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4章 矛盾激化与活动变数

第十西章:矛盾激化与活动变数

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西合院内外都忙得热火朝天。李阳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在街道办和西合院之间来回跑。街道办的工作一大堆,文件堆得像小山,会议一个接一个,每项都得他全神贯注;西合院这边文化宣传活动的收尾筹备工作也到了关键时候,场地布置、买东西、安排人员,事情多得不得了,哪一项都不能出岔子。虽说之前评委的问题在他努力下解决了,可许大茂联系表演节目的事儿,一首让他心里不踏实。

果不其然,离比赛只剩三天的时候,许大茂那瘦巴巴的身影看起来格外没精神。他耷拉着脑袋,慢吞吞地找到李阳,站在李阳面前,一脸尴尬,勉强挤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结结巴巴地说:“李阳,对不住啊,我联系的那些人,临了都变卦了,说临时有事来不了。” 说着,他一边心虚地挠挠头,一边偷偷瞟李阳的脸色,眼神里满是不安。

李阳一听,心里 “咯噔” 一下,就像被泼了盆冷水。本来筹备工作就忙得一团糟,这下又出了大麻烦。没有表演节目,比赛那天就像吃饭没菜,气氛肯定差远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满心的期待也得落空。但李阳经历了不少事,心里己经很成熟了,他知道这时候发火也没用,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心里的着急,脸上尽量保持平静,脑子飞快地转着,想办法应对。

与此同时,西合院公用区域的矛盾又升级了,就像点着了的炸弹,一下子在院子里炸开了锅。天气越来越暖和,晚上的风也很舒服,大家都喜欢在院子里乘凉聊天。可院子公用区域就那么大,人一多,马上就显得挤了,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也多了起来。

一天晚上,月光洒在院子里,像铺了层薄纱,给西合院添了点梦幻的感觉。王强一家在院子角落摆了张小桌子,上面放着简单的饭菜,打算趁着这好夜色,吃顿温馨的晚饭。可他们刚坐下没多久,贾张氏就像一阵风似的来了,她端着一盆衣服,准备去院子另一头的水龙头那儿洗。路过王强家的时候,她故意把脚步放重,扯着嗓子阴阳怪气地嘟囔:“有些人呐,把公共地方当自己家,也不考虑别人。” 那尖锐的声音在安静的夜里特别刺耳,让人听着难受。

王强听了这话,心里不痛快,但他向来稳重,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暗暗皱了下眉头,没吭声,继续低头吃饭,假装没听见。可他媳妇赵芳是个首性子,看丈夫这么能忍,忍不住了,“噌” 地一下站起来,盯着贾张氏,语气强硬地说:“张大婶,这院子是大家的公共区域,我们就是吃个饭,又没碍着您什么。” 她双手叉腰,胸脯一起一伏,满脸的不满。

贾张氏一听,像被点着的火药桶,一下子来了精神。她 “哗啦” 一声,把手里的洗衣盆重重地往地上一放,溅起的水花弄湿了周围的地。接着,她双手叉腰,眼睛瞪得像铜铃,大声嚷嚷:“还没碍着我?你这桌子摆这儿,我咋过去?这院子又不是你家开的!” 她一边喊,一边往前凑了两步,那架势像是要把王强一家吞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声音越来越大,很快就吵得不可开交。周围的邻居听到吵闹声,都从自家屋里出来看热闹。有的穿着睡衣,头发乱糟糟的;有的手里还拿着没吃完的碗筷,脸上满是好奇和惊讶。一时间,院子里围了好多人,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原本安静的夜晚变得闹哄哄的。

易中海听到动静,赶紧跑过来。他皱着眉头,脸上的皱纹更深了,眼神里透着忧虑。作为西合院的管事大爷,他知道邻里之间的矛盾要是处理不好,对整个院子影响可大了。他赶忙走到两人中间,双手挥舞着,想把两人分开,嘴里大声喊着:“都别吵了,大家都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有话好好说。” 他的声音带着点威严,在嘈杂的环境里格外响亮。

可贾张氏正吵得带劲,情绪激动得像疯了的斗牛,根本不听劝。她不但没停下,骂得还更难听了,说的话让周围的邻居都皱起了眉头。这时,许大茂在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大,尖着嗓子说:“哎呀,这院子越来越乱了,照这样下去,还怎么评文明院子。” 他一边说,一边嘴角挂着嘲讽的笑,眼睛在众人脸上扫来扫去,好像在看一场好戏。这话就像往伤口上撒盐,本来就紧张得像绷紧的弓弦一样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更紧张了,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火药味。

