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合作活动筹备的忙碌与挑战
回到西合院,大家伙儿都干劲十足,脚底生风,麻溜地就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里。傻柱在厨房忙得晕头转向,像个转个不停的陀螺。他手里紧紧攥着那本都翻烂了、泛黄的菜谱,眼睛死死盯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嘴里嘟囔着:“这次美食节可太重要了,关乎咱们西合院的名声,我得把压箱底的本事都使出来。可现在这食材准备太让人头疼了,像一团乱麻,到底该备多少量,既能不浪费,又能保证供应充足呢?” 正皱着眉头发愁呢,许大茂哼着跑调的小曲儿,晃晃悠悠地进来了。他手里捧着一叠厚厚的资料,整理得整整齐齐,看着就利落。瞧他那得意样儿,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恨不得在脸上写着 “得意” 俩字。
“傻柱,你在这儿瞎想啥呢?我跟你说,我这文化讲座的资料都快整理完了,你这美食节筹备得咋样了?” 许大茂仰着下巴,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好像在笑话傻柱磨蹭。
傻柱一听,白了许大茂一眼,没好气地说:“你懂啥呀,许大茂!我这准备食材可不像你整理资料那么容易,这里面门道可多了去了。就说这豆汁儿,必须得用正宗的北京绿豆,泡发时间得拿捏得死死的,多一分钟都不行;研磨程度也有讲究,粗了细了都不对味儿。还有那驴打滚,糯米粉得选最好的,豆沙馅也得我亲手熬,这样才能保证正宗。” 傻柱一边说,一边比划着,脸上满是认真。
许大茂听了,撇了撇嘴,一脸不屑:“你就会说这些有的没的,我看你就是想偷懒,故意把准备工作说得这么复杂,好拖时间。” 他的语气里全是怀疑和嘲讽。
傻柱一听这话,当时就火了,像个被点着的炮仗:“许大茂,你别在这儿说风凉话!有本事你来试试,看看这美食节你能弄成啥样?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真有三头六臂!” 傻柱气得满脸通红,双手叉腰,眼睛瞪得像铜铃。
两人正吵得不可开交,眼看就要把厨房给掀了,李阳刚好进来了。他一看这剑拔弩张的架势,赶紧上前劝架:“傻柱哥,许大哥,都别吵了!咱们现在是为了合作活动一起使劲儿,可不是在这儿闹矛盾的。傻柱哥,食材准备确实是大事儿,你赶紧列个详细清单出来,大家一起帮忙采购,这样效率不就高了嘛。许大哥,你这文化讲座资料整理好了,也给大伙讲讲,让大家一起参谋参谋,看看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 李阳的声音沉稳有力,就像一阵春风,想把两人的火气给吹灭。
与此同时,贾张氏那边联系老手艺人的事儿也碰上了难题。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额头上全是汗珠,嘴里不停地念叨:“这可咋整啊?这几个老师傅时间都不好协调,有的说周末家里有急事,根本来不了。这活动还咋搞啊?” 贾张氏一脸焦急地跑到李阳面前,眼神里全是求助。
李阳见贾张氏这么着急,赶忙轻声安慰:“张大婶,您先别急,咱们再想想办法。要不咱再找找其他手艺好的师傅,说不定能找到时间合适的。或者跟他们商量商量,看能不能调整下时间,大家互相迁就迁就。实在不行,咱们可以把传统手工艺表演分成几场,周末一场,工作日再一场,这样也许就能满足大家的时间安排了。” 李阳一边说,一边轻轻拍着贾张氏的肩膀,想让她镇定下来。
阎埠贵这边,文创产品设计也陷入了困境。他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手里的铅笔在设计图上划来划去,可就是找不到满意的方案。“这保温杯和钥匙扣的设计,我都改了好几版了,咋总觉得差那么点儿意思呢。既要突出西合院特色,又得实用好看,还得控制成本,这也太难了吧!” 阎埠贵叹了口气,满脸无奈。
秦淮茹正好路过,看到阎埠贵愁眉苦脸的样子,就走过去看了看设计图。她想了一会儿,眼睛突然一亮,像发现了宝贝似的:“阎大爷,您看能不能在保温杯上印上西合院西季的图案,不同季节就换不同的贴纸,这样既有趣又能体现西合院特色,还能根据不同季节吸引不同顾客。钥匙扣的话,可以做成西合院大门门环的形状,再配上小铃铛,摇起来还有声儿,多有意思啊。” 秦淮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设计图上比划着,脸上满是自信的笑容。
阎埠贵听了,眼睛一下子亮了,就像在黑暗里看到了光:“秦淮茹,你这主意好啊!我咋就没想到呢?行,我马上按这个思路改设计图,肯定行!” 阎埠贵兴奋地拍了下大腿,马上又充满干劲地投入到设计工作中。
在另一边,刘海中又跑了趟轧钢厂,跟工会主席认真沟通活动细节。他一脸严肃,态度诚恳地说:“主席,我们西合院这边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呢,大家都干劲十足。就是有些细节还得跟您再确认下,比如活动当天的人员引导,是我们自己安排,还是厂里帮忙?毕竟这关系到活动能不能顺利进行。” 刘海中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着工会主席的表情。
工会主席听了,想了一会儿,然后认真地说:“人员引导这块还是厂里安排吧,我们职工对厂区熟,能更好地引导观众,你们就专心准备活动内容。还有,活动当天可能会有媒体来采访,这可是宣传西合院文化的好机会,你们也提前准备准备,把西合院的文化好好展示展示。” 工会主席的语气坚定有力,对活动充满了期待。
刘海中回到西合院,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家。“大伙都听好了,媒体要来采访,这可是宣传西合院的好机会。许大茂,你不是认识些媒体朋友吗?到时候多请几个来,把咱们的活动好好报道报道,让西合院文化传遍大街小巷。” 李阳目光坚定,眼神里满是对活动成功的期待。
许大茂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证:“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我一定让更多人知道咱们西合院和轧钢厂合作的这个文化活动,让西合院文化火遍全城,成为大家嘴里的热门话题!” 许大茂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好像己经看到了活动成功后的热闹场景。
活动的日子眼瞅着就到了,西合院的居民们忙得脚不沾地。大家跟拧紧了发条似的,一刻都不停。有人忙着清点活动要用的东西,有人反复查看场地布置得咋样,还有人跟轧钢厂那边联系协调。虽说一个个都累得不行,脸上透着倦意,可眼睛里都有股子劲儿,就像心里烧着一把火。他们都清楚,这次跟轧钢厂合作的活动特别重要。这活动就好比一座桥,一头连着西合院文化的传播,另一头关系着西合院以后的发展。
筹备的时候,难题一个接一个。买东西的时候,有些特殊的物品不好找地方买,价格还比预想的贵很多;布置场地也麻烦,空间规划不好弄,既要把西合院的特色展现出来,又得满足活动的各种功能;人员安排也不省心,居民们平时都有自己的事儿,时间很难统一。可大家都没打退堂鼓,心里都想着,只要大伙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他们相信一定能把活动办得热热闹闹,给西合院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让西合院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绽放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