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章 鸡髓笋:山珍背后的奢靡与隐痛

惊蛰过后,江南的新笋破土而出。荣国府的采买小厮快马加鞭,将首批鲜嫩的鸡髓笋送入贾府时,竹筐里的笋尖还沾着晨露。这种产自徽州深山的珍馐,因笋心中空如鸡髓般晶莹剔透得名,每年产量稀少,寻常人家连见都难见上一面。

张才叔掀开竹筐,眼神里透着罕见的凝重。鸡髓笋娇嫩异常,稍不留神就会变老。他立即吩咐:"小五,取冰湃着!再把陈年火腿、老母鸡都备上!老太太点名要这道菜,半点马虎不得。"厨房众人不敢怠慢,一时间,磨刀声、切菜声、烧火声此起彼伏。

制作鸡髓笋的工序繁复至极。张才叔先将笋尖小心削成三寸长短,用银针挑出中间的髓心,再将熬制了六个时辰的老母鸡汤注入其中。火腿要选三年陈的金华火腿,切成比发丝还细的丝,填入笋内。最后放入紫砂炖盅,加入干贝、瑶柱等海味,文火慢煨整整两个时辰。

"师傅,这鸡髓笋得用多少食材啊?"小五望着案上堆成小山的火腿,忍不住咂舌。张才叔叹了口气:"一只笋配半只鸡、二两火腿,这还只是明面上的。采买路上损耗的、试菜用掉的,没个数。"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听说为了抢这批笋,薛家的商船和王家的起了冲突,还伤了人。"

荣禧堂内,贾母端坐在紫檀雕花椅上,看着丫鬟将鸡髓笋呈上来。白玉瓷碗里,嫩黄的笋尖卧在乳白的汤汁中,火腿丝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到底是春天的鲜物。"贾母用象牙筷轻轻夹起一截,笋尖入口即化,鸡汤的醇厚、火腿的咸香、笋本身的清甜在口中层层绽放,"比去年的更鲜了几分!"

王夫人见状,连忙笑道:"老太太喜欢就好。这是特意吩咐徽州的庄子,日夜兼程送来的。"王熙凤也凑趣:"我听说外头为了这鸡髓笋,都炒到五十两银子一斤了!咱们贾府能尝鲜,全托老太太的福。"众人纷纷附和,唯有宝玉望着碗里的笋,想起前日在街上看到的流民——那些人衣不蔽体,为了一个冷馒头大打出手,和眼前这奢靡的宴席形成刺眼的对比。

然而这道珍馐带来的不只是享受,还有暗流。采买主管吴新登的侄子虚报账目,将鸡髓笋的价格翻倍,中饱私囊。柳家嫂子无意中听到他们分赃,本想告诉王熙凤,却被吴新登家的威胁:"敢多嘴,就让你女儿五儿没好日子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邢夫人得知贾母独享鸡髓笋,醋意大发:"好啊!有好东西也不想着我这个长房媳妇!"她故意在府里散布谣言,说鸡髓笋性寒,老太太吃多了要伤身。这话传到王熙凤耳朵里,她冷笑道:"既然大太太这么关心,不如送些过去?"于是真的让厨房做了两份,一份给邢夫人,一份故意做得咸涩难吃,送到了赵姨娘房里。

赵姨娘哪里吃过这等美味,吃得狼吞虎咽,当晚就闹起了肚子。她以为是邢夫人故意陷害,冲到邢夫人房里大吵大闹。两房的矛盾彻底激化,闹到最后,还是贾母出面才平息事端。

这场鸡髓笋引发的风波,让贾府上下人心惶惶。张才叔看着剩下的几根笋,摇了摇头,将它们做成腌菜,分给了厨房的下人。小五尝了一口,咂咂嘴:"师傅,这腌笋比那 fancy 的做法还好吃!"张才叔笑而不语,心里却明白:有时候,最简单的烹饪,反而更接近食物的本味。

夜幕降临,贾府恢复了平静。宝玉站在沁芳闸边,望着水中的倒影,耳边似乎还回荡着白天的争吵声。他想起《诗经》里"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句子,第一次对家族的奢靡生活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而远处的厨房,依旧亮着灯火,张才叔正在为明日的宴席做准备,鸡髓笋的故事,或许只是贾府众多奢靡往事中的一件,但它带来的震动,却像一颗石子,在平静的湖面上激起了层层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