比纯净的。
他们憨厚老实,对待他人总是充满善意。
虽然农村相对贫困一些,但正是这些勤劳可爱的人们,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世世代代辛勤耕耘,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
远远地,我就望见了自家的院子。我们家和爷爷家紧挨着,路过爷爷家时,我发现他家的门敞开着,却不见爷爷的身影。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先回自己家。
我慢慢地走到家门口,那只熟悉的大黄狗像是嗅到了我的气息一般,兴奋地摇着尾巴,嘴里还发出欢快的汪汪声,仿佛是在热烈欢迎我回家。
它那热情的模样,让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但同时,我对它还是有一些忌惮,不敢靠得太近。
于是,我像一只猫一样,弓着身子,蹑手蹑脚地沿着墙根走过去,生怕惊了那只大黄狗。
终于,我顺利地来到了紧闭的大门前。
习惯性的摸了摸门框边上的布袋子,心里暗自祈祷钥匙还在里面。
果然,我的手指触碰到了那把熟悉的钥匙,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这才落了地。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门,走进院子。
院子里干净整洁,墙边的铁丝上挂着爸爸的裤子,那裤子己经洗得有些发白了。
我走进屋里,掀开门帘,推开厨房的门,里面的陈设还是和以前一模一样。
我从书包里掏出买来的东西,一一摆放在桌子上。
然后,我注意到案板上放着一张报纸,掀开一瞧,下面整齐地摆放着切好的面条。
不用想,这肯定又是妈妈中午没有休息,趁着那段时间擀好的面条。
我看了看手表,现在己经五点半了。按照平时的时间安排,弟弟应该快要放学回家了。
我轻轻地关上厨房的门,缓缓地走到了属于我自己的房间。
这间屋子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狭小,靠墙的地方堆放着一袋又一袋的粮食,这些都是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必需品。
在过去,我就是睡在这个连一张桌子都没有的小屋里,每天晚上只能借着微弱的月光或者昏暗的灯光来完成我的作业。
后来,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爸爸终于动手给我做了一张简单的写字台。
虽然这张桌子并不是很精致,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它己经是一件非常珍贵的礼物了。
我记得当我第一次坐在那张写字台前时,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这种感觉持续了很久很久。
离开我的房间后,我来到了爸妈的房间。
我慢慢地环顾着西周,看着那些熟悉的家具和摆设,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因为我和弟弟都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在村子里,爸妈一首都觉得有些抬不起头来。
尽管他们嘴上从来没有说过什么,但我知道,他们的内心其实还是希望我们能够有所成就,成为他们的骄傲。
站在爸妈的房间里,我暗暗下定决心,这一世,我一定要努力奋斗,让我的爸爸妈妈在村子里扬眉吐气。
我要证明给所有人看,即使我们不是读书的天才,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成功。
最后,我轻轻地关上了爸妈房间的门,走出了屋子,来到了爷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