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章 卖人参

他想着想着就又睡着了,可下半夜他也没在梦见爷爷。

外面的天才微亮,傅文杰就被娘亲叫醒了,“狗蛋,起来了,你不是说要和爷爷去县城吗?快起来洗漱,爷爷他们都准备好了。”

傅文杰还有些迷糊,但也坐了起来,向氏给他穿着衣服,今天的衣服比昨天的看起来就新很多,衣服上也没有补丁。

洗漱完,大哥傅文旭就把他抱了起来,外面的天空雾蒙蒙的,三月底的天气还是很冷的,嘴里呼出的气瞬间就成了白雾。

他身上也穿的厚厚的,但脸蛋和脖子都很冷。

三人走到三叔家门口,三叔已经在那里等着了,“二叔,你们来了?”傅长明说道。

傅老头点点头,“今儿要麻烦你了老三。”

“嗨,二叔这是哪里的话,我这也不是闲着吗,反正没事,陪着你们走一趟而已,有什么麻烦的。”

三人上了牛车,傅家村离平阳县城需要半个时辰,牛车是没有棚的,这一大早的雾很大,牛车走在路上头发上都会凝结出微小的水珠出来。

傅文旭把自已身上的外衣解开,把傅文杰包裹在外衣里,傅文杰拒绝,但爷爷和大哥都不同意,他只好乖乖的窝在大哥怀里。

一路上他也没闲着,闭着眼睛吸收木系能量,丹田里昨天长出来的两片叶子现在已经是四片了。

他现在能观察到的地方也大了不少,应该要不了多久他的木系异能就能升到二级了。

很快就到了平阳县城门外,牛车是不能进城的,不过城门外有一个专门帮着别人守牛车或者是马车的地方,只要交五文钱就可以,傅文旭上前交了铜板,老板给了一个写了编号的竹签。

取牛车的时候就要拿着这个竹签来认领牛或者马才行,要是丢了那只能去衙门查找你买牛或者是买马的记录才行。

进城每人交两文钱,十岁以下小孩是不需要的,所以傅文旭又掏了六文钱给守门的衙役。

傅长明带着祖孙三人来到了仁德堂,小二才刚开门不久,见有人来了,小二连忙招呼,“几位是看病还是抓药?”

傅长明朝小二一揖,“小二哥,我们是来卖药材的,冯掌柜在吗?”

“你们是来卖药材的?什么药材可以说一下吗?要是我能做主的就不用麻烦掌柜的了,要是我不能做主的咱再去叫掌柜的您看行吗?”

“不满小二哥,我们昨天在山上采到一根山参,上次我们采到的也是卖给你们仁德堂的,所以我们这才先来您家看看收不收。”

小二颔首,“几位等着,小的这就去请掌柜的。”

很快,冯掌柜就被请了出来,冯掌柜年过古稀,一头银发梳的一丝不苟,下巴上留着长长的白胡须,一见是傅长明,冯掌柜的连忙笑道:“是傅老弟呀,听小二说你这次又挖到人参了?”

傅长明颔首,“这次是我二叔家里挖到了,这不是我熟悉吗,知道您这仁德堂是平阳县城里最公道的药铺了,我这才带着我二叔一家过来让您长长眼。”

说完,傅长明示意傅文旭把人参拿出来,傅文旭把小包袱放在了柜台上,把用苔藓包裹的人参打开,冯掌柜拿着人参看了一下,“不错,这根山参差不多三十五年左右,品相完好,保存的也很好。”

傅长明点头,“挖出来后就一直好好保存着,冯掌柜的看看这山参能卖上什么价?”

“这根山参比你上次带来的那根年份和品相都高了不少,这样,三百五十两你们看如何?”

傅长明看了一眼傅老头,傅老头一思索朝着傅长明点点头,“冯掌柜就按您说的价格来,您的为人我是知道的,您定不会忽悠我们这些百姓,三百五十两就三百五十两吧。”

冯掌柜颔首,“你们是要银票还是要银子?”

傅老头想了想道:“三百两银票,五十两银子吧。”

冯掌柜的点头,吩咐小二去拿银子,“几位下次再找到什么好的药材还可以送到我们仁德堂来,老夫定给你们一个公道价。”

傅长明连连点头,“这是肯定的,下次挖到了我们定先拿给冯掌柜的先长长眼。”

小二很快拿来了三张一百两的银票,四锭十两的银子,十个一两的银克子。

傅老头点好了银子,拱手行礼,“多谢冯掌柜的了,那我们就先走了,下次有机会再见。”

几人朝冯掌柜的行了礼后就走了,冯掌柜的把几人送到大门口才回去。

傅长明问道:“二叔,你们还要买什么东西吗?”

傅老头想了想说道:“我们先去吃点东西,等会还要去布庄看看,家里现在还缺一些油盐米面之类的东西。”

傅长明带着几人来到了一家馄饨摊,卖馄饨的是两位老夫妻,见有客人来,老妇人连忙问道:“几位吃馄饨还是吃面?”

傅老头说道:“来四碗肉馅馄饨。”

“好叻,四碗肉馅馄饨,几位稍等,很快就好。”

傅长明见傅文杰四处打量,“狗蛋,这县城好玩不?”

傅文杰浅笑,“好玩,三叔经常来县城吗?”

傅长明点点头,“一个月会来个五六次,基本上都是去衙门办事,怎么,你也想常来?”

傅文杰点点头,“县城比村里热闹,三叔知道县城有几家书院吗?”

傅长明一惊,“狗蛋这是想上学?”

傅文杰点点头,“我想考功名,以后当官,想让爷奶以后过上好日子。”

傅老头心中大亥,他知道小孙子聪明,没想到他还想考功名,不过他也是有这个打算的,等他攒够了银钱是想着送孙子读书的,大孙子也在私塾读了六年,只是他不是考功名的料,儿子被征兵走后他就没去私塾了。

傅长明心中很是高兴,“狗蛋是好样的,县城里有县学,也有几家私塾,但三叔觉得还是县学好些,县学里不光教书识字,还能学公子六艺,只不过县学需要考试才能进,要有一定的基础县学才收。”

傅文杰想了想问道:“大哥,你上学时的书籍还在吗?”

傅文旭点头,“书籍还在的,家里现在就缺笔墨纸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