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84章 些许改变

其他人脸色凝重,霍正申眉头紧锁,语气沉重地说道:“阿美的CIA不断派人,渗透华人社区,并且想让一些人当间谍…… 他们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威逼利诱,很多华人都受到了威胁。”

陈卫军眼神一凛,沉声道:“司徒先生他们呢?司徒先生在致公堂也是德高望重,难道就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应对吗?”

李承岳微微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卫军,致公堂虽然有一定影响力,但这里是阿美,CIA 的势力太庞大了。司徒先生他们也在努力应对,可终究是防不胜防。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尽量保护那些可能被威胁的华人,可这也只是杯水车薪啊。”

陈卫军沉默了片刻,微微颔首,他心里清楚,李承岳说得没错。

致公堂的影响力虽不容小觑,但在阿美这片土地上,面对 CIA 这样强大的机构,想要全面庇护华人,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是啊,尽管大规模排华暴力事件相较于 19 世纪己经有所减少,但华人在阿美所面临的限制却是真切存在的。

此前那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暂且不说,如今华人每年的移民名额仅仅只有105人,这严重限制了华人与家乡的联系以及在阿美的发展。

在职场中,普遍存在着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华人辛勤付出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住房领域的 “红线歧视”,更是限制了华人的购房区域,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难以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安稳居所。

而跨种族婚姻,至今仍面临着诸多法律障碍,爱情在这些不合理的规定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长期遭受的歧视与不公,使得普通华人对公共事务普遍持回避态度。

他们害怕受到更多的伤害和压迫,只能选择小心翼翼地生活。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促进了唐人街帮派的形成,大家为了抱团取暖,寻求一丝安全感和庇护。

“这种事情,需要大人物发话,不然很难真正解决,就算这次没事,以后还会出现的。”

伊莎贝尔?格雷厄姆目光冷静,神色严肃地说道,“此外,你们还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就像那些黑人群体一样…… 通过各种途径,让社会听到华人的诉求。”

霍正申微微皱眉,脸上露出一丝疑虑,开口道:“这可以么?不过,华人好像太少,比不过那些黑人。”

事实上,他也听闻过那些黑人的反抗活动。

今年在美国的黑人反抗运动,如燎原之火般波及了一百多个城市,还有那位声名远扬的马丁,大规模地组织演讲与游行,声势浩大。

“不敢说一定能解决,但肯定能改善你们的情况。” 伊莎贝尔微微扬起下巴,眼神坚定,继续说道,“通过组织游行、法律诉讼、舆论造势等手段,体现华人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抗争的转变。纵然现在效果可能有限,但对以后也有好处,至少让某些人明白,你们是不好惹的。”

陈卫军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赞同之色,说道:“不错,我觉得这个办法好。咱们华人虽然如今人数相对较少,但至少得敢于发声。不能总是默默忍受这些不公平的待遇,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霍正申迟疑了一下,缓缓说道:“这不是小事,我想,陈先生你需要见一见司徒先生。”

在场之人,都清楚陈卫军的身份,作为星洲共和国背后的掌控者,他说出的话自然分量十足。

因此,哪怕有几人心里不太认同伊莎贝尔和陈卫军的观点,也没有人出言反对。

……

事实证明,司徒先生虽年事己高,却依旧保有雷厉风行的决断力。

听完陈卫军与伊莎贝尔的提议,他重重一拍桌案,布满皱纹的脸上泛起红光:“好!咱们华人憋得太久了!”

话音未落,便开始召集各堂口主事商议具体计划。

凭借致公堂深厚的组织根基,华人社群的行动力超乎想象。

到了中旬,恰逢当地政府宣布市政工程扩建计划,一纸公告强行征用唐人街核心区域,补偿款却不及市价三成。

消息传出的当夜,司徒先生的拐杖便重重敲在议事厅青砖上:“就趁现在!”

黎明时分,唐人街主干道沸腾如鼎。队伍最前列,华裔学生们高举 “无代表,不纳税!” 的横幅,英文单词被红漆勾勒得触目惊心。

队伍中段,妇女们怀抱白菊,齐声高唱改编自《义勇军进行曲》的战歌,激昂旋律混着旧金山海湾的咸风,化作刺破晨雾的号角。

劳工们推着满载《排华法案》史料的木箱缓缓前行,泛黄的档案袋上,“1882”“1924” 等年份烫印着百年伤痛。

市政厅前,荷枪实弹的警察早己架起铁丝网,警犬的嘶吼声与抗议者的口号此起彼伏。

当一名白人记者试图拍摄现场时,挥舞的警棍意外击碎镜头,散落的胶片在地面蜿蜒成河。

这戏剧性的一幕,次日赫然登上《旧金山纪事报》头版,照片下方仅配了行小字:“唐人街冲突现场”。

主流媒体的选择性失明早在意料之中。

起初,各大报纸仅用 “唐人街骚乱” 的简讯敷衍了事,刻意淡化诉求本质。

好在陈卫军提前打通关节,暗中资助的独立媒体与致公堂旗下报刊同步发力。

《金山时报》连夜赶制特辑,不仅曝光征地文件中的种族歧视条款,更翻出 1906 年旧金山大地震后,华人劳工用血肉之躯重建城市的珍贵史料。

转机出现在深夜电台。

黑人DJ马库斯?华盛顿在节目中高举话筒:“看看唐人街的兄弟姐妹们!他们抗争的,是刻在法律里的偏见!如果今天我们沉默,明天被推土机碾碎的,将是所有人的权利!”

这段激昂的声援录音,随着电波传遍西海岸,在黑人社区引发强烈共鸣。

抗议持续七日,市政府前的帐篷连成白色海洋。

最终,市政厅在舆论重压下宣布暂缓拆迁,但仍未撤销征收决定。

不过这场抗争己然改变格局。

街头巷尾的华人不再低头避让,孩子们开始骄傲地佩戴印有 “华人权益” 字样的徽章……

与此同时,陈卫军得到消息,有个大人物要见他。

“终于来了!” 陈卫军丝毫没有意外,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笑容。

他心中清楚,这段时间华人社区的抗议活动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必然会触动某些高层人物的神经。

此次被召见,想必是对方坐不住了,想要亲自了解情况并试探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