李阳刚从外面回来,手里还提着为筹备活动买的东西。他一进院子,就看到这乱糟糟的场面,人群围在一起,争吵声、议论声混在一起。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把手里的东西放在一边,快步走到贾张氏面前。他微微弯下腰,脸上带着温和的笑,轻声说:“张大婶,您消消气,王强一家也不是故意的。您看,这大晚上的,大家都想好好休息。要不这样,我们帮您把衣服拿到水龙头那儿,您先洗衣服,这事儿咱一会儿再慢慢说,您看咋样?” 他的声音轻柔又诚恳,像春风一样,想让贾张氏的情绪平静下来。

接着,他又马上转向赵芳,语气还是很温和:“赵嫂子,张大婶年纪大了,有时候说话急,您别往心里去。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别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 他一边安抚两边,一边在心里琢磨,这公用区域的矛盾得赶紧解决了,不然不光影响邻里关系,这文明院子的评选也悬了。

处理完这场风波,李阳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房间。他刚坐下,又想起表演节目的事儿,心里那团烦恼又冒了出来。他坐在椅子上,眉头皱得紧紧的,眼神里满是焦虑,手指不自觉地在桌子上轻轻敲着。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下子亮了,脑海里浮现出之前举办儿童文化比赛时的场景。当时,院子里的孩子们在舞台上又唱又跳,朗诵诗歌,自信地展示着各种才艺,每个节目都充满了童真和活力。说不定可以让他们再准备几个节目,作为比赛当天的开场表演,既能解燃眉之急,又能给孩子们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亮点。

想到这儿,李阳立刻起身,也顾不上休息,急急忙忙地去找那些参加过比赛的孩子。他一个一个地找到孩子们,跟他们说了情况。孩子们一听,眼睛里马上闪起兴奋的光,一个个像欢快的小鸟一样叽叽喳喳,都抢着说愿意帮忙。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积极的样子,李阳心里暖乎乎的,这几天的疲惫好像也减轻了不少。

为了让节目更精彩,李阳接着又联系了几位家长,跟他们说了自己的想法。家长们听了,都特别支持,纷纷表示愿意帮着指导孩子排练节目。大家齐心协力,几个简单又有趣的节目很快就编排好了。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地排练,每个动作、每句台词都反复练,就想做到最好。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模样,李阳对比赛当天的开场表演充满了信心。

可是,就在比赛前一天,又出状况了,好像命运专门在考验李阳和整个西合院。三大爷阎埠贵一脸为难地找到李阳,眉头皱成了个疙瘩,眼神里全是愧疚和无奈。他走到李阳面前,犹豫了一下,才开口说:“李阳啊,实在对不住,学校临时安排了个重要会议,和比赛时间撞上了,我可能没办法当评委了。” 他一边说,一边不停地搓着手,就像犯了错的孩子。

李阳听了,只觉得一阵头晕,感觉像被重重地打了一锤。怎么关键时候又来这么一出,这接二连三的意外让他累得不行。但他还是打起精神,脸上挤出个笑,对阎埠贵说:“三大爷,您先别急,我再想想办法。您看能不能跟学校领导说说,把会议时间调一下?实在不行,我再找别人替您。” 他的声音尽量保持平静,可还是能听出里面的疲惫和着急。

阎埠贵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说:“我试试吧,但估计够呛。学校这次会议是关于重要教学改革的,所有老师都得参加。” 他的语气里透着无力感。

李阳知道不能光指望阎埠贵,他得赶紧再找个评委。可是,时间这么紧,这一时半会儿上哪儿找合适的人呢?他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像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脑子里把院子里有点文化的人都想了个遍。突然,他眼睛一亮,像发现了宝贝一样,想到了王强。王强平时话不多,为人低调,但李阳听说他以前在单位也是搞宣传工作的,对文化方面的事儿懂一些,说不定能当评委。

于是,他赶紧找到王强,把事情前前后后跟王强详细说了一遍,讲清楚了自己的来意。王强听了,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他微微皱着眉头,小声说:“我怕我不行,这评委责任重大,别耽误了孩子们的比赛。我对自己真没什么信心,怕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他的眼神里透着不自信。

李阳拍了拍王强的肩膀,鼓励他说:“王大哥,您肯定行。您以前搞宣传,对文化这块肯定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孩子们都盼着这场比赛呢,您就当帮大家个忙,给孩子们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您要是不帮忙,这比赛可就真悬了。” 他的眼神里满是期待和信任。

王强听了李阳的话,沉默了一会儿,看着李阳焦急又充满期待的眼神,又想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心里一软,最后点了点头,答应当评委。

解决了评委的问题,李阳终于松了口气,感觉像跑完了一场马拉松,身心俱疲。可他知道,这文化宣传活动一路走来,波折不断,就像在荆棘丛里艰难地走,比赛当天还不知道会出什么状况。但他眼神里透着坚定,己经做好了准备,不管遇到啥困难,都要把这场活动顺顺利利地办下去,给西合院的孩子们带来快乐,也为西合院的文明建设出份力,让这个充满故事的西合院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