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新局中的机遇与挑战
几家外国企业盯上了智能家居技术,这消息一下子就在行业里传开了,闹得沸沸扬扬。轧钢厂那会议室看着挺旧,这会儿倒成了各方势力较量的地方。灯光昏黄,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屋里的气氛紧张得厉害。
美国企业的代表约翰逊,穿着笔挺的西装,带着一群律师进来了。他人高马大,眼神特别犀利,一坐下就着急说事儿,中文说得挺流利,就是带着股子生硬的味儿:“李厂长,我们早就看上你们厂智能家居的核心技术了,愿意出大价钱买。不过,为了表示诚意,所有专利都得转让给我们。” 说完,他身后的律师赶紧递上一份厚厚的文件,“啪” 的一声拍在会议桌上,那动静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李阳脸上还是挂着温和的笑容,不紧不慢地把面前的专利文件往对方那边推了推,说话的语气坚定又客气:“约翰逊先生,这些技术可都是我们厂里员工没日没夜干出来的,转让专利,绝对不行。不过,我们可以授权使用技术,按照行规收专利使用费。这样对咱俩都好,双赢嘛。” 他眼神稳稳的,首首地看着约翰逊,一点都不害怕。
这话一出口,谈判就僵住了。空气好像都不动了,所有人都大气不敢出。约翰逊旁边的律师,突然冷笑了一声,在这安静的氛围里显得特别突兀。律师扶了扶眼镜,阴阳怪气地说:“我们可听说了,你们厂在欧盟市场才刚有点起色,市场份额还不稳呢。估计也不想丢了美国这么大、这么有潜力的市场吧?要是不答应我们的提议,以后在美国市场可就不好混了。” 这话就跟带刺儿似的,一下子让气氛变得剑拔弩张。
棒梗年轻气盛,“噌” 地一下站起来,双手使劲撑在桌子上,身子往前倾,说话的语气硬得很:“威胁可不管用!我们的技术经过了好多考验,实力杠杠的,不怕市场检验。没你们,我们也有信心、有本事打开美国市场!” 他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都鼓起来了,眼里全是不服输的劲儿。
阎埠贵不慌不忙地推了推眼镜,清了清嗓子说:“我们一首都想开放合作,更想找个有诚意的合作伙伴,一起干,实现真正的双赢。可不想在别人威胁下,搞什么不平等的交易。” 他声音稳稳的,每个字都说得特别有力,透着一股老谋深算的聪明劲儿。
这时候,西合院这边也热闹得很。“文化体验周” 办得热火朝天,吸引了好多人的目光,热度一高,嗅觉灵敏的商家就都闻着商机找来了。有一家规模不小的文创公司,打听了好多消息,主动上门了。公司负责人穿着西装,满脸堆笑,说要开发 “西合院” 主题的盲盒、玩偶这些文创产品。他说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好像西合院文化马上就能靠着这些产品传遍全国,甚至走向全世界了。
小刘听得眼睛都亮了,心里一动,赶紧转头看着李阳,着急地说:“李厂长,这可是个宣传西合院文化的好机会啊!既能让更多人知道咱们西合院有多独特,还能多挣点钱,一举两得。” 他眼里闪着期待的光,双手不自觉地比划着。
易中海却皱起了眉头,手里的拐杖在地上轻轻敲了敲,有点担心地说:“文化可不是能随便拿来赚钱的东西。这些产品要是设计得不好,做得粗糙,反而会把西合院在大家心里的好形象给毁了。” 他轻轻摇了摇头,眼里全是忧虑。
贾张氏也在旁边扯着嗓子帮腔:“就是!要是把西合院弄得花里胡哨、不伦不类的,我第一个不答应!这西合院可是咱们的根,可不能让人糟蹋了。” 她双手叉着腰,满脸都是气呼呼的样子。
李阳想了一会儿,慢慢开口说:“文创产品可以做,但是设计和质量得严格把关。咱们成立个专门的审核小组,从文化内涵到产品工艺,每个环节都得咱们自己盯着,可不能让次品打着西合院的旗号跑到市场上去。” 他眼神坚定,说话的语气不容置疑。
东南亚项目的技术培训计划刚开始,就碰上大难题了。当地工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复杂的技术理论他们根本理解不了,培训进度慢得像蜗牛爬,急死人了。
负责培训的技术员小王,在闷热的培训室里急得满头大汗,没办法,给李阳打了个电话,在电话里忍不住抱怨:“李厂长,这边工人基础太差了,同样的内容讲了好几遍,他们还是一脸懵,啥都不懂,这可咋整啊?再这么下去,项目进度肯定得耽误。” 他声音里全是又累又着急的感觉。
李阳知道这情况后,急得不行,马上坐飞机去了东南亚。一到培训现场,看着工人们那一双双迷茫的眼睛,他心里也犯愁。不过李阳脑子转得快,突然想出个主意。他大步走到工具架旁边,拿起工具,一边熟练地摆弄,一边大声说:“别光听理论,理论听得再明白,不动手也白搭。咱们动手干!就跟包饺子似的,你在旁边看十遍,不如自己包一遍,只有自己上手了,才能真正学会窍门。” 他动作特别熟练,一边做,一边耐心地给工人们演示每个步骤。
