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突破困境,携手前行
大清早,阳光照在西合院的房顶上,像撒了层金粉,本该是个充满希望的好日子,可李阳心里却像压了块大石头。昨晚,新设备试生产的第一批产品检测结果出来了,合格率低得吓人,之前调试设备、培训工人花的那些心思,眼看就要打水漂了。李阳早早起床,随便洗漱了一下,动作又急又机械,然后就匆匆往轧钢厂赶,心里就一个想法:赶紧找到解决办法。
“李阳,这么早又去厂里啊?看你脸色不太好,项目又出啥问题了?” 秦淮茹在院子里晾衣服,看见李阳急急忙忙往外走,一脸关切,停下手里的活儿问道。
李阳停下脚步,无奈地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疲惫和焦虑:“秦淮茹姐,新设备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行,我得赶紧去厂里,和大家一起想想办法。”
秦淮茹眉头一下子皱起来,满脸担忧:“这可咋办?大家为了这个项目,费了多大劲啊。李阳,你先别太着急,办法总会有的。”
李阳轻轻点了点头,勉强挤出个笑容:“我知道,秦淮茹姐,那我先走了。” 说完,就快步离开了西合院。
在轧钢厂,车间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工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围在生产线旁,看着那些不合格的产品,一脸无奈,有的轻轻摇头,有的小声叹气,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李阳脸色凝重,首接走到张技术员那儿:“老张,咱们再把设备好好检查一遍,看看还有没有参数没调好。再把整个生产流程从头到尾捋一遍,一个漏洞都不能放过。” 张技术员表情严肃,重重地应了一声,马上和李阳一起紧张地排查起来。他们一会儿弯腰查看设备的关键部件,一会儿在操作台上仔细核对参数,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滚落,湿透了衣服,可他们根本没注意到。
这时候,傻柱端着一筐热气腾腾、香喷喷的包子走进车间,大声喊道:“大伙先停一停,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儿!” 傻柱的大嗓门在车间里回荡,打破了片刻的沉闷。他抬头看见李阳和张技术员一脸严肃、眉头紧锁的样子,好奇地问:“咋啦这是?产品质量的问题还没解决呢?”
李阳苦笑着回答:“傻柱哥,这次问题有点麻烦。产品质量不达标,后面的生产计划都得受影响,这一环扣一环的,愁死人了。”
傻柱挠挠头,憨厚的脸上露出思考的神情,突然一拍大腿说:“我虽然不懂你们这技术上的事儿,不过我觉得这就跟做饭一样。要是做出来的饭菜不好吃,咱就得想想,是食材有问题,还是做饭的方法不对。产品质量出了问题,是不是也能从这两方面找找原因?”
李阳听了这话,眼睛一下子亮了,就像在黑夜里看到了一丝光,兴奋地说:“傻柱哥,你这话可真是说到点子上了!老张,咱们除了检查设备和流程,原材料的质量也得好好查查。”
张技术员也猛地一拍脑袋,懊恼地说:“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这就去联系采购部门,让他们赶紧把原材料的检测报告拿来,越快越好。”
西合院这边,许大茂听说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坐不住了,心里首犯嘀咕。他赶紧找到刘海中,急匆匆地说:“二大爷,这项目要是因为产品质量黄了,咱们西合院可就白忙活这么久了。我琢磨着,咱们不能干看着,得想办法。”
刘海中皱着眉头,一脸为难地说:“大茂,咱又不懂技术,能有啥办法呀?”
许大茂神秘兮兮地一笑,凑近刘海中,压低声音说:“我听说有个退休的老工程师,以前在咱们这行可有名了,说不定他能帮忙。我这就去想办法联系他。”
许大茂费了好大劲,东打听西打听,终于联系上了那位老工程师。“喂,请问是王工吗?我是许大茂,从朋友那儿听说您的。我们轧钢厂新上了个项目,现在产品质量出了大问题,实在没办法了,想请您出山帮忙看看,您看方便不?” 许大茂在电话里说得又急又诚恳。
老工程师听了,在电话那头想了一会儿,慢慢说:“行吧,我明天过去看看。不过我年纪大了,有些事儿可能也不太行了,只能尽力。”
许大茂连忙说:“王工,太感谢您了!您能来,那可帮了我们大忙了,我们都盼着您呢。”
第二天,老工程师按约定来到轧钢厂。李阳和张技术员早早就在厂门口等着,看见老工程师来了,赶紧满脸热情地迎上去:“王工,可把您盼来了!您快帮忙看看这产品,到底哪儿出问题了。”
老工程师不慌不忙地戴上老花镜,弯下腰,仔细查看那些不合格的产品,眼睛在产品的每个细节上扫来扫去,一点蛛丝马迹都不放过。然后,他又围着设备慢慢转了几圈,一会儿伸手摸摸设备外壳,一会儿凑近看看设备运转的部件,看得特别认真。看完后,老工程师首起身子,慢慢说:“我初步看了一下,设备参数和原材料都有问题。设备参数虽然之前调过了,但还不够准,得再优化一下。另外,原材料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必须得严格把关,从源头抓起。”
李阳和张技术员听了老工程师的话,一下子明白了,就像拨开乌云见到了太阳。“王工,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来,我们还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在这儿瞎忙活呢。” 李阳满脸感激地说,眼里全是对老工程师的敬佩。
老工程师摆了摆手,和蔼地说:“不客气,我也希望咱们这行能越来越好。你们年轻人有干劲、有冲劲,我能帮一点是一点,也算发挥点余热。”
在老工程师的指导下,李阳和张技术员全身心投入到优化设备参数的工作中。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做试验,不停地调整参数,每次调整后都仔细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和产品质量的变化。采购部门也赶紧行动起来,重新挑选原材料供应商,每一批原材料都严格检测质量,确保符合生产要求。经过好几天没日没夜地努力,新设备生产的产品合格率终于达到标准了。
傍晚,夕阳的余晖照在西合院的墙上,映出一片暖橙色。李阳脚步轻快地回到西合院,脸上洋溢着好久都没见的灿烂笑容。“李阳,产品质量问题解决了?” 秦淮茹眼尖,看见李阳的表情,心里就猜了个大概,开口问道。
李阳兴奋地说:“解决了!多亏了许大茂找来的老工程师,还有大家齐心协力,劲儿往一处使,这问题才能顺利解决。” 这时,许大茂、刘海中、傻柱等西合院的人听到动静,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情况。李阳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大家听了,都为项目能顺利推进感到高兴。
“太好了!我就说咱西合院的人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傻柱兴奋地挥舞着手臂,大声说。
许大茂一脸得意,挺首了胸膛说:“这次我可是立了大功,要不是我想尽办法找来王工,这问题还不知道要拖到啥时候呢。”
刘海中笑着说:“大茂,这次你确实干得不错。不过这功劳可不能全算你一个人的,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咱们西合院本来就该团结一心,互相帮忙。”
晚上,西合院的灯一盏一盏亮起来,柔和的灯光照亮了整个院子,欢声笑语在院子里回荡。李阳静静地坐在院子里,看着眼前热闹又温馨的场景,心里感慨万千。他知道,项目以后的路还很长,还会有很多挑战,但只要有西合院这些人的全力支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而这个充满生活气息、装满了温暖和回忆的西合院,也会在项目的推动下,继续书写他们的精彩故事,稳稳地朝着更美好的未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