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们这时候心里想什么呢,就是怕我回不了城了呗。
放心吧,没问题的,我早就己经有自己的想法了。
不过现在不能告诉你们,不过我可以保证绝对不会抛弃自己的妻子跟家人独自回城的。
你们就在家里等待我的好消息吧,相信我一定能够成功的。”
书信到这里就结束了。
韩春松抬起头小心的看着自己的老娘,想要解释点什么。
但是又开不了口,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人而己。
让他平时跟工友们侃大山吹牛逼还行,但玩真的,他没什么太多的见识。
也给不了什么有用的建议,只能求助的目光看向自己的老娘。
希望老娘不要太激动,别被小六子那个逆子气坏了身子可就不好了。
他自己心里对于弟弟在乡下结婚也是相当的不认同的。
但是这时候老娘生气了,他可不想在继续拱火。
生怕把老娘在气出个好歹来,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韩家其他的几个兄妹也都差不多的想法,同时都把目光看向了韩母。
韩母这时候也是冷静了下来,自己小儿子从小就主意正这点没错。
做事儿什么的都有自己的章程,这也让她很放心。
但是这一次竟然搞出这么大的事情来,这可不是小事儿。
这可是关系他以后的生活的,韩母这时候心里想的就是自己的儿子被骗了。
虽然在家里的时候看起来挺聪明的,但是在乡下毕竟不是家里。
什么人都有,他那点脑子怎么可能想到以后的事情呢。
肯定是被骗了,才会这样的,不然的话他不会这么草率的结婚的。
这一刻韩母唯一的想法就是要去陕北找儿子阻止他。
不能就这么让他结婚了,这样会毁了他的。
想到这里韩母一下子站了起来,严肃的看着韩春松。
“老大你现在就去给我买票,我要去找你弟弟。
不能就这么让他急匆匆的就把婚结了,我必须要过去跟他说明白。
你现在就去给我买票去,我这就走。”
说完之后韩母就打算收拾东西,刚要走的时候就被韩春雪韩春燕给拦住了。
“妈,妈你先别着急,要去也不急于这一时。
关键是怎么去?你可要知道陕北的距离可不近。
这么急匆匆的就去,一点准备都没有的话万一路上外出点什么事儿可就不好了。
我知道您担心小六子,可是您先别着急,我们在商量一下。
您先坐下!”
说完韩春雪韩春燕两姐妹就扶着韩母再一次的坐下来。
韩春松这时候也跟着说道:“就是啊妈,这事儿急不来的。
别的不说,要买票就需要介绍信,就这个介绍信都不好开。
一天两天的开不开的下来还不好说呢,再说了去陕北光路上也需要时间。
您自己去我们肯定不放心,怎么着也要我们出两个人陪着你吧。
我们现在都有工作,不能说走就走啊,还得回去请假。
咱就说这耽耽误误的最起码一个礼拜过去了。
再加上路上的时间,等我们到了都过去半个月了。
那时候小六子都己经办完婚礼了,我们再过去有什么用啊?”
“就是啊妈,我大哥说的虽然不好听但都是事实。
这东西我们也不想小六子就这么匆匆忙忙的结婚。
毕竟咱家小六子可是咱们这一片出了名的俊后生。
不少小姑娘惦记着呢,可是这山高路远的我们真没办法啊。
只能说是有心无力,哪怕是想阻止也阻止不了啊。”
韩春雪这时候也赶紧的劝解道,一边说着一边给韩春燕使眼色。
韩春燕看到大姐的神色之后紧跟着说了起来。
“妈,我知道您着急,但是您先别急,咱家小六子是什么人您还不知道吗。
小五子说是粘上毛比猴都精,但是比起小六子来可是差远了。
他可从来都不是一个吃亏的主儿,自己主意正。
决定了的事情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做什么事儿都是有计划的。
他不是在信里说了他有办法回来的吗,既然他这么说了那他肯定有办法的。
您就别担心了,我们要相信他,这么多年了从小到大小六子什么时候说到做不到了。
滋要是他说了的话就绝对能够成功的,您就不要担心了。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想一下他找的媳妇儿怎么样。
什么时候能够有孩子,到时候啊保不齐他还真能抱着孩子回来呢。
你们说是吧。”
韩家几兄妹一番话说下来,摆事实讲道理的让韩母激动的心情得到了一定的平复。
可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说道:“那个介绍信真的需要那么长时间才行吗?
不能快点?不行你们去跟领导说说让他给你们快点开着。
这样的话我们也许能明天就走呢。”
韩春松听着韩母的话后,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
“妈,就是这么说吧,哪怕是我们明天能开出介绍信来。
等我们到陕北了时间也错过了,您看看小六子的地址。
黄源市原西县石圪节公社双水村。
这里根本就不通火车,您再看看这封信都是在道上走了快一个月了才到咱们这里。
保不齐这个时候小六子都己经办完婚礼入洞房了都。”
就在韩春松说这个的时候,远在陕北双水村刚刚新婚燕尔的某人忍不住的打了个喷嚏。
不过对此毫不在意的满脸笑容的继续自己的工作。
推着一车砖小跑着跟在前面的人后面,脸上笑得那叫一个灿烂!
再说回西九城韩家这边,韩母听到韩春松的话后这时候彻底的死心了。
他知道自己阻止不了小儿子的婚礼了,只能由他去了。
就是想到以后很有可能跟最喜欢的小儿子天各一方的时候韩母就忍不住的落下眼泪。
嘴里不停的骂着:“小六子这个兔崽子,不孝子,他是一点也不没有把我放在心上啊。
你说说他怎么能这样呢,怎么就能稀里糊涂的结婚了么。
这个兔崽子以后不要再我面前提他了,我没这个儿子。”
韩母一边哭着一边骂着,再一次让韩家兄妹着急忙慌的开始安慰起来。
老太太五十多岁的人了,可不能总是这么大喜大悲的。
对身体不好。
在几个儿女的安慰下,韩母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一点了。
但是这次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韩母都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平时上班也是这样,之前的那个乐观开朗的老太太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