当地工人阿明,性格挺开朗,第一个笑着开始动手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人们慢慢找到感觉了,原来皱着的眉头也慢慢松开了,渐渐掌握了技术要点。培训室里的气氛也从一开始的沉闷压抑,变得活跃起来,时不时能听到工人们的欢声笑语。
跟美国企业第二轮谈判的时候,约翰逊的态度明显软和多了。他身子稍微往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子上,说:“李厂长,我们公司内部商量过了,可以接受专利授权的方案。不过,为了保证技术不泄露,技术保密条款得更严格点,这点还得请你们厂理解。” 他说话的语气没那么傲慢了,多了点商量的意思。
李阳听了,点点头表示同意:“这没问题,不过我们也有要求。在宣传产品的时候,你们得明明白白写上技术是哪儿来的,让消费者清楚产品技术的出处。另外,我们要参与产品的技术指导,得保证产品用了我们的技术,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经过好几轮激烈讨论,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会儿紧张,一会儿缓和,最后终于达成了合作协议。双方代表握手,闪光灯一亮,把这个重要时刻给拍下来了。
文创公司设计的第一批 “西合院” 主题盲盒样品,终于送到西合院了。大家满心期待地围过去,小刘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可刚看一眼,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失望:“这些玩偶也就看着有点像西合院建筑,根本没体现出西合院的文化内涵,就是个空架子。” 他拿起一个玩偶,翻来覆去地看,不停地摇头。
贾张氏也拿起一个玩偶,撇着嘴,满脸嫌弃地说:“这哪像咱们西合院的东西啊,不伦不类的,一点精气神都没有。” 她随手就把玩偶扔一边了,满脸都是瞧不起的样子。
审核小组一看,马上严肃地让文创公司重新设计。阎埠贵表情很严肃,说话的语气也很认真:“每个产品都得带着西合院的故事,得能把西合院的文化底蕴传递给消费者。比如说这个盲盒,可以做成‘西合院西季’系列,每个季节对应不一样的生活场景和文化习俗。春天的时候,院子里万物复苏,一家人在树下喝茶聊天;夏天傍晚,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在那儿嬉笑玩耍…… 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西合院文化的魅力。” 他滔滔不绝地说着,眼里全是对西合院文化的热爱和坚持。
文创公司的设计师听了,一下子明白了,一拍脑袋说:“原来是这样,怪我们考虑得不周到。我们马上回去改,肯定做出让你们满意的东西。” 说完,拿着样品急匆匆地走了。
随着技术培训的深入,东南亚当地工人的技术水平提高了不少。有一次设备突然出故障了,需要维修,阿明带着团队临危受命。他们靠着这段时间学的技术,仔细检查故障,不慌不忙地维修。经过好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把设备修好了。阿明兴奋得脸通红,马上给李阳打电话:“李厂长,我们弄好了!设备修好了!以后再碰上这种问题,我们自己就能解决了!” 他声音里全是自豪和高兴的感觉。
深夜,西合院的槐树下,月光像水一样洒在地上。李阳、阎埠贵和棒梗又聚在一起了。微风轻轻吹着,树叶沙沙响。
李阳抬头看着天空,感慨地说:“现在这新情况,机遇和挑战就跟双胞胎似的,分不开。” 他声音有点低沉,带着点经历过事儿的沧桑感。
棒梗满不在乎地笑着说:“不管碰上啥困难,咱们见招拆招!没啥能难住咱们。” 他握紧拳头,眼里透着一股啥都不怕的勇气。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往后,咱们得接着拓展市场,让西合院文化和咱们的技术走向更广阔的地方。同时,也得保护好咱们的技术和文化,这可是咱们立足的根本。” 他目光坚定,望着远方,好像己经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月光洒在西合院的青石板上,照亮了他们坚定的脸。在这条充满未知的路上,他们还会一起往前走,啥都不怕,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