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9章 妙手回春济众生

入夏的荣国府,蝉鸣阵阵,荷塘中荷叶田田。贾母发现时空令表面浮现出草药纹路,灵光一闪,决定举办“妙手回春”盛会,广邀不同时空的医者、药师齐聚,共研医术药理,探讨济世救人之道。消息一经传开,荣国府门前车马络绎不绝,各路杏林高手纷纷携着奇方妙术而来。

孙悟空一个筋斗翻进荣国府,身后跟着花果山的“医仙猴”。这些猴子背着装满草药的竹篓,手中拿着自制的捣药杵。“老祖宗!俺带来了能治百病的‘灵猴医典’!”他掏出一本泛黄的兽皮书册,“还有这‘回春藤’,嚼一嚼伤口立马愈合!”鲁智深则带着梁山的军医,抬着一口大药箱,里面装满了金疮药、止血散等外伤良药。“洒家的兄弟们打仗受伤多,这些药可都是救命的宝贝!”

诸葛亮摇着羽扇,身旁跟着蜀地的名医,推着载满药材的木牛流马。“亮带来了《伤寒杂病论》手抄本,以及改良后的诸葛行军散。”他打开药箱,展示色泽各异的药丸,“此药可解瘴气、防瘟疫,战时能救万千将士。”妙玉在栊翠庵布置了“悬壶堂”,将庵内的药圃打理得井井有条,各色草药郁郁葱葱,还熬制了润肺止咳的“清露饮”,供来客饮用。

盛会伊始,荣国府的大厅化作“医道讲坛”。《三国演义》中的华佗率先登台,展示他的“麻沸散”配方:“此药服下,手术时病人无知无觉,可大大减轻痛苦。”他还带来了“五禽戏”图谱,现场演示虎、鹿、熊、猿、鸟五种动作,“常练此戏,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也现身,展示他炼制的“九转还魂丹”:“虽不能真正起死回生,但重伤之人服下,也有一线生机。”

在“药材博览区”,来自不同时空的奇珍异草令人大开眼界。《山海经》记载的“不死草”散发着莹莹绿光,据说能续人元气;《镜花缘》中的“忘忧花”香气扑鼻,嗅之可解忧愁;孙悟空带来的“千年人参果苗”,种下后需悉心照料,成熟后果实有起死回生之效。诸葛亮指着一株其貌不扬的野草:“这是蜀地特有的‘解瘴草’,搭配其他药材,可解南方毒瘴。”

“诊疗实战”在大观园的怡红院展开。医者们为贾府的丫鬟小厮、附近村落的百姓问诊。林黛玉也参与其中,凭借对《黄帝内经》的熟稔,为一位咳嗽的老者诊断:“此乃肺阴虚所致,需用百合、麦冬润肺止咳。”妙玉则用艾灸为一位关节疼痛的农妇治疗,艾烟袅袅中,农妇的疼痛渐渐缓解。

最热闹的当属“药方创新擂台”。各路医者纷纷拿出看家本领。梁山军医将金疮药与花果山的“回春藤”结合,研制出效力更强的外伤药;蜀地名医根据诸葛行军散,改良出适合平民服用的防瘟汤药;《聊斋志异》中的狐仙医者,用灵气为药材加持,制成的药丸能快速被人体吸收。孙悟空更是异想天开,提议将“灵猴医典”中的草药与天宫仙药融合,却被华佗笑着摇头:“仙药与人药属性不同,贸然融合恐有危险。”

柳嫂将药理融入美食,推出“药膳宴”。“虫草老鸭汤”用冬虫夏草炖老鸭,滋补肺肾;“茯苓饼”以茯苓粉为原料,健脾安神;最绝的是“西神粥”,用芡实、茯苓、山药、莲子熬制,号称“一碗粥补西季”。鲁智深喝着老鸭汤,赞不绝口:“没想到药也能做得这么好喝!”

席间,众人探讨起医道的真谛。华佗道:“医者,仁术也,当以救死扶伤为己任。”诸葛亮补充:“医道如治国,需标本兼治,既治己病,更防未病。”妙玉则说:“身心皆安,方为健康,治病更要治心。”贾宝玉听得热血沸腾,决定在荣国府设立医馆,免费为百姓看病抓药。

夜幕降临,荣国府上空亮起“医灯”。这些灯由琉璃制成,内装特殊草药,灯光能驱散蚊虫、预防疾病。孙悟空念动咒语,让医灯的光芒化作无数光点,飞向附近的村落。

这场“妙手回春”盛会,不仅汇聚了不同时空的医学智慧,更点燃了众人济世救人的热忱。临别时,贾母将刻有“悬壶济世”的玉牌赠予医者们:“愿诸位带着这份仁心,在各自的时空救死扶伤。”而荣国府的医馆,也在这场盛会后正式开张,成为守护一方健康的温暖港湾,续写着大爱无疆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