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0章 南锣鼓巷 95 号院的三个联络员

大院选举联络员的流程通常是这样的:首先,街道办会发出通知,告知大院里的住户关于选举的相关事宜。

然后,大院里的住户们会进行投票,最终根据投票结果产生联络员。

而这次选举的范围是归属南锣鼓巷 95 号院的所有住户,只要符合条件,都有资格参与评选。

然而,上次街道办来通知选举联络员时,李家却没有人到场,所以他们并不知晓这件事情。

尽管李昊和白玲都在机关单位工作,但他们并不会特别关注街道办的这些琐碎事务。

而且,就算他们知道了这件事,对于选举联络员这种事情,他们也丝毫提不起兴趣。

这恰恰是那几个想要当选联络员的老住户所期望的情况。

毕竟,以李家目前的权势和地位,如果他们有意参与选举,那么获得一个联络员的职位肯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至于中院的何大清,由于他是一名厨师,偶尔需要为领导开小灶,因此下班时间比较晚。

这样一来,他自然也对联络员这个职位没有太多的想法。

而后院的许富贵,由于他的工作是放电影,经常需要外出几天,不在大院里,所以他同样没有资格参与这次的评选。

毕竟身为联络员是要处理大院里的问题的,经常不在大院,肯定就无法处理。

所以现在是三个老住户,各显神通,拉票的时候。

刘海中和易中海在拉选票时,都采取了比较首接的方式,但具体方法略有差异。

刘海中这个人相对单纯,心眼较少。他在后院公然承诺,只要有人投票支持他当选联络员,每户就能获得两万块的感谢费。(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由于货币在 55 年进行了改革,现在的一万相当于改革后的一块钱,依此类推,十万就是十块钱,一百万则是一百块钱,一千万就是一千块钱。)

相比之下,中院的易中海则更为世故一些。

他深知首接给钱太过张扬,不仅可能引起他人反感,对自己当选联络员后的形象和工作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易中海选择了一种更为隐晦的方式——让自家媳妇去购买了几十斤猪肉。

易中海并未让媳妇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将这二斤猪肉送到每家每户。

这种做法虽然没有首接提及选票的事情,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端倪,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拉票行为。

而住在前院的阎埠贵,既想当联络员,以方便自己以后占点儿邻居的占便宜,又不舍得付出。

阎埠贵的媳妇杨瑞华也是个聪明的,平时阎埠贵有点儿事儿也喜欢和媳妇商量。

“瑞华,你说老刘和老易,这两人为了拉选票,一个首接给钱一个首接送肉,他们都是在厂里上班,收入比咱们家多,也都舍得花钱,这可怎么办?

现在经过他们这么带头,咱们要是不花钱,这可怎么拉票才好?”

“当家的,咱们家可不能和他们比,他们一个月的收入,差不多是咱们家两个月的。

如果需要花这么多钱,我觉得还不如不当这个联络员。”

“瑞华,可不能这么想,不当联络员,以后该怎么算计?

俗话说得好,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咱们得想想办法,既不花钱,还可以拉倒选票才行。”

阎埠贵的想法杨瑞华是认同的,只是有点儿无语。

“当家的,你是小学教员,收入确实比他们差一些,但是工作轻松,而且咱们家是知识分子,不和他们比。”

杨瑞华的一句话点醒了阎埠贵。

“瑞华,你说的太对了,我是小学教员,我是老师,以后院里的孩子都需要上学。

既然大家的孩子都要上学,那以后我当了联络员,等院里的孩子上学的时候,还可以再收一次好处。”

“当家的,你在说什么胡话,以后收好处和你现在能不能当联络员有什么关系?”

“瑞华,你一会儿就在前院,和她们聊天,重点说一下我是小学教师的事儿。

谁家有孩子,以后上学问题,找我肯定好使。

既然以后大家都要求到我,现在选举联络员,大家会不给我投票吗?”

杨瑞华听完后,也是眼前一亮。

“好,当家的,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于是杨瑞华急匆匆的出了家门,就开始在前院宣传起来。

院里的住户听的多了,也都不傻,而且大家都是在工厂里上班的,只有阎埠贵是老师。

作为各家各户的家长,那就没有一个不想以后家里的孩子成才的。

所以,哪怕前院的住户没有收到阎家的礼,也只能给阎埠贵投票,不然还怕以后自己家的孩子上学,被阎埠贵穿小鞋呢。

就这样,易中海、刘海中和阎埠贵,各自用各自的方法,搞定了选举联络员的问题。

等晚上街道办的干事过来,查看选票的时候,不出意外,阎埠贵被选里为前院联络员,易中海被选为中院联络员,刘海中被选为后院联络员。

至于单独一个月的李家,虽然还挂靠在 95 号院,却没人提这件事儿。

毕竟说起来,李家也算是单独一个院,院里也只有人家一户,平时都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西合院刚产生了三个联络员,刚开始三人也会传达一些街道办的政策,也会处理一些邻居之间的矛盾,只是每个人用的方法不一样。

宣传政策的时候自然是都到中院开会,而且是三人坐着,其他人都站着。

处理邻居纠纷问题,基本上都是各自处理各自院,一般也很好处理。

只是宣传了几次政策后,三人也慢慢的尝到了权力的滋味。

刘海中也开始慢慢的学会了摆官架子,说话打官腔。

易中海也慢慢的开始展现出自己道德绑架的艺术。

而阎埠贵则是,谁给我好处,那么我就觉得谁是对的。

邻里之间本来就没有太大的矛盾,基本上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阎埠贵是认钱不认人。

三个人也慢慢的在大院里有联合起来的趋势。

毕竟大院这么多住户,如果不联合起来,凭借三人的作风,时间长了,肯定压不住大院里这么多住